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岭县胜利屯中厚堂《于氏家谱》(公元二零二一年八月农历辛丑年七月修)



中厚堂《于氏家谱》封面照

中厚堂《于氏家谱》封面照

始迁祖(于广润 田氏)

吉林省长岭县胜利屯中厚堂《于氏家谱》始迁祖于广润

生于1878年农历二月初五

辽宁省本溪市南芬镇甬子峪村桦树甸子

一父四母兄弟姐妹十三人男丁行二

家境殷实富裕自幼学医习武

忠厚善良行侠执仗匡扶正义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率妻儿孙十二口之家北迁吉林省长岭县茂林镇开店铺为生

公元1934年举家迁往茂林镇东腰五段村农耕为生

公元1942年举家北迁建协和屯农耕为生

公元1947年携妻带二子迁内蒙古科左中旗保康镇

公元1948年农历冬月初十卒于保康镇葬保康东坨子

公元1997年清明陵墓迁至吉林省长岭县胜利屯西

配王氏

生卒日期不详 生一子二女

继配田氏

1886年农历五月初九生于本溪市田家堡子村

生五子

1970年农历十月十六卒于吉林省太平川镇 同冢

中厚堂《于氏家谱》签条

(中厚堂《于氏家谱》签条)

常言道:树高千丈不忘根,人再辉煌不忘思。

国有史,地有志,族有谱,至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

于氏族人承先祖基业,继先贤懿德,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耕读不辍。虽经战乱,动荡时局,仍子孙繁衍,人丁日隆。于氏家族根可考,支有谱,脉络清晰,世代相传几百年。然,北迁吉林省长岭县一支珍藏的《于氏家谱》毁于“文革”。每每念及先祖智慧,族人繁衍、迁移痕迹,先贤功业等,只限口口相传,无文字谱牒记录,面临遗忘断承,忧之再忧。尽早尽快寻到祖之源,吾之根,编修吾祖一支家谱,连根续脉之念心中涌动。故二00八年初起,遍访族人,南下沈阳市北上长岭县,终得拜见本溪甬子峪桦树句子《于氏家谱》(阴谱),先辈口传族史,文字可证。经族人共同努力,制成《于氏广润之家谱》,记录了祖父广润一支近百年,繁衍五世百余人之“干、支、脉”香火传承信息。虽简不规,然长岭县胜利屯于氏家族从此有谱可证,受到族人拥戴,更为今日续修奠定基础。

时至今日,中华龙腾盛世,国强民富。先辈功德无量,然相继入土。吾辈奋发图强,光大家风,然年事渐高,族史渐忘,渐行渐少。晚辈兴旺发达,遍及华夏走出国门,入清华北大金榜,获博士、硕士学位,高管、高级人才辈出。又,敬先祖,孝道家风血脉嫡传。顾族人,认亲传统经久不衰。于氏宗亲至亲至爱,源远流长,代代相承。父辈秉习传统,兄弟友爱精诚,榜样在先。大伯父凌志,协祖父扶老待幼,持家业劳苦功高;四伯父凌洪替祖当家,临危担凌辱,佑护几世族人。吾辈宗海为祖立碑,宗士献福地葬祖先;宗济、宗淳金榜题名,为祖争辉。晚辈无私为胜利屯福地三世先人出资立碑撰碑文;文哲多年如一,续土、上灯护卫入土先辈。受族人功德所动,再生续修家谱之念。一为孝敬先祖英灵;二为护佑子孙后人;三为再凝聚族人;四为后人续修铺垫;五为传续族人信息;六为弥补前谱之不足。

经研习多家谱牒格式、样本,纳族人建议,鉴家族现况,本次续修,采用图表对照现代牒记方式,本着古为今用,继承创新,繁简相易,男女平等,兼顾旁族,方便后续,真实实用原则进行。

为真实确凿,防止走偏,余再次寻觅本溪祖籍族人,反复遍访家人,辨来龙,清去脉,溯根源,求佐证。人做天助,祖宗显灵,获重大惊喜——祖宗墓冢仍在老家本溪。逆风而行,归心似箭。辛丑清明,敬酒上香,添土叩拜,虔致《辛丑清明祭祖文》终得支干连根,支流汇海。

本次修谱,族人积极响应支持,委员会委员积极作为,甚感欣慰!本人出资为“宗字辈”每户送上一部吉林省长岭县胜利屯《于氏家谱》,“宗字辈”已逝由其长子领取保存。族人另有需求可报数量,按成本付款一并印制。

宇宙弘大深邃,是无数天体依序而居;森林茂密广博,为棵棵树木相拥而成;华夏民族昌盛,由各个宗族繁衍而来。树高干挺枝叶茂,根深土沃水源丰,每一细枝末节、叶脉初成,无不来自根脉荫佑。吉林省长岭县胜利屯《于氏家谱》是族人根系、支脉联络之“图”;是先祖、几世族人共居之“所";是于氏“森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是先祖广润一支大家庭的“户口本”;是于氏家族优秀文化的“典籍"。

