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樊庄樊氏源流概略



舞阳樊庄樊氏源流概略

舞阳是西汉开国元勋樊哙封侯和陵寝之地。经过两千多年历史地变迁,舞阳堂樊氏祖人经过无数次的辗转迁徙,已经遍布海内外,遍布世界各地。

舞阳九街老樊村成为周边樊氏各支系的发源地,其中莲花镇樊庄是周边村庄樊姓人口最多、最有影响力的村庄。

舞阳九街乡老樊庄位于舞阳县城东北四十五里处,西邻澧河,其他三边是一片沃土。这里地势平坦,属于冲积平原,是难得之风水宝地。由于此地人杰地灵,所以不断涌现出文才武将,当年李自成在河南烧杀之时,樊将军奋力抵抗,使李自成损兵折将。后来李自成又返回老樊村,血洗樊氏族人。樊氏祖人闻讯纷纷外逃,投亲靠友,四处漂泊。南至江浙、两湖、四川、云南,北至山西,依靠山西山多地险、交通不便之条件,投靠哙祖后裔度日。李自成兵败之后,部分逃难之人返回原地,就形成了现在的老樊村。

清朝时期生产经营迅速发展,使名门望族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时人传唱樊家人口多,土地块块连,放马舞阳县,不踏外人田。当年曾挂过两次“千顷牌”。十八家有过马门楼。上马石、下马石、石狮子排列大街两旁。解放前九街大户樊绍西骑马到舞阳,先从九街出发到公鸡刘,再绕老樊至河口,后骑马去舞阳。因樊氏人丁兴旺,财源滚滚,所以土地面积向周边扩展至澧河以北,并在澧河以北两里处搭建仓库。康熙年间,由叔伯弟兄两人从老樊迁出定居此地。后又有几位樊氏祖人从四面八方迁入此地,就形成了现在“联樊村”。

据樊氏老人樊富昌回忆,村东头有土地五顷六亩,村西头有土地六顷四。共有两家种地大户。解放时,樊培尧家住“四合大院”。樊良弼家有“四合大院”、“牲口院”、“长工院”。村西头有瓦房的十几户。以村中间南北路为界,现仍是东、西两队居住。

族谱中只知道一至九世系,其详细迁入时间和过度几世,现不太清楚,待发掘,考证后详细说明。

樊庄樊氏编委会

二0二一年三月一日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