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戍歳春节正月初五日,偕次子仲翔夫妇和孙子士正,从山西旅游归来途中,为了寻访六世祖茂节公在堂邑从政之遗踪,早晨从邯郸出发,车行到冠县加油站休息之际,与一位中年人交谈时询问:“去堂邑还有多远,及堂邑状况和茂节公在此任过知县等”。其云:“堂邑的城已被拆除,还保留了一百多米长的高大城墙和文庙,庙里还设有鄊贤祠、名宧祠等,可去参观一下一定会有的”。并告诉我们去堂邑的路程等。
据大清一统志云:“堂邑汉为清县、发干、乐平县地,至后周改为堂邑至今因之。堂邑县城,于明洪武初土筑,城周六里,门四,水门二。正德又修城濠有三重,乾隆末又修,有固若金汤之称的堂邑。在修城之际有白雀落于此,故又名白雀城。城内名胜很多,原有白雀书院、四知堂、警霄楼、文庙、城隍庙及茂节公所建的张养浩祠等古迹,堂邑城即汉之发干城、而城在今城西十里处。”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出生在此,三国时有东吴之潘璋,是清代千古奇丐武训之故乡.也是当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故里等,当地之名人义士举不胜举也。而在此为宦者有元代之张养浩等皆留下足迹,现在县废改设为聊城最大的堂邑镇,并为省级文明乡镇,省级旅游乡镇之地。
车行很快地出了冠县之地进入堂邑镇,虽然没有高楼大厦而皆是四层之上的楼房,街道整洁而宽敞。车至大街文庙前停下,即见迎面是一座金碧辉煌的棂星门,门东侧还有售票口。余扣之,有一老者出来答询云:“内有张茂节的展品”。遂引我们进去参观,规模布局是两进院,前院有照壁、泮池,进入二进院是三座门,中为大成门,路之两侧皆是历代所留下名人的题字碑,其中还有乾隆皇帝之题诗碑。两庑设有知礼堂、追远堂,鄊贤祠、名宦祠。正面是大成殿,据介绍是元代之建筑,因年久失修几近荒废,近来又加以修缮,尤显恢宏肃穆而壮观。殿前有新立的孔子雕像。
我们拜谒了至圣先师,并观览了元代之建筑艺术,相当奇特而美观,有生以来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重檐斗拱建筑艺术,是勾心斗角之势也。率子孙拜谒吾之六世祖茂节公的画像,其肖像以素描技法绘成,五绺美冉之神采尤显仁慈威严。
堂邑文庙名宦祠
名宦祠是为了纪念,祭祀曾在堂邑做官,政绩卓越贡献突出名扬后世的官员而设立的祠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堂邑历史上有很多有行作为的循吏深受百姓拥戴,政声人去后,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将其画像悬于名宦祠以传后世。本祠收录唐代到清末有作为的,曾在堂邑从政的官员二十六人。
据常馆长云:“画像者仅四人耳。在历任知县中,其中评价最高者是茂节公。”最后又一同合了影,余并云:“赠以张氏宗谱及紫藤一株”。归来后于正月二十八日即寄予。其并云:“自撤县之后,政府不重视对古迹的保护,即大肆毁坏,先后拆除了六华里的古城墙,现在城墙仅存一百多米长而已。宏伟而古老的警霄楼、白雀覌、四知堂、城隍庙被夷毁殆尽。完整的县衙大院,先改为养老院,后即拆除改造他用。甚致茂节公为张养浩所建的祠及碑记也被平毁。唉?简直是在破坏文物古迹”。
遂告辞离开堂邑去聊城。这次之旅游目的是要参观堂邑,了解先人在此为官中的一些真实遗踪情况,令吾多年来之心愿实现矣!
附录:
山东堂邑城旧在县西十里,宋熙宁间坏于水,县令耿几父始迁今治,建土城,周围六里单三十步,高一丈八尺。相传城工甫毕,白雀无万数翔集,至今呼为“白雀城”云。明洪武间知县陈孟隆加筑。成化间知县马忠增置雉堞二千有奇;东门曰迓翠,南门曰向明,西门曰通卫,北门曰朝天。康熙七年地震,雉堞尽败,知县张茂节修筑及四门、吊桥。国朝顺治十七年知县申鼎铉修南北城楼——清光绪《堂邑县志》。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