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编修常用词:与家族规范礼仪相关的



家谱编修常用词:与家族规范礼仪相关的

家训: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或单独刊印,或附于宗谱。

规约:宗法制度下家族的法规,同姓家族制定的公约,约束本家族成员。教人为人处事的道理。

庙规:家族祭祀礼仪,也称家礼,如祖庙、祠堂组成、祭祀、婚丧礼仪等。

祠堂:供奉和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也作为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事件的场所,还是族长行使族权、族亲商议族内重要事务、教育和处理违规族人的地方,有的祠堂附设学校供族人子弟上学。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祠堂越讲究。

谥号、谥: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逝世后,根据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在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在右方称穆,用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和远近,后泛指家族辈分。

未成年去世,一般称“早殇”,也称“少亡”“早卒”“早亡”,亦有称“英年早逝”者。

早卒:早年去世。

止:多指已婚无儿子就去世的人。

合兆:即合葬,夫妻双方均去世且有葬所指向。

流寓:寄居他乡。

再醮:指再次结婚,古代男女婚嫁时父母举行酌酒祭神的仪式叫“醮”,后专指妇女再嫁。

改志:指妇女离婚,又称改节、离异。

七出:古代社会允许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条款,一无子,二为淫佚,三为不事舅姑,四为口舌,五为盗窃,六为妒忌,七为恶疾。

又称“三不出”,中国古代法律规定不能休弃妻子的三种条件,分别为“有所娶无所归”(妻子家族散亡,被休无家可归)、“与更三年丧”(妻子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前贫贱后富贵”(丈夫娶妻时贫贱,后来富贵)。

弄瓦:对生女的古称,古人常以“弄瓦之喜”祝贺人家生女孩。

冥婚:男子故后结成的阴亲,一种情况是未婚卒,另一种情况是婚后死亡,妻子改嫁又招阴亲,在谱传表述中有区别。

守节:封建社会中,妇女在丈夫死后直到老去都未嫁的行为。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