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阳李氏一至八次谱序译文



顺阳李氏一至八次谱序译文

一序;李氏宗谱序 <译文>

我家族从太常公李斌以来,将近九代人了。子孙繁衍众多,日益兴旺。可是,祖上都是从事农业生产,没有巨大产业,又不能做工经商、从艺学技;而又都生活在乡野,厚重朴实,缺少文化,不能经常跟其他宗亲相互联系,时间久了就使得家族亲情关系日渐疏远。

从前,生活在京都时,曾撰写过先辈的小传一篇,四位贞节烈妇的小传一篇,合编为一套并刊印。我的先辈过世己很久了,无法深入考证他们的事迹,而又惭愧自己没有才能,不能叙写先祖遗留下来的美德、有骨气的传闻宣传于世人,而又担心词语不当,将伤损到我们祖宗的真实性,那造成的罪过就更加深重了,所以,仅仅做这样浅显的陈述。

然而,如果我们族人家中都有一本这样的书(家谱),追溯家世的源流,探求原委,看着家谱,缅怀先祖,那么,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孝悌的念头,可以油然而生,难道不在这家谱里吗?如果说单独详细地追溯自己的本源,比如像欧阳修、苏洵族谱那样,那是我李蓘做不到的。

隆庆壬申(公元1572年)十月云孙李蓘郑重献上。

二序;重刻李氏族谱序<译文>

我李氏子孙更是称得上多了,突然遇到却互不认识。子孙之多是令人高兴的事,可是,多到了互不认识,也只不过是陌生的路人罢了,也是令人忧虑的事。之前,大哥太史公曾经为家族修谱刊印,至今已有十几年了,子孙当中应该续入家谱的又有四、五十人(原文中的辈是刻版错误)。我才编辑了这本家谱,并附录了顺阳李氏世纪、太史公冥仕文昌院和祭文。为了存留先祖的一些事迹和世系,而且让后代子孙能从这本家谱中了解先祖功德,理清他们的世系辈分。从前许多大大小小的文人墨客,用他们的诗文歌颂周王朝,而周王室的繁盛就像淮河水一样永远流淌。现今顺阳川丹江河附近乡村一带,我们祖上的恩德,也如同丹江水一样流衍久远而永无止境。凡是我族的子孙后代,将有可能被其他人冒名顶替啊!因此,也不妄有这本家谱!

万历甲申(公元1584年)八月,丰收时,刑部清吏司主事李荫撰写。

五序;重编李氏宗谱序<译文>

家谱,就是记录列祖列宗及家族众人基本概况的书籍。内乡顺阳,从明朝初年太常公以来,我们李氏家族非常兴盛。明末大乱,我们的家谱遭遇战火焚毁,仅仅存留下一些残破的书简和石刻碑文。小辈之健有幸生长在城市(内乡县城)七十年,当年族人避乱逃离家乡的时候,还见到我们子孙后代科考中举的一个接一个,这就不一一说了。

崇祯癸酉(公元1633年)以后,顺阳川遭兵匪焚烧杀戮殆尽,田园荒废,长满了树木杂草,好像远古时代的洪荒世界一样,渺无人烟。我们李氏族人也是所剩无几,躲避在山涧河边。大清建国后,得以生存下来的族人才陆续回到家乡。砍树除荆草,修复房屋而安居下来,迄今己有五十多年了。

