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自共氏 共工氏之后,以部族名为姓唐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云:“洪,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洪氏。”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引用林宝的话并加以发挥:“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推本水德之绪,加水于左。”共工又作龚工,是古代神话人物,相传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国语·周语》贾逵注云:“共工,炎帝之后,姜姓也。”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宋代罗泌《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朱发。”《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实际上是说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这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九个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认为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辉县。
共工神话最著者,为共工与颛顼之战。共工一族因不满于黄帝族对炎帝族的统治,在颛顼和帝喾时曾先后两次起而争帝,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与神农(《雕玉集·壮力》);与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与女娲 (《路史·太昊纪》)之争。
相传共工为水神。史称共工氏旁聚布功,善为言语,曾任水官和主百工之官,势力强大,欲霸九州,为一暴横诸侯,迭经诛讨,屡朝不靖,不绝其嗣。《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帝尧即将退位时,大臣灌兜推举共工继承帝位,帝尧认为不可,而任用他担任工师,负责治理洪水。共工治水采用土堤挡水而不是疏通河流,洪水漫流不遵其道,依然泛滥成灾。共工治水不力,洪水四溢,为此承担责任,全族遭到流放。《尚书·舜典》说:“流共工于幽州。”《史记·五帝本纪》更明确说到:“于是舜归而言于帝(尧),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用夏变夷”,这是中国古代经常采取的一个政策。“幽州”,其地望在今天的辽宁、河北北部一带,这里的考古学文化是红山文化。《括地志》说:“故龚城在檀州燕乐县界,故老传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清初顾炎武作《昌平山水记》时,其城仍在,亦曰共城,在密云县东北 25 公里。炎帝族在其鼎盛时期,也以擅长农业和天文历法著称,其文明程度较黄帝族要高。共工氏被流放到北方时,自然也将炎帝族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北方,无论其与帝尧、帝舜的关系如何,都确实会起到“以变北狄”的效果。共工在此生息繁衍,并且开始以单字的“共”为整个家族的姓氏。然后,经过了若干年代,他们为了避仇,又分别巧妙地改变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原来姓氏“共”的左旁加上三点水,变成了洪氏;有的则在共字的上面加上一个龙字,成为了龚氏。两个姓氏尽管在外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全都包括有“共”字在内,十足显示了他们的不忘本源。这支洪姓的始祖即共工氏,其祖地在今河南省辉县市。
二、源自姬姓以国为氏 宋朝郑樵《通志·氏族略》将洪姓列入“以国为氏”之类,认为洪姓“本共氏,因避仇,改为洪”。又称“共氏,亦作 恭,商末诸侯国,今河内共城即其地也;文王侵阮徂共,其子孙以国为氏。晋有左行共华,或言共氏共叔段之后也”。据史书记载,古代有两个共国,一个在今甘肃泾川县北,是商末诸侯国,周文王姬昌为扩大周族势力,将其灭掉。一个在今河南辉县市,是西周时共伯的封国。这里,郑樵显然混淆了不同时空的两个共国地望。
位于河南境内的共国,是西周姬姓国,始祖为周文王的子孙(据《辉县市志》:卫僖侯之子余与和先后受封于此)。《世本·氏族篇》说:“共氏,国名,周有共伯和。”《汉书·古今人表》颜师古注云:“共,国名也。”共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北一带,与山西陵川县、晋城市接壤。共国境内有共山,一名共北山、共头山、共山首,俗称共山头,即今九峰山,是苏门山的别阜,为太行山支脉。作为淇河水源之一的百泉河,出自共山,古名共水,加水旁为洪,亦称洪水,或曰绛水。共水之滨原为共工氏的活动地区,自古以来文化比较发达。共国的得名,同共山、共水和共民有关。经实地堪察,共国故城坐落在共山南麓,东沿东石河,西临百泉河,南望平原沃野,位于今辉县市市区一带。
西周后期,厉王暴虐,任用虢公长父和荣夷公进行“专利”,横征暴敛,欺压百姓。以平民为主体的国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公元前841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武装暴动。周厉王惊慌失措,狼狈地渡过黄河,逃奔于彘(今山西霍县)。在这次暴动中,共伯和坚定地站在国人一面,被国人推举为首领,由他掌管政权,“摄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前828),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继立,是为周宣王,共伯和交出政权,重返故里,回到共山之首,去当自己的小国之君。被誉为“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今本《竹书纪年》沈约注),传为千古佳话。
公元前722年,郑国发生内乱,郑 庄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表明当时共仍然是一个独立的诸侯国。共与卫国相邻,约于公元前660年,被卫国兼并。《左传·闵公二年》云:“益之以共、滕之民。”杜预注:“共及滕,卫别邑。”此时,共城已经变成卫国一个边邑。《汉书·地理志补注》说:“盖其地逼近卫都,故先为国而后并于卫也。”
共国灭亡后,支庶子孙以国名为氏,形成共氏,后因避仇,又改为洪姓。这支洪姓的始祖为周文王。
三、外族基因的融入
