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朝(960-1127)设邕州特磨道,辖今广南、富宁、砚山东部、丘北东部、越南河江省东北地带。
元朝,云南行省在特磨道设广南西路宣抚司,治所在今广南县城,任命侬仕贵为宣抚使,领福州(今广南)、富州(今富宁)、上林州(今西林)、路城州(今田林)、越南河江省东北地带。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广南西路宣抚司为广南府。清朝仍设广南府。明、清时期,那柳地属广南府。
明、清时期,广南至那耶有一条乡村驿道,起止及途经:广南-平山一石花坪一雍底一上阿用-马鞍山一革鲁一者盍一下阿用一那耶,全长155公里。(驿道,是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的道路,沿途休息的地方叫驿站。马鞍山、革鲁就在那柳附近。)
广南津道有,西洋江的板蚌、安耀、那柳、剥隘至百色。滇越铁路通车前(即1910年前),云南各地运销广东、广西的铜、锡、锑等矿产品和土特产,都要经过驿道、津道抵剥隘转运。(津道就是水道和渡口)
民国2年(1913)废广南府,改广南府为广南县,隶属蒙自道,全县划分为7个区,那柳村隶属东区(八播),同时,富州独立并改为富县。
民国21年(1932)推行地方自治,各区名称用数字排列命名,广南县划为7个区,下设120乡。那柳村先后隶属二区(八播)可荣(上阿用)乡、德鲁(革鲁)乡。
民国29年(1940),广南县废区改为14个乡(镇)。乡镇下设333个保,3463个甲。那柳村隶属西洋乡第六保。
民国31年(1942)广南县隶文山专区。同年11月,建立14个区,下设89个乡。那柳村隶属西洋区。
1951年1月,改称9个区公所,下设84个乡。那柳村隶属第二区(杨柳井)那弄乡。
1957年7月,八宝区的里达、睦伦、旧腮、新寨、小木匠、木新、木杠、弄郎、砂斗等9个乡和杨柳井区的那弄、那坝2个乡划归富宁县管辖。(广南县志记载)
1958年11月,宣布广南县那弄乡和那坝乡划归富宁县阿用公社管辖。(富宁县志记载)
1988年,进行区乡体制改革,那柳村隶属阿用乡。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