开本:线装十六开大阔本
页数:58页
排版印务:锦秋文谱/中华家谱馆
纸张:一级宣纸
序言
中华溯姓,古渊远源;肇自虞夏,史传有根;家之有谱,犹国有史;端本寻源,尊宗敬祖;世系辈分,脉序无误;盛世修谱,启后光前;敦亲睦族,报本崇先;功在当代,利千百年。在中华民族灿烂星河的文化宝库中,国史方志,谱牒独放异彩,她们相互交融又自成体系。由于战乱,灾害,人为因素破坏的方志,谱牒损失惨重,闻父辈所言,解放后自家有本繁体家谱,因老家人取走而不知下落,可惜吾辈未曾谋面。
二〇一九年仲夏,二哥家女儿露露办完婚事,在北京工作的哥哥喜才组织下,我们一行九人,包括叔婶振芳、二叔保辛、二姑变兰、二哥喜金、四弟喜龙,兄弟驱车回到五台县。祖父母、二祖父及伯父和八岁的父亲离开的故乡,日本占领时期逃离的故乡(一九四〇年)。虽然现居榆次区苏家庄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休生养息,人丁兴旺,但仍眷恋着父亲日思夜想的故乡。
我们首站去了南坡村,找到了父亲的堂叔伯兄弟金贵叔,之后去了父亲常说的,而从未去过的风景秀丽,山环水绕,清凉的滹沱河畔的梁家寨,邻五台县陈家庄乡,现属孟县管辖。父亲所说的百亩老坟滩,因文化革命时期和建设天黎高速而不复存在,现存有清代嘉庆年间梁翁讳明恩式位牌一块。在山之阳。滹沱河是石家庄母亲河,同时孕育了世世代代梁家寨的梁姓族人。梁家寨现居梁姓很多占80%,梁姓遍及周围数十公里。祖父的曾祖,他老人家三十六时才结婚,一百零五岁仙逝,他的祖辈已早在五台县居住。我等无力考证。父辈们说有一年大旱,老人家仍辛苦劳作,干旱时就下了苦荞麦种,雨后长势大好,秋天大获丰收,而其他人家连苦荞麦也未种成,更别说其它杂粮食作物,在往后节令过了,气候也不允许种其它作物了。寒霜早了其它杂粮也没有收成了。故丰收后的苦荞麦遍舍乡里,有的来年如数还上,没有的就罢了,从不多收,心地善良。远近闻名后而得“苦荞财主”一说。一九四零年左右日本人在五台县疯狂作恶,烧了祖父母的家舍,具说榆次的“日本人好”,只不过是榆次城里的日本人不是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东西就抢罢了。被逼无奈背井离乡而迁榆次。六零年因饥饿的祖父母。父母亲带着四岁的哥哥,两岁的姐姐远走口外,即便在那种情况下,祖父母都在讲比日本人在时好多了。
梁姓现在来说,典型的南方姓氏。百姓讲坛云,梁姓始祖于陕西韩城,得姓始祖梁柏康,郡望堂号,安定、天水、河南、仪国,是最正宗的源于赢姓自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裔封地,以国为姓,河东梁姓属支。成自姬姓,因周平王之梁姓,也是以国为姓,以地为姓。河南开封古称“大梁”,以国为姓,梁姓渊源较多,少数民族改姓梁姓,甘肃、东北有之,也有赐姓。战国时期,秦设夏阳县、梁国所在地,也是陕西韩城。东晋时梁姓始渡长江进入江南地区。晋朝末梁姓已移民广东,福建。唐朝梁姓遍布开来。现已遍布世界各地。广东、福建居多。宋版百家姓中排名128位。现在人口排居二十二位。
现存五台山金贵叔手中抄家谱一份,太原根辛叔手绘十一世图表一份,梁家寨牌图一份,综合制册一份,以示众亲,脉脉相承,兴族望脉。
能力有限,势单力薄,无更大的力量走访长辈及更多的族人,年幼时无知无趣,老大了在哥哥的主导下,勉强提笔,无心历史,一知半解,不尽人意,需努力。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