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氏族谱编后记:族谱的修成是樊庄樊氏族谱的首创之举



编后记:

樊庄樊氏族谱历时半年,经过编委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于二0二一年三月二十日定稿,并经三次审稿终于刊印成书。

族谱的修成是樊庄樊氏族谱的首创之举,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书。

更是樊氏族人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樊卫平、樊自力、樊富昌等人曾商量过修谱之事,但因条件所限无法启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自信,敬祖之心油然而生。樊氏人员多次到哙祖陵参拜哙祖,期盼修谱之心一年胜过一年。樊民生、樊卫国、樊海潮、樊新奇、樊新良、樊学军等人也早有议论,希望修谱工作早日进行。时至二0二0年十月编谱工作正式启动。

族谱编修是一系统工程,需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编写队伍,所以首先成立编委会。编委会由樊卫平、樊自衡、樊营山、樊天佑、樊振山、樊安亭等族人组成,并得到了支部书记樊学义的大力支持。樊民生任编委主任,樊海潮、樊新奇等族人鼎力相助。十一月二十日编委会全体人员在樊庄古碾盤公园拍了合影照做为留念,这标志修谱工作正式开始。

现在修谱不同以往的手工抄写,需由专业人员印刷成书,所以需要大笔资金。经过筹备于二0二0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古碾盤公园举行了有史以来盛况空前的捐款仪式。在外拼搏的樊氏家人纷纷赶回捐款,在家的众乡亲更是踊跃捐助,无时间回乡者用微信支付。樊海潮、樊新奇两人各捐三千元,捐款钱数名列前茅。老家老樊村也派代表捐资一千,并表示祝贺。

捐款工作十分顺利,达到了预期目的。

修谱看似简单,实则繁杂。编委人员受文化水平的制约虽有较高的热情,但对这项工作脑子一片空白。既无前人留下的老谱可鉴,又无现实资料可寻,樊氏源流无法考证,因此我们决心借他人之智,实现弯道超车。首先请求河南省樊氏会长樊福民进行指导,在他的指导下编委同志有据可依了。还四次组织人员赴叶县学习,从开始设计到印刷成书都得到了叶县樊氏宗谱总编樊代道、副总编樊留卿精心指导,他们带病忘我工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族谱的编委会是民间的自发组织。所有成员都是无偿奉献。操作过程是按能力大小授予不同阶段的职责。早期搜集材料时,由樊卫平、樊自衡、樊天佑、樊振山、樊营山从早到晚踏着泥泞,逐人登记造表,多次登门入户找人,并派人外出,联系在外人员把他们的信息汇集起来,反复对照后归入世系。樊民生更是放弃休假日,夜以继日打印世系表,独创了结构图,使族人长幼关系一目了然,并对樊氏族谱进行了框架式设计排列,使世系表和血缘关系图相互补充。并对草稿三次校对修改,做到了精益求精,为修谱大事做出了积极贡献。樊自衡、樊天佑、樊安亭、樊营山、赞振山等人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写出了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章,对修谱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族谱进入最后阶段,大量散乱的资料必须按章节归纳整理才能成书。樊营山扛起了此项重任。编入族谱的照片近百张,需不厌其烦的多次催收,经过努力全部到位,保障了族谱的完整性。编排目录更是统揽全局的工作,需要细致入微。他的头脑清醒,记忆力强,有章有节的按内容归类,使族谱的系统性得到了保障。在重要环节上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顺利完成了这一重任,为修谱做出了贡献。

修谱工作除编委做出努力外,所有族人也对此工作做出很大贡献,在此向所有参与修谱的族人表示感谢!向所有捐资者表示敬意!向编委会各成员表示真诚的感谢!对河南省宗亲会会长樊福民、叶县樊氏宗族总编樊代道、副总编樊留卿表示诚挚的感谢!

愿樊庄类氏每个家庭人兴财旺、幸福美满。愿我们樊氏每个子孙欢乐安康、事业有成。

因我们编委人员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族人谅解。并期待后世贤达在二修家谱时,纠误补缺使家谱更完善,质量更高。

樊卫平

2021年3月30日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