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薛氏家谱》编印完毕



薛氏家谱封面

薛氏家谱

开本:线裝十六开大阔本

页数:59筒

排版印务:锦秋文譜/中华家谱馆

纸张:一级宣纸

电话:18595903344/18530831893

网址.www.jiapu315.com

薛氏家谱订书线

薛氏家谱包角

古人修谱,旨在明血统、序昭穆,并夹以封建宗法家训,后因仕举偏重门第,故多虚张勋阀,形成严重的攀附陋习,这些当然应当摒弃。但作为有血缘关系的一个群体,即使不以文载仍传口碑,过节串亲,婚丧聚合都显示了人们这一向心凝聚的精神需求,因此客观真实地叙一些家史,记一些怀念性文章是必要和有益的。

历代薛氏一姓中,人臣武将、文人学士比比皆是,但源流失记,不必妄附。口口相传,本族可追溯到的历史迄今仅历时一百七十六年,虽广泛搜集,终因传言不详,资料近无,只整理出这个不规范、不系统的所谓《家谱》,可作本族芮城古魏汉渡村首例文字记载,充实完善工作则将留待后人。本族高祖系晚清秀才,教书维生。后世农耕,或有稍兴。世居河南襄城,六世支迁山西芮城。先人一直在生存线上挣扎,以勤劳安分为本,有宏志更有创业精神,其家史也就是一部备偿艰辛的创业史。我辈修谱并非已志得意满,亦非滋长不思进取、相互依附、以势凌人的陋习,意在知源流、正家风、鉴先人、扬所长。家庭和家族都是社会的细胞,相信族人会在家族凝聚和自我教化中受到激励,修身立业、和睦乡邻,为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修谱时,应借鉴先例、结合时代特征,并遵循以下几点:

一、修谱应由族人中德高望重,文化造诣较深者主持,要举行一定的祭祖仪式,地点定于芮城六世墓地,不得铺张。主持还应对后辈言行、名序、祭祖等事宜负责日常监督。

二、家谱每三十年修一次,新谱必须附原谱一并于芮城后裔保存,七世孙直系成家者人手一册,姻亲一支一册,不得外传。

三、增女眷入谱,增姻亲入谱(只入当代)。

四、要求:恭敬、客观、准确、详实。广泛征集,不妄附虚夸,不因微疏漏。

五、历代修谱应有记载:

六、后辈碑形参考:陶制照片、黑底、金黄字、印刷体。

七、晋南古魏汉渡薛氏辈字:

天统长平       文学正卫

注:后人起名字要追随同辈长孙,不得与前辈重,此为讳。

八、后人应记好《支谱》,最后归并《家谱》。

这是一个平凡的家族,平凡的只有自己记起自己;这是一个顽强的群体,于风雨飘揺中繁衍生息。我们一如既往地追求平凡和宁静,不求显赫,不慕荣耀,也绝不让贫穷、泪水和屈辱再写进我们的历史。

七世俊正

薛氏家谱世系1

薛氏家谱世系2

后记

薛氏四世大都已步入中老年,送别父母后,我们已从家庭的学生变为老师,过去的家庭成员将分支蔓延为一个个小家庭而支撑起一个家族,我们的一言一行将留在晚辈的记忆中,我们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生乃至家族的命运。

我们有相同的基因,但不同的环境、阅历、文化教养,将注定对人生的感悟和诠释炯然相异。而应该统一的认识则是: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正视和校正缺点。这个家族的传统是,在困苦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不卑不亢、自力更生的精神,在生存线上挣扎时表现出的坚毅、正直、机智和善良。另一方面,这个家族的个性是否强些?情感是否脆弱些?智商或许还行,而现实表现是,对内对外的团结精神、宽容态度和与人共事的合作精神令人失望。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承认错误,勇于面对失败。族内交往其言行也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一时意气之争尚或可谅,若不顾事实、场合、对象地诋毁中伤,便应视为可耻,家丑不可外扬,这些也都是我们应该谨记和正视的。狭隘的小农意识、小市民意识、小商人意识是摆脱贫困的障碍,也是摆脱贫困后影响家庭形象、阻碍家族进步的沉重包袱。每一代人都有责任承前启后。希望我们这一代人从精神文化修养,思想理念提升和物质财富上不拖家族后腿。告慰先人的同时也在告慰我们自己。

薛氏家谱彩页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