希望族人尽心做好吾辈之事,上不愧先祖,下为后人示范;精诚友爱,勤奋努力,为于家增添光彩;精心呵护《于氏族谱》,适时续修,查阅拜读。

公元2021年4月21日农历辛丑年三月初十

宗字辈族人宗涛撰

中厚堂《于氏家谱》订书线

(中厚堂《于氏家谱》订书线)

(中厚堂《于氏家谱》包角)

家族字辈谱

生 连 长 广 凌 宗

文 宝 万 世 财 兴

此字辈谱系族人从本溪老家所得。

经访问现今本溪族人,宗字辈以上皆一致。宗字辈以后都不一致。鉴多数字辈相同,我们一支暂不做修改,待机另定。

我们始迁祖于广润一支,宗字辈的“宗”,与其他各支的“忠”音同字不同。宗字辈以下各支各股都不相同,

但还有字可循,我们始迁祖于广润一支:无、文。其他各支:宏、洪、红、秀。再往后辈族人无字可循。望族人按此字辈谱逐渐归顺。

我们始迁祖于广润一支截止家谱定稿之日“字辈”人数如下:

一世 广 男1人 计1人

二世 凌 男6人 女2人 计8人

三世 宗 男18人 女9人 计27人

四世 文 男25人 女21人 计46人

五世 宝 男16人 女13人 计29人

六世 万 男 人 女3人  计3人

合计   男66人 女48人 总计114人

中厚堂《于氏家谱》内页图2

中厚堂《于氏家谱》内页图2

中厚堂《于氏家谱》内页图3

(中厚堂《于氏家谱》内页图)

后记

相对茫茫宇宙,人的生命过程只是转瞬即逝的自然现象。但是,我们来过,无论平凡与伟大,都客观存在于一个时空中,并与上下左右构成一个整体,谓之家族。

能够做到真实记录自然人生命的痕迹,并以此成为中华文明史上具有平民特色的特殊文献,谓之家谱。

家谱能传递人生各类信息,让我们看清自己,坚定正确的方向,修正偏颇,反思问题,提高生命质量而充满正能量。随着人类社会科技水平、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群居生存相互依赖性日趋弱化,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成为主流的时代,家谱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健康。所以,我们于氏家族再次编修家谱,既是弘扬家谱文化,更是用家谱拉近族人之间的距离,成就美满幸福人生。

《于氏家谱》的编修人于宗涛,是我的二哥。是一位具有强烈宗族观念和家国情怀的人,编修家谱的想法久矣。

我们的始迁祖广润一支,在1927年是携带家谱从本溪迁徙到茂林的。

1946年分家时,家父凌霄成为家谱的保管者。我们的原家谱是用一块白布书写,缠绕在一个带有基座木制的牌位上,抽屉式封装在一个木函中,非常精致。原家谱在我们家里精心供奉多年。小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们:这是老祖宗,不能动。所以,记忆里的老家谱很神圣,有些敬畏。直到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开始,对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进行破除。当年的红卫兵闯入家中,搜查“四旧”,对老物件儿上面的传统元素、图案、浮雕装饰进行涂漆、拆除、焚烧。抗拒就是反革命。就这样,我们的老家谱被毁之一炬。

家谱文化的每一次衰落,都是一个时代浩劫的写照。大凡太平盛世,家谱文化都会丰富而多彩。

失去家谱这件事情,对家父的心灵冲击是巨大的,没有保护好家谱的自责和遗憾伴随他到最后。生前曾多次和我们兄弟姐妹提及此事,成为心结。家父一生固本睦族、忠厚持家的思想,对我们兄弟姐妹产生极大的影响,二哥宗涛受家父熏陶,成为我辈典范,失去家谱在他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伤痛,感到愧对宗亲,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越发强烈。

2008年,二哥宗涛曾遍访宗亲,终于在本溪老家于忠波处找到于氏老家谱。2008年版的《于氏广润之家谱》是以老家谱为基础与依据,进一步续写、充实、完善、扩展、延伸,力求实用易解。编制一张图表式家谱,提供给各家。

时隔12年,2019年二哥宗涛年满60周岁退休后,有了暇余时间,再次全力投入家谱的编撰。家谱的编修,是个繁杂的过程。二哥宗涛首先开始靶向式学习家谱知识,了解中国家谱文化基础,然后开始收集资料,寻亲访老,抢救性发掘于家历史。家族成员居住分散,前期的寻访、调查、收集工作难度较大,后期整理、记录、编排、校对、印制等工作繁杂,需要时间、精力、财力、通讯、交通工具的支撑。通过反复验证出处、寻求依据、校准信息,在坚持真实,准确的原则基础上,历经年余,形成初稿。

