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段涉及淮阳白楼白氏家族的视频。原视频在讲述白氏家族历史渊源等方面,存在多处与家族世代口口相传及现存史料记载相悖的描述。这些错误信息不仅误导了公众对白氏家族的认知,也对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造成了不良影响。经家族内部认真核实与研讨,为正视听、明历史,维护家族声誉与传承的真实性,现将白氏家族序言部分信息予以公开,以作纠正。
序言
夫木根深则叶茂,无本则枯;水源远则流长,无源则竭。人之本源不亦如斯哉;今吾族溯其渊源,始居于陕西省朝邑县,因明末政腐,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闯王东进,战争沸腾,战区人民身家莫保,为避战乱,我族先辈白歧凤(字子厚)等三户同逃河南,至郑分手,一户南下汉口,一户东赴杞县,我祖白歧凤来至古陈,在城北二十五里临蔡城李家下榻,男卖油、女纺织、克勤克俭家境日富,生一子名白赐功,子又生孙五人,可谓人财两旺。先在城北十二里(八里庙东)建家立业,名为老白楼村,建筑奇特,人们曾以“老白楼象北京”以誉之,继之在城南、城东、城西都置有白氏庄田。
至第三世兄五人析居:
长门白永亮:住城北太昊陵后白楼村。
二门白永亭:住城东八里小白楼村。
三门白永豪:住城南五里白楼村。
四门白永皋:住城西五里高楼村。
五门白永合:住城北二十五里(安岭镇东)。
白楼村家道兴隆,子孙繁荣昌盛。
自来祖迄今屈计三百余载。时久世艰,支派实繁,族内派字极其错乱,若不重修族谱,不但族内派系混乱,而且犯上乱下,有损文明古国之誉矣。
再者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革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教育我们后代子孙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文明礼貌。热爱劳动,成为炎黄子孙优秀儿女。
今幸有族人文德、福生、刚明、立德、金月、云明、同德、嗣志、云龙、祖勋、洪顶、耀德、金钟、三良、明月、洪勋、嗣德、嗣灵、增德、明真、明生、长华等热心为族人服务,不畏奔波劳苦,齐集于淮阳北五里白王庄,欲追其世系,流传千秋,怎奈前世有所失考,困难颇多,故将失考者,暂作阙疑,俟族人有识者再加详究。
公元一九八九年岁次己巳年季春 上浣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