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人民政府为老刘家十七世先人刘汉臣烈士立碑仪式圆满完成!



2025年3月23日,春和景明,为老刘家十七世先人刘汉臣烈士立碑仪式如期举行。此次活动由景县人民政府委托的景县民政局、军人事务管理局、刘氏家族后辈联合承办,旨在深切缅怀刘汉臣烈士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

景县人民政府为老刘家十七世先人刘汉臣烈士立碑合影留念

刘汉臣烈士生平简介

刘汉臣烈士,1913年出生于景县,1938年参加革命,是国家民政部1983年4月公布的革命烈士。他的名字被镌刻在景县1991年版的《景县志》“景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永远铭记在景县人民心中。

刘汉臣烈士生前隶属冀南军区新编第七旅21团,任连长。这个团于1938年6月在景县组建,由革命家宋任穷、陈再道和景县早期革命家刘建章、张俊峰等共同努力,将活动在景县、武邑一带的我县城西葛里庄村葛永华的游杂部队改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十八支队”,后改为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五分区第21团。首任团长是景县后于家村人刘甦,政委是老红军吴建初。

21团诞生于景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参加过无数次战斗,荣立过无数个战功。它历经87年的风雨,如今依然建制存在,现驻守在陕西省蒲城县。这个团的历史,是景县革命斗争史的缩影,也是刘汉臣烈士等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丰碑。

1942年4月29日,冀南抗日根据地遭遇了历史上最惨烈的战斗。日本侵略者动用了1万日军、3万伪军,在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的配合下,对根据地进行了“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

当时,21团的主力驻守南宫县大营西半屯一带,正好处于日军的包围圈中。这场战斗前后持续了9天,21团数次突破日军的围剿,几进几出,转战多地,但损失惨重。干部、战士牺牲十分之九,一个130人的连队最后仅剩下一、二十人,几千人的团最后也仅剩下300多人。

虽然没有明确的资料记载刘汉臣烈士的具体牺牲时间,但根据战斗情况和历史背景推测,他很可能就是在这次“铁壁合围”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他用生命践行了革命誓言,用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

仪式概况

仪式现场,松柏苍翠,气氛庄重,刘汉臣烈士的亲属、战友代表,以及景县人民政府、民政局、军人事务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界群众共数人参加。

仪式开始:主持人宣布立碑仪式正式开始,全体人员肃立。

默哀致敬:全体人员向刘汉臣烈士默哀一分钟,表达深切的哀思和崇高的敬意。

立碑环节:墓碑立于坟前,镌刻着烈士姓名、生平事迹和“景县人民政府立"字样的碑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敬献贡品:民政局、军人事务管理局以及烈士亲属代表依次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贡品,寄托无尽的哀思与崇高敬意。

老刘家十七世先人刘汉臣烈士立碑

亲属发言:刘汉臣烈士的亲属代表含泪发言,回顾了烈士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对政府的感激之情。

领导讲话:政府代表人讲话,高度评价了刘汉臣烈士的革命精神,强调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的重要意义,并对烈士亲属表示慰问。

落碑宴: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共进午餐,追忆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此次立碑仪式,不仅是对刘汉臣烈士个人的缅怀和纪念,更是对全体革命烈士的致敬。景县人民政府通过立碑的方式,让后人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激发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

刘汉臣烈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他是景县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附: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家人,大家上午好!

今天,艳阳高照,大地逢春,在清明节即将到来这一庄严而肃穆的时刻,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聚集在这里,参加由景县人民政府委托景县民政局、军人事务管理局为老刘家十七世先人刘汉臣烈士立碑仪式,共同见证并缅怀一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亲人——刘汉臣先生。此丰碑的敬立,不仅是为了寄托我们的哀思,更是为了传承他的美德与精神。让我们以全体刘氏家人的名誉,对景县人民政府、景县民政局、景县军人事务管理局和各位领导、各位亲友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刘汉臣前辈,1913年生人,1938年参加革命,是国家民政部1983年4月公布的革命烈士,他的名字也被记载在景县1991年版的《景县志》“景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中。他生前隶属冀南军区新编第七旅21团,任连长。抗日战争期间,这个团的主要活动区域就在景县、故城、枣强、南宫、魏县一带。这个团也叫“景县团”,于1938年6月在景县组建,由革命家宋任穷、陈再道和景县早期革命家刘建章、张俊峰等共同努力,把活动在景县、武邑一带的我县城西葛里庄村葛永华的游杂部队改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十八支队”,后改为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五分区第21 团。首任团长是景县后于家村人刘甦,政委是老红军吴建初。这个团诞生于景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参加过无数次战斗,荣立过无数个战功,历经87的风雨,今天建制仍然存在,现在驻守在陕西省蒲城县,前几年我还亲自到这个团进行过访问。刘甦解放后曾任过解放军军事运输部副部长、广州军区军事交通部副部长等职。

1942年4日,这个团经历了历史上最惨烈的战斗。当时,日本动用了1万日军、三万伪军,在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的配合下,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21团的主力驻守南宫县大营西半屯一带,正在日军的包围圈里。这场战斗前后持续了9天,21团数次突破日军的围剿,几进几出,转战多地,损失惨重,干部、战士牺牲十分之九,一个130人的连队仅剩一、二十人,几千人的团最后仅剩下300多人。虽没有明确资料记载,我猜测刘汉臣连长大概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

先烈永垂,后辈铭记!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此刻,让我们以最诚挚的心意,向这位伟大的灵魂致以最深切的敬意和无尽的怀念!

立碑铭志。愿逝者安息,生者承志,发扬光大,再续辉煌。

谢谢大家!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