2021年清明时节,年过花甲的二哥宗涛从大连出发,驱车千里,于4月2日到达老家本溪南芬南沟村老祖坟祭祀。第二站来到科尔沁,我们兄弟二人于4月4日早晨5时起程,到长岭县胜利屯祖坟祭祀。往返途中,在蒙东大地的春光里,我们兄弟抚今追昔,畅谈于氏家族的历史故事和族内各家的近况。

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再次编修《于氏家谱》的情况,过程艰难,实属不易。对二哥宗涛的执着令我折服。

记得当时二哥宗涛说过一句令我深思的话语:“家谱的事儿是我心里想到了,现在还有能力做,就必须尽快去做的事儿,就当成是先祖的指派。想到了,有能力做却不做,我心里过不去。”

这朴实的话语,使我更加深刻理解了二哥宗涛两次编修家谱的思想动力和为人准则。只有心里面装着于氏家族的人才能想得到、做得到。二哥宗涛是凭心做人,用心做事的人,是继承体现我们家族忠厚家风的榜样。续修家谱之举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家谱的贡献,是于家厚德必然载物的成果。

我本人作为家族宗字辈年龄最小的一个,本应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更多关注族内事务。但是,对续修家谱也想到了,却没能做到。一切客观原因都不是理由。在二哥宗涛面前,我自愧不如。

捧读2021年版家谱初稿,特别是看到先人们熟悉的名字,他们的音容笑貌顿时浮现眼前。思绪随之穿越时空与祖先交流,瞬间感受到来自他们的爱意和期望。感知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峥嵘岁月中的沧桑历程和爱恨情愁。仿佛看到他们在茂林腰五段、胜利屯辽阔的沙土地上男耕女织、春种秋收的场景,看到于家大院的土坯房和“伙儿上”(由几代人,众多人口组建的大家庭)大锅饭的炊烟。

一部族谱,源流是根本,文化是灵魂,世系是核心,名录是丰碑。

《于氏家谱》告诉我们,我们家族从何处来,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各家从长岭县胜利屯又走向了何处。《于氏家谱》把家族祖系和文化历史,以及每个成员的生命轨迹,真实自然呈现出来。这种自然形成的走势与分布,让我们看到了家族的发展壮大与日趋向上的过程。于氏家族成员,无论从何业,在何方,无论在任何时代都能做到诚实守信、严格律已、洁身自爱、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劳善良、奋发向上而自强不息。让我们看到近百年来,族内各代各家秉承耕读传家、重视教育、尊重文化、励志育人、笃学入仕的良好家风;让我们看到近百年百余人,人口数量、素质的提升。这些客观事实,启迪全体族人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家风和道德观,因为这是我们的立足根本。族人的成功和成就,让我们全体族人从中获取家族文化、基因、智慧、健康、长寿等方面的自信。并以此为激励,热爱生活,永远积极向上。《于氏家谱》编修工作开展以来,全体族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各尽所能,积极支持。世代各家齐心协力,配合提供资料,给予精神鼓舞,体现出团结的力量。

家谱特收录了家人撰写的回忆文章。作者通过回顾自身经历,所见所闻及祖辈口口相传的家史碎片,进行整理、思考,变成文字收录谱中。意在久远传续,重在提醒族人,孝敬老人,饮水思源,了解过往、热爱家族。通过家史追忆往昔,缅怀祖德,让我们更珍惜今天的幸福,鼓励我们去创造明天的辉煌。撰写人来自不同的辈份、家庭、年龄、经历、地域,撰写时间也不尽相同,可写作风格极其接近,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对家庭、对长辈的敬仰和感恩如同一人;对家风、对传统的认知如出一辙;对生活、对未来的态度一脉相承。这正是同根生长,血脉嫡传的使然。为使家谱作为一部重要资料永久保存,二哥宗涛选择专业家谱印制厂家、选取优质工艺材料,采用专业家谱制版技术,跟踪每步骤,精心完成印制工作。

希望于氏后人不忘根本,爱族敬祖,连续修谱,凝神聚力,绵长永久。

在我族迁徙茂林近百年之际,《于氏家谱》即将告罄付梓,履行我辈的职责,完成一代族人的使命。也是二哥宗涛内心深处的释然,并以此告慰先人。

虽全力而为,难免漏误不周。敬请全体族人提出建议、勘正、补充,以备后续完善。更期待族内有识之士对《于氏家谱》做全方位多层面的深入分析、解读,揭示问题与教训,把大自然的规律与密码提供给族人参考。

最后,用我的一篇《读谱感言》作为结束语:

《读谱感言》

源本有溪山水间,

南芬秀峪美塘边,

北迁林茂协和地,

广润百人已百年。

家族宗字行十八于宗平于通辽

公元2021年8月1日

中厚堂《于氏家谱》世系图1

中厚堂《于氏家谱》世系图2

(中厚堂《于氏家谱》世系图)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