家族中一些老人渐渐去世了,而后代子孙繁衍渐多。之健我时年七十七岁,所幸当年耳闻目睹了我们家族的兴衰,若不尽力抓紧时间续修家谱,恐怕时间久了就无法考证了,渐渐地族人变成陌生路人。现在,我们家族的老少青壮,不到一百人,还是五服以内的近亲。之健我住的地方与这里相隔甚远,不能朝夕与族人相聚,高高兴兴在一起论家常,畅叙宗亲之情,所以,急需查明各家本源。先辈们编辑家谱的意思,原本就是用来确定长幼、明确辈分、叙说血缘关系的距离远近,杜绝混淆错乱的现象,和睦亲族,学习礼仪,以传久远,先人们的功德恩泽维系家族关系,难道不是很重要吗?如果家中没有家谱来说明、考证宗亲关系,即使是一家人却没有纽带关系,就将有后世子孙冒犯祖宗名讳,就有兄弟之间做些糊涂之事。宗族间有谁家举办红白喜事,却不相互告知,那么,世世代代所遵守的家族规矩,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依据原谱内容剔除其繁琐重复,选取其精要,添续那些没有入谱的后人。又补叙了世系宗派的图样,代代都有排行次序,使后人各自能够具体地知道自己岀自哪房哪支,不至于混淆了。另外,添续了李氏源流记、大人疑辨、太史公实录、邓州李氏宗谱序,从而理清了本源。我又记载了李四府君好学先生李敏的墓志表、安庆公李贵的小传、李辛二侯的事迹录、西乡公墓志表、顺阳李氏记、王氏贞烈碑记、李氏十节妇传。我李家不只是男子忠心报国,孝敬宗长,而且,女人也品德高尚、遵从道义,恪守妇道,舍身取义,可以与日月比光辉啊!同时又收集了我李氏有功名人的表彰文书,合写成了一本。我们族人看到这本家谱,就知道我们李家的光荣历史。至于家训家规方面,朱子(小学)中的治理家庭的格言、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规,这些前贤们已经写的很详细了。附录了《苏氏族谱亭记》,让后人读了之后警示自己。古话说得好,有贤才的人出现,国家将要昌盛;子孙后代有才能,家族就会壮大。这些话的道理在于,做人要积德行善,努力做到不辱没祖宗,不光是知道骄矜自大,夸耀先祖和自己的功绩的辉煌历史。希望与我的族人们共勉!

康熙丙子年(公元1696年)三月,李之健叙述。

六序;重刻李氏家谱序<译文>

我们李氏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人说我们是汉将军李广的后裔,也有人说我们是唐朝西平忠武王李晟的后人。汉代将军李广之后,无法考证;唐朝西平武忠王李晟生有十三个儿子,他们的后人散居在邓州,也不得而知。年代久远,无法考察识别。只有一个传说,说是唐朝的时候,我们李家有人在邓州做官,见这里山青水秀,民风淳朴,就安家在这里了。

到了唐朝灭亡,大宋朝逐渐兴起,到了宋光宗时,李氏有兄弟四十八人,共三百多口人,一起生活,同灶吃饭,没有分家,因此号称大户人家。到了宋末之乱时,我们李家族众遭遇战祸,无法生存,各自逃向各地,大都无法考察识别。唯一能够考证的是,上一世祖叫李成。李成有两个儿子,仁卿和义卿。李义卿的儿子叫李宽甫,李宽甫的儿子叫李威,李威有三个儿子,分别叫李善、李良、李升,李升的儿子就是文达公李贤。可是,李仁卿的后代无法考证,我李泰运的结论是,我们顺阳川李官桥的这一支就是李仁卿的后代。顺阳川李氏始祖太常公李斌,就是李成的第四代世孙,是文达公李贤的族叔。明朝初年,从邓州长乐林迁移到内乡顺阳川,李斌是第一世,生二世祖李敏(李斌一共五个儿子:即恭、宽、信、敏、惠),李敏生三世祖李贵(另外四个儿子分别是质、贞、贯、实),传了几代,子孙后代日益众多。如果没有家谱延续这种世系关系,李家族人就会沦为陌生人。所以,明朝时,六世族太史公李蓘、比部公李荫曾经修谱并刊印,七世祖御史公李云鹄又续修并刊印。清朝初年,七世祖李云鹉、八世祖李之健又第四次第五次续谱并刋印。到今天己经一百七十年了,子孙后代应当续入家谱的人,多的数不过来。我就抄录完毕旧谱,又续编了各房各门分枝,让后代子孙能具体知道自己的本源,而不至于混淆了。

噫!晩辈李泰运,惭愧才疏学浅,不能继承先辈的遗愿修好家谱,为先祖争光,为后代造福。只希望在家谱辑录之间,使我们兴旺发达的李氏家族的族人们永远相亲相爱,不至于混同陌生路人。而且,祖宗的功德可以延续无穷啊,孝子慈孙们敬仰继承先辈的情感和其他家族对我们家族的评说,是无法替代家谱的作用。因此,写了这篇序言。

