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上必有祖宗所创起,下必有子孙所传承”。正是因为先辈们的代代传承,才使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身上流动的血液里记录着先祖的信息,这就是俗语所说的“一脉相承,血肉相连,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
对先祖的追思,对根的追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的脑海里都会划过这样的想法:本支氏族从哪里迁徙而来?根在何处?源自何方?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中国近代史发生了日军侵华战争和“文革”,家谱在这段时期遭到了严重的毁坏和焚烧,让很多家族都失去了一脉相传的家谱。这也是一大部分人寻根的外部原因。
那么,当我们想寻根问祖之时,我们应该如何“下手”呢?
搜集好资料和相关线索
祖居地和始迁祖的信息,如有文字记载或者是口传信息,这是非常完整的和准确的条件,这些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但是很多始祖的始迁信息、甚至始迁祖的大名都失考了。那就只能寻找和搜集相关资料或旁证(口传信息)
1、始祖的相关资料,包括郡望,和谁是本族;
2、现存家谱的字辈排列情况;
3、家族的名人事迹;
4、家族的搬迁史;
寻根溯源,一定要搜集好资料,并且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为这是寻根问祖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就出现了差错,那后面的寻根过程将会很困难,不异于大海捞针,甚至你寻根的结果就是错误的。
所以对于待考的资料,一定要抱有求证的心态,积极搜集佐证来证实资料的真实准确。不可为了省时省力,敷衍了事。
研究史料,实地考证
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就要到实地进行考察。这是因为家谱上的地名和现在的地名是会出现差别的。情况一般分为四种:
① 许多地名,由于历史变迁,改朝换代,行政区域划分、人口迁徙等各种因素,造成名称变化。
② 有些地名,当初是本地族人所取的土名称,历经数年后,地名改变。
③ 有些地名是口传的方式,会出现口误和变音的情况
④ 有些地名因为谐音而改名字。
在寻根问祖时,地名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不要只在网上寻根,最好赴实地考证。
参考国史、地方志
各地、各类、各时期的家谱、宗谱、族谱等家族史料,一是可以到各地实地考察时可以找到;二是可以从国史、地方志等书籍中都有很多信息可以参考和借鉴,甚至可以在相关的图书、古籍、家谱中,发现祖先的名字和事迹。
地方志上记载了大量的当地事迹,包括名人事迹和变迁记录。而一些国史如中国姓氏大辞典、中国移民史等书籍记载了中国移民记录和姓氏起源发展等内容。
寻根,是一件庄重且漫长的事情,马虎不得!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