1、源于外族改姓。中国历史上,由于婚姻、仕宦、避祸、避讳等改姓他姓者屡见不鲜。唐宋两朝,好几支洪姓是由外族改姓。《姓氏考略》记载:“豫章(今江西南昌)宏氏,避唐明皇(玄宗)讳改为洪。”《元和姓纂》称:“毗陵(今江苏武进)监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也,避孝敬讳改姓洪氏,生子兴,起居舍人;生经纶,谏议大夫。”宋太祖在建立宋朝后,追尊其父赵弘殷为宣祖皇帝。弘姓为了避讳,改姓洪。《宋史·孝义传·洪文抚传》:“洪文抚,南唐建昌(今属江西)人,本姓犯宣祖偏讳改焉。”《宋史·洪拟传》:洪拟,镇江丹阳(今属江苏),“本姓弘。其先有名璆者,尝为中书令,避南唐讳改今姓,复避宣祖庙讳,遂因之”。又有翁姓改姓洪姓。据《六桂丛刊》载:唐末五代、京兆翁氏35 世祖翁何随父翁轩入闽,定居莆田福兴里竹啸庄,传至39代翁乾度(898~951),官拜闽国补阙郎中。翁乾度生有六子,于宋初三次科举先后中进士,即“三科六进士”,并跻身仕途。翁乾度将六子依次改为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分姓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有避国乱说,有皇帝分姓说等)。当朝六兄弟齐荣,显赫一时,被誉为“六桂联辉(芳)”。此外,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洪姓。
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名拓跋弘,北魏孝文帝名元宏,当时北方的宏(弘)氏为避其字讳,多改为谐音汉字“洪”氏。据史籍《百家姓考略》记载,豫章宏氏(今江西南昌)、常州弘氏(今江苏常州)为避唐高宗太子、唐明皇李弘(李宏)之名讳,多改为谐音字“洪”氏。据史籍《姓源韵谱》记载,五代时期有刘弘昌、刘弘果二族,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宋宣祖赵弘殷的字讳,而改谐音字“洪”氏。
2、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洪鄂罗特氏,亦称璜郭罗特氏、黄乌罗特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黄氏。蒙古族乌兰氏,世居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汉义“红”。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红氏。蒙古族洪吉哩氏,亦称洪伊哩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弘吉刺部,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囊伊乌喇之伊蓝蜚儿塔哈村(今黑龙江富裕塔哈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
3、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洪氏,是元、明两朝时期入中原的西域回回人,为随汉俗,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汉化原名为姓氏。据文献《临清洪氏宗谱》记载,回族洪氏始祖是元朝大臣“赡思丁”,其后裔洪巴丹是回族洪氏的先祖。古西域人(今乌兹别克斯坦)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赛义德·舍姆斯丁·欧麦尔,),在成吉思汗西征时率千骑迎降,后随大汗西征,立有大功。随返中原后就任元廷财政官员,后出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洪巴丹是赡思丁的后裔,曾有回族大阿訇之教职,其后代子孙以其教职的谐音汉字“洪”为汉姓,世代相传至今。洪巴丹是赡思丁的第几世孙,还有待进一步详细考证,其在山东临清的生息繁衍之所,就称作洪官营(现归河北省临西县老官寨管辖)很著名。
洪巴丹的后代建有清真北寺,史称“洪家寺”,系山东临清回族洪氏家族捐银所建,有记刻古碑为证。该寺已被列为全国十大清真寺之一,列第七位,规模和建筑十分壮观。
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八旗通志》记载:满族宏义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霍域部,以部为姓,世居洪扬子沟(今宁夏贺兰山汝箕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鸿氏。满族洪鄂氏,亦称洪峨氏,以地为氏,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鄂氏、关氏。
满族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源出唐朝时期古沙陀突厥汪古部,在金国时期称女真黄帼部,以部为姓,汉义“槐”,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洪氏、淮氏。
满族洪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长白山区,后多冠汉姓为洪氏、宏氏、关氏。满族洪罗氏,亦称洪骆氏、候勒氏、霍罗氏、洪克罗氏,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何氏、石氏。满族洪达哩氏,世居嘉拉库(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一称在辽宁抚顺东南部),所冠汉姓待考。
满族洪鄂春氏,亦称洪厄春氏、洪鄂绰氏,,世居伊汉阿拉屯(阿勒巴金,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尼布楚)、雅兰(今俄罗斯雅兰河流域)、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洪氏、关氏。满族洪果奇氏,世居长白山区,所冠汉姓待考。
5、源于高丽族,属于汉姓夷化为氏。清朝时期,朝鲜族人有洪氏,主源出四个支派:
唐朝时期,文化使节洪肋悦至高句丽定居,从第十二代孙开始分为十三派,是为朝鲜南阳洪氏。
公元九世纪末,王氏朝鲜高丽国太祖王建(公元918~943年在位)乘后新罗国王弓裔衰败之机,有唐人洪奎辅佐打江山,因功赐海丰府尹(郡王),是王氏朝鲜的开国功臣,海丰府后因此称洪州,是为韩国本道洪州洪氏。
王氏高丽朝鲜高宗王皞(王昊)执政时期(公元1213~1259年),有宋朝使者洪志庆出使高丽,留任国学直学,后居于平山繁衍,是为朝鲜黄海北道平山洪氏。
高丽的侍仲中有一洪兰,自明朝中期的外使,后留居朝鲜,出任侍仲(礼部尚书),后居富溪繁衍,是为吉林富溪洪氏。明、清时期,有高丽洪氏被编入三卫、满洲八旗,将该姓氏又带回中国,成为今朝鲜族洪氏的主源。
今壮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洪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