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春迁居地武陟、修武一带打锅牛的传说
“上有边、下有尖、六寸长、八寸宽、重量一斤三钱三。”这是一首在修武县中常村流传数百年的《锅片歌》。而这首歌又和打锅牛有关,据笔者查阅有关资料,打锅牛的传说实有其事,而中常村牛姓正是打锅牛牛楷的后代。
打锅牛不是牛,而是一个经过生死离别的牛氏家族,至于为什么有打锅牛之说,这要从700年前的元朝说起。打锅牛的始祖牛川为当时的洪洞县令,他为官清正,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因此辞官后就定居在洪洞县椿树胡同。牛川生有三子,长子牛洪,字碧波,曾任翰林院编修;次子牛裨,字程波,曾任吏部尚书;三子牛超,字振波,官拜征南大将军。弟兄三人又生有18个儿子。此时的牛家“地有百顷,牛过千头”。家势正是“繁华似锦,烈火烹油”,一个家族“冠赞英,一门美”,“一睦处,阖门济美”。
孰料好景不长,很快爆发了元末农民大起义。椿树胡同牛家作为元朝官宦之后,势必成为义军和盗贼的攻击对象。牛家兄弟18人与前来抢掠的盗贼对抗了数天之后,知道大势所趋,家业难守。老大牛楷流着泪说:“我们各自逃生吧!”,可是弟兄们却迟迟不愿离开。说:“这一走我们就是生离死别了,如果皇天不佑,咱们弟兄就在阴曹地府团聚;如果皇天保佑我们活下来,我们还有我们的子孙怎样才能相认呢?”经过商议,大家找来一口锅,将其打成18片,兄弟们各持一片,以作为今后认亲凭证。随即他们带着家眷、怀揣锅片、泪洒分别,各自逃散。
后来,朱元璋统治了天下,建立了明朝政权。随着生活的稳定,散居各地的牛家弟兄开始筹划对锅认亲。在迁居汜水(今河南荥阳市)的牛家老大牛楷的积极奔走联系下,他们于某年的农历十月十九日,在汜水县十里亭寨门前的高台上举行了认亲大会,通过对锅认亲,乃知道居河南14人,居外省者4人。兄弟18人亲情难舍,约定自此以后每年农历十月十九日都举行对锅相会。谁知当地官府对此举十分反感,唯恐生出事端。于是在他们再次聚会之前,诬陷他们为白莲教徒。牛家弟兄以后只好取消每年相聚认亲的约定计划。从此散居各地的十八弟兄各书家谱,以昭示子孙。这就形成了古今家族史上少有的《十八祖迁居地址歌》:
楷汜水,炳洛阳,固始有来鹿邑杭,捷居郑州地,铨在西华乡。六祖洪爷后,子孙往下传。
青祥符,健林县,郁居密县颖居宛,秦居夏邑地,堡在盱眙安。六祖裨爷后,子孙记莫忘。
鹏温邑,孖鄢陵,圆居上蔡翼洪洞,栾在项城北,迁住冠县东。六祖超爷后,子孙记心中。
修武县中常村牛姓即为打锅牛长子牛楷的一支分脉。据该村《牛氏宗谱》载,牛楷,字圣儒。元朝廪膳生,先后娶妻郝氏、邵氏,生有6子。牛楷率妻小逃出洪洞县后,辗转来到汜水县(今荥阳市),遂在此定居。其后,儿子们逐渐长成,因弟兄众多,家计难以维持,又值明大移民之际,牛楷遂命除长子牛祥之外的5个儿子到外地谋生。于是四子牛春北渡黄河,最初来到武陟县魏村,后又迁到蒯村,至十世又有子孙迁到修武县中常村。
经过数百年的繁衍发展,打锅牛的后代也从五省十八县到全国各地,仅焦作一带县(市)几乎都有这支牛姓的后人。打锅牛的故事《十八祖迁居地址歌》也随之传播开来,甚至修武县中常村的打锅牛后人还把祖先留下来的认亲锅片编成《锅片歌》代代相传。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