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修长寿孟氏家谱序言
续修族谱宗旨,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我族后裔遵守国家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用本族训示,格言,教育族人如何做人,如何从业,如何教子,子不教父之过,族人平等不应有高低之外,男女之别,达到天涯有孟氏,遇难成家人。
续修族谱目的:一让后人不忘前人走过的路,了解自己从何而来,经过多少个时代,以史为镜,以史育人;二让后人了解本族人员发展、分布、人员素质,尊老敬贤,扶孤恤贫;三有利教育后代,对待独生子女,爱而不溺;四有利今后社会交流,人员往来,推动各自的经济发展,达到团结进步,共同致富。
水有源头,树有根生,人有先祖,后有子孙。自身又从何处起,全凭父母抚育成,正本清源一脉承,世代相传报亲恩。
据长寿县志等史料载,西晋到明末清初,四川战乱140余年,巴蜀人口骤减到90%以上,清雍正年间,移民入川达高潮。吾族入川祖孟友忠、孟旺忠、孟绩忠、孟碧忠同胞兄弟四人从湖北麻城孝感入川。
友忠祖定居长寿罗围王家岩坎下,后称孟家大湾,逝世后墓葬洞坎湾,王座东向西,坟墓至今尚存,嗣孙连年祭祀。友忠祖入川定居后,勤劳耕作,繁衍儿孙,立世系、修族谱、建祠堂、办学校。历代族魁有承进、应朝、孟学、国贤、天良、心理、顺源、家彦、杰山等年年做清明会,延续久远。所用字派由湖北沿袭至“忠承应壁师”完,接着续谱词为“国正天心顺,家齐世泽长,诗书传久远,祖德著芬芳"。直至今日出世最小嗣孙,字辈为“诗”字辈,计一十六代。
入川祖友忠之弟,旺忠祖定居长寿罗围观音岩,逝世后墓葬于后背坡,八字坟,座西向东,墓至今尚存,嗣孙年年祭祀。旺忠祖后裔续有家谱,立有字派。其谱词是“忠承仲贤,益贡镐永”。后又续谱词为“万代承道泽,文明克寿贤,国家崇治本,仁义作宣传”。至今出世最小世孙字辈为“明”字辈。绩忠祖和碧忠祖未在本县定居。在长寿一个县内,一个“孟”姓有两个字派,其中同字不同辈,重复较多,实易紊乱。后应族众的要求,一九四八年乃由友忠祖房族长孟杰山与旺忠祖房族长孟代喜协商并经族众一致决定合族,合族之后每年在孟家大湾孟氏宗祠一个祠堂做清明会;字辈的合法是友忠房的“家”字辈等于旺忠房的“承”字辈,以此类推“齐”字辈等于“道”字辈。已为吾族族众公认达五十二年之久。这次修谱又应族众要求,应有新编统一字派,原有字派用到“长”,“明”为止。新编字派六十字如后:“华夏亚圣渊,续志清源欢;宏发昌隆福,神洲昇平安。尊宗敬祖先,显贵后生添;致富创伟业,雄立科峰巅。博学定攻坚,德才优恭谦;俊杰知自勉,千年表率篇”。
为何这时要修谱?其原由是时代发展,日月轮换,原谱遗失殆尽,致同宗之间目不相识,耳不相闻,若再不续谱,确有失宗之虑。一九九七年幸有友忠祖十三代孙孟泽林和旺忠祖十二代孙孟国清等早鉴于此,方与族人积极商议续修长寿孟氏家谱。多蒙家宝、家平、家奎、伯安、志华、志贤、道志、银成、禄金、齐良、齐书、齐春、建中、麒麟、淑忠、世文、齐智、齐勇、齐权以及九十高齡顺字辈的老人孟银和等族人鼎力支持。于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在筹备会上,取得共识,一致决定成立续修长寿孟氏家谱编辑室。同年四月五日在孟家大湾做清明会,到会族众三百余人。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孟家宝为族长,家平、家奎、国清、世文为副族长。真是政通人和,盛世修谱。家之有谱,犹县之有志,国之有史。以政体统,明纲常,兴国政,登根本,序昭穆,成家道。目的是以史为镜,服务当代,激励后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
历时两年余,族众同心协力,寻根访祖,普查遍访,追本朔源,搜集资料,精心整理,汇编成长寿孟氏家谱。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精神文明,促进安定团结,让亚圣之德昭于千古,子孙昌于后世,俎豆千秋,泽及后裔。
惟因资料不足,水平有限,错漏难免,敬请同宗贤士匡正。
续修长寿孟氏家谱编辑室
长寿孟氏家族续修统一字派
华夏亚圣渊,续志清源欢。
宏发昌隆福,神洲昇平安。
尊宗敬祖先,显贵后生添。
致富创伟业,雄立科峰巅。
博学定攻坚,德才优恭谦。
俊杰知自勉,千年表率篇。
用法注:
1.孟友忠祖系原字派用到“长”字辈15代止,从“诗”字辈起,取名叙字改为“华”字辈,即16代开始,统一用新编六十字派,依次类推,吾辈字派统一也。
2.孟旺忠祖系原字派用到“明”字辈15代止,从“克”字辈起,取名叙字改为“华”字辈,即16代开始,统一用新编六十字派,依次类推,吾族字派统一也。
长寿孟氏族会
编后记
本谱编纂,坚持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力求反映本族历史本来面目,做到反封建,反迷信,反宗派,俾能起到续谱、存史、育人;达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祖国早日繁荣富强之宗旨。
族众深感,族之无谱,宗亲难分,世系混乱,有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利抚后育人。有鉴于此,孟氏裔孙,家宝、家平、金光、龙光、齐良、泽林、世文等,本着爱国爱家,实事求是,续修家谱,追根求源,只言片语,文载史册,以达为祖国历史文化宝库添砖加瓦之目的。一些青壮年志士和花甲古稀耄耋老人,面临续谱重任,均义不容辞,百劳不倦,约会议事,反复座谈,广征意见,跋山涉水,登门申户,走访查询,搜集资料,校核史实,上查源头,下清世系,纵横列次,务求列祖列宗,世代繁衍,历历可考。多位寿星老人,不畏酷暑,不惧严寒,带病工作,历尽艰辛,终能如愿完成简谱传后。上慰先列,下泽后裔。本谱虽达多页,也只记载了入川祖孟友忠、旺忠之部分长寿后裔200户世系图表。凡未入谱者,皆因情况不明所致,故深表歉意!
在此,谨向保存,提供历史资料的族众表示衷心感谢!向积极捐助提供资金的热心族众表示真诚的敬意!
由于编写人员年老体弱,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又加历史资料难找,因而不妥之处难免,诚望族中贤达,社会有识之士,提意见,补缺漏,以利今后补续。
长寿孟氏家谱编辑室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