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河北张家口尚义县《通氏族谱》编印完毕



通氏族谱封面

通氏族谱

开本:线装十六开大阔本

页数:176页

排版印务:锦秋文谱|中华家谱馆

纸张:一级宣纸

电话:18595903344 18039297636

网址:www.jiapu315.com

收藏编号:

通氏族谱订书线

通氏族谱包角

(《通氏族谱》手工装订细节展示)

题 字

常庆生,一九五八年出生,张家口书画家协会主席,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中国文化信息协会顾问,张家口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张家口市桥西区书协主席。大学本科学历,主修哲学专业,从事专业摄影十二年,专研国学。多年临帖打下了扎实的书写技法。多年摄影创作较深刻体味了《美学》在艺术创作中的指导与运用,国学的积淀使书法扎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加上不凡的人生经历,作品中透着淡淡的儒雅与坦然。人生的感悟与不灭的情怀跌宕在字里行间。作品被入选中国邮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主题邮册,邮票发行。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被中国“五一字画网”、“五风书画网"推荐为最具实力书法名家。2020年庚子年夏。为【通氏族谱】题字。赠写【家和万事兴】横幅。赠写祖训【孝诚礼義善】。

通氏族谱世系图

通氏族谱世系图2

(《通氏族谱》世系展示)

前序

通烈平

2018年03月25日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普天之下,炎黄子孙,一脉相传。说世系、道宗族、辨亲疏,以延宗亲之道。国有史、县有誌、族有谱,同为一理,此为通氏家族修谱之初衷。

据《郡望百家姓》的记载:通氏望族居西河郡(战国时期魏国置郡),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山西两省之间的地区。

通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通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被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宋朝版本中的《百家姓》,通氏排位第312位。通姓的姓氏源流,说法不一,而且也说法颇多。

首先源流一,上古时有皇帝封为彻侯的人,他的后人以“彻”为姓,到了西汉时,为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将“彻”改为“通”,因古代“彻”和“通”同义,故称为通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现在的通氏。

又有源流二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巴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古巴国有个大夫受封于通川(今四川达川),他是巴国君主廪君的后裔,时称“通君”。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通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源于官位,出自汉朝初期大臣蒯彻(蒯通),属于以先祖名字避难改姓为氏。蒯彻,范阳人,辩才无双,善于陈说利害,曾为韩信谋士。据传,东汉末年刘表的谋臣蒯良、蒯越等皆是其后裔。

源流四源于官职名称,出自隋朝时期官吏通守,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通守,是隋炀帝杨广在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于各郡设置的官位,名义是辅佐太守管理郡内军民事宜,职位仅次于太守,实际上是隋炀帝派驻各郡监督太守们的督察官。在通守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通氏。

而今通氏的族人以清朝中后期的迁徙分布,大体分为冀北,豫南俩大支脉。从山西省顺桑干河,又沿洋河向上游迁徙至河北省尚义县(红土梁镇五十家村)呈分散性集居,以尚义县坝下地区的瑟尔基河右岸第二支流岸东为中心向周边县市分散至尚义,张北,康保,化德,商都以及集宁市。

迁徙至豫南的主要以淮河流域为主,即河南省直隶光州息县(今天的信阳市潢川县踅孜镇,淮滨县邓湾乡,息县长陵乡,陈棚乡,临河乡)。

通姓名人辈出,元朝高僧通辨名满天下,明朝名僧通润、诗人通凡遐迩著闻,现代著名作曲家通福的一首《草原晨曲》唱红了大江南北!

让我们欣慰的是,我们的祖祖辈辈、代代口传,却能记住近三百多年来的家族史及宗亲支系关系,足以说明通氏家族尊长辈,重宗亲之美德。为使始迁祖通有富后裔亲情永续,世代相传,族人都有编修家谱之愿,其中,通象和通焯为编修家谱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俩人为编修完善家谱,自己开车走访了很多通氏族人,可惜通焯老人因病不能继续编修家谱。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第七代嫡孙通文义接过了父亲通焯和六叔通象修谱的担子,在跑车的间隙里潜心继续编修家谱,为家谱的编修出版可谓呕心沥血。

在无老谱考查的情况下,要收集大量资料,再加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已不在人世,资料收集全凭在世老一辈亲人回忆记叙,口头诉说。修谱之难可想而知,在此向所有为编修家谱做出贡献的所有族人献上深深的敬意,对通文义深表谢意!

在修谱的同时,我通氏族人于2017年10月26日将流离了50多年的祖碑正式迁回了祖坟,并于2018年4月5日清明当天举行了盛大的立碑祭祖仪式。本次共迁回通海、通江、通淮、通法四位先人石碑以及明堂、后土石条共计14块。在修谱、立碑的过程中,通氏各支各系各门大力配合,并积极捐款给予支持。在此对为此做出突出贡献的通文学、通燃、通象、通灵、通文君、通文帅、通旭升等所有的通氏族人再次深表感谢!

历尽艰辛,族谱终成,祖碑重立,上可告慰先祖在天之灵,下可安通氏族人之心,实感欣慰。愿先祖神灵庇佑,通氏家族安居乐业,兴旺发达,人才辈出!望持谱之人妥善保管,并郑重嘱托后辈代代相传,严格尊重族谱字辈规范,使通氏家族亲情永续。没有持谱的通氏族人可通过微信关注公众号【通氏族谱】查看。

通氏族谱彩页图1

通氏族谱彩页图2

(《通氏族谱》彩页展示)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