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富川何氏源流
何氏远祖出自周文王,姓姬。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周文王死后由儿子继位,成为周武王。公元前一零四六年,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历史上成为西周。西周初期,周武王诵封其弟叔虞于唐,称唐侯国号,至春秋时唐后裔子奕更号为晋。公元前七七一年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阳,建立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诸侯各国不断称霸,战乱不断。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势力强大,先后成为霸王,历史上成为《五霸》。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分别建立赵国、魏国、韩国,韩建都于郑(今河南新郑),将姬姓改为韩姓。
公元前二三零年到公元前二二一年,战国七雄中的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齐、楚、赵、燕、韩),秦始皇改韩为郡,自后韩改姓何。
秦灭六国后,韩氏子孙散居江淮之间,因俱秦虐,韩国厘王之子韩瑊隐于庐江郡东乡要津,造舟以渡行人,韩国旧臣张良为报灭韩之仇,令力士椎击始皇而误中副车败事,始皇遂密令全国搜捕六国遗族,欲行斩尽杀绝。时值冬日,遇秦吏登舟诘问其姓。瑊公指着寒冷的河水,秦吏误认为姓“河”,遂登记为“河氏”。瑊公后闻为秦史,大骇叹曰:“吾家免于刀祸,河字之力也!然姓氏当以人附丁口,岂可似水泛滥而无所归?遂转为“何”氏。何姓始祖出自庐江,何姓本于韩而源于姬。因瑊公隐于庐江郡东乡,故何氏堂号为“庐江堂”。
一、何氏迁入贺州富川的历史
瑊公后裔英公,字秀卿(六八八-七四九),世居青齐临淄。性聪敏,多兵法,深得临淄王李隆基器重。公元七一零年,随临淄王讨伐“韦后判乱”,提升为“行军司马”。朝廷因英公战功显赫,授潮州、惠州、广州刺史。唐玄宗开元十年(公元七二二年),安南(今越南)发生国乱,岭南各处,盗贼蜂起,民遭蹂躏。英公领旨,挥师难下,所到之处,群贼授首,民籁以安。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庚午(公元七三零年),因平虏有功敕封“镇南将军”镇守广州。娶妻刘氏生四子,长鼎、次昂、三旻、四冕。三子皆原籍奉祀,唯有冕公大历戌午(七七八年)自青齐调守贺州任太守。公元七四九年英公寿终任所。唐玄宗下旨谥英公为“忠肃护国公”。
英公四子冕公,字敬之(七三七—八零九),以父之勋调任贺郡刺史,任期威德覃敷,边蛮诚服。瑊公因年老辞官,唐元和二年丁亥(八零七)从贺州徙居富川朝东铁炉湾(即今朝东镇东水村面前山东边),为富邑何氏始迁之祖。娶妻潘氏生二子:长铖,次镗。铖公早卒。何镗,字文仪(七八五—八四九)。天资明敏,仕为府通判。观东水溪山胜,林木幽,田壤肥,人事朴,宜卜宅,于唐元和年间自铁炉湾徙居东水。娶妻唐氏生四子,长文、次行、三忠、四信。
文公,字尚礼,族名应龙生唐宝历元年(八二五—?),仕为奉议郎提点江、淮、湖北铁治铸钱办事,赐绯鱼袋。仍居东水,东水房之祖也。
行公,字尚敬,生唐大和辛亥(八三一—?)。仕为评事,至仕后徙居蓝田后徙居东庄,东庄房之祖也。
忠公,字尚质,生唐文宗太和癸丑(八三三-八九三)。仕为府推事,廉介有为,狱无冤,抑时称为良。唐咸丰年间徙居东泽(塘贝),东泽房之祖也。
信公,字尚实,生唐太和乙卯(八三五-九零七)。仕为府知事赞政,急流勇退,日乐林泉徙居朝东,朝东房之祖也。
因四祖居住地东水、东庄、东泽、朝东皆有“东”字,后人简称”四东”。
富川何氏主要由“四东”繁衍,并由“四东”向湘、粤、桂地区发展,到明清时期已发展成为当地望族之一。
二、何氏宗祠地理位置
何氏宗祠座落于富阳镇古明城内十八坡,坐西向东,蟠踞灵脉,于明弘治九年丙辰(公元一四九六年)由富邑“四东”何氏族人所建,俗称“四东宗祠”,距今已有五百二十年历史。
何氏宗祠前庭院有前门和后门,前门楣上写着“盛世家园”,两边石柱上雕刻着一幅对联:庐江出望族恩泽九州五岳啟万代;富水育贤孙德润两粤三湘继千秋。
墙壁上悬挂着一块牌匾,写着:自治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氏宗祠,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们政府,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六日。大门两边蹲着两头石狮。走进前庭大门,是一个石板铺成的院落,占地面积一千平方米庭院,院落中心是何氏宗祠,宗祠前面蹲着四头石狮,宗祠对面有几间老屋,是守宗祠族人休息的地方。前庭大门背后还有一幅对联:入斯门观满园梅兰竹菊千枝共本,瞻此祠羡一族山水莊宅万派同宗。
何氏宗祠青砖青瓦结构,木窗木门,建筑面积六百余平方米。宗祠大气雄奇,工艺精湛,大门用条石建成,大门石匾额上铭刻的“何氏宗祠”四个大字,是何氏家族清代上家之作。石匾下是石雕二龙戏珠,青石门槛雕刻着麒麟、羊、鱼、寿字图案,宗祠大门前两边石柱雕刻着一幅对联:学海裕渊源历代箕裘承两汉,平蛮陈善策累朝谟烈肇三唐。
走进宗祠大门,对面是四扇木制门,门上方悬挂着“翰林及第”“代天巡守”两块牌匾,门两边是清朝翰林院何绍东写的对联:四东旺祠,耀万古奎光,鉴之明,衡之平,赫赫神功,培植英才昌国运,百世家园,扬千秋文采,理则易,词则简,煌煌规训,维持名教振儒风。前座左边墙壁上悬挂着何文、何行、何忠、何信画像;右边是何廷相、何廷枢画像,画像上方是进士牌匾。前座还有“户部侍郎”“南京御史”两块牌匾。前座两边是两间议事厅。走过前座就是天井,天井中间摆放着香炉。
后座两边通向两间议事厅。后座两边墙壁上悬挂着何氏始祖何瑊画像,还有何冕、何铖,何镗画像。木制雕花神龛,神龛上方写着庐江堂三个字,神龛里面正中是一幅何氏始祖瑊公画像,画像下面是八块灵牌。神龛两边的对联是:庐出旺族国公铸鼎仁义礼德三齐香火千年旺,江衍名门列祖培基文行忠信四东家风万代昌。后座厅里石柱上的对联是:自青齐而远宦。作牧临贺,卜宅富阳,溯三齐以来,或平虏,或平贼,泽在民生,不但蒸尝隆后裔;由东水而开支,近隶蓝田,遥邻塘贝,聚四东之族,与言孝,与言悌,相遗祀事,当思勋绍前人。
每年春秋两季的清明节、中元节族人都在宗祠祭祀先祖。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