咸丰丁巳年(1857年)十月吉日

第十四世孙泰运熏香沐浴叩首敬撰

七序;继修宗谱序<译文>

听说,人的根本在祖先,不忘根本,除了家谱还有什么能说清楚呢?所以,家谱,就是用来说明世系、支派,决定长幼尊卑,正名分,排列辈分次序,叙述宗族间距离远近的典籍,昭示给忠实的族人们和睦相处,而不至于混同陌生的路人。

况且,我李氏家族的人,有史以来,科考高居榜首,出任显达官职,有祖先浩荡恩德的荫庇,美名远扬,达官贵人至今绵延不绝,怎能没有家谱来考证这些历史,让几百人家不知道祖宗的名号,辨不清族人们的长幼辈分呢?

虽然就修续家谱一事从现在才开始,但先辈们一个接着一个的修续已经很久了。只是咸丰丁巳年至今一百七十年不曾修谱,而老谱已经遗失殆尽。

我的父亲是个秀才,叫李泰运,担心时间长了家谱不能延续,就挨家挨户访问抄录世系,族人们竟然很多不能记起祖宗的名讳。我的父亲没办法,就到处寻找祖宗的坟茔,找啊找,最终没有找到有用的文献资料。又到古庙、道观里寻找有价值的历史线索。不知费了多少心思,受了多少磨难,殚精竭虑,才最终理清并确定了族人的世系辈次关系的刊印样件。可惜的是,刻版尚未做成,贼兵却突然来临,于是,先父的修谱样件完全遭到了战火的毀灭,先父多年的心血竟然没有留存下一点。

今年春天,族正说要修家谱,命李沧和李渲重叙,我族堂兄明林以及族人们,都参与了这件事,并责成我义不容辞参与。于是,我就把先父抄录的家谱草底拿出来交于他们,又在新谱中续入了没有记录在家谱中的族人,请师傅重新刻版印制。后来,大家商议让我作序。我原本是不能续修、作序同时兼有的,何况先父的家谱续修手稿比较齐全,我怎能冒认此功。怎奈先父的手稿中观点(或做法)族人不太认可和赞成。我竟然不考虑自己的知识缺乏与浅薄,恭敬地写下了浅显的见解。

如上所说,即使会留给族人们很多戏谑、笑料,也希望后人们能够明察。

同治庚午(公元1870)年小陽月(十月)

十五世孙有光沐手顿首恭敬书于皓月亭书屋

七续补序;再补李氏族谱序<译文>

家谱,原是用来记录列祖列宗的名誉和地位的,而且用来记录列祖列宗的德行和功业。也不仅记录列祖列宗的名誉地位、德行功业,更是用来增补后代的分枝派系的。然而,名誉地位、德行功业都已经是那样的了,那些情况容易显露;增补分枝派系是需要探查并梳理的事情,其族人的住地很难查找,信息难以收集。为什么呢?因为有些族人几经迁徙而不知住处,再就是路途遥远,暑热冬寒,辗转奔波非常辛苦。如我李家的家谱,太史公李蓘创编,比部公李荫继修,以及后来李云鹄、李云鹉二位先祖重修。在家谱的字里行间蕴藏着前人教育感化后世的恩惠,显然,目前不需要问他人就知道了。

从康熙年间八世祖李之健修补家谱之后,遭战火焚毁,族人们尽数四处逃散,没有人走上仕途,也没有人顾及种地,肚子都吃不饱,谁还去考虑礼义教化啊!竟然到了一百七十年家谱都不曾修补的地步!这个时候,我们李家人都很穷,而且性情愚钝,竟然大都记不得祖宗名讳,这种衰败是多么令人难堪呢?咸丰丁巳年间,我的先父秀才李泰运,眼见红巾军逆贼揭竿而起,害怕族人们再像以前那样逃散,不忍心坐视重蹈覆辙,就想重修家谱,不辱没祖宗的功德。怎奈人们中有很多不知道上三代的名号。没有办法,先父遍访坟茔,到寺院、古庙、道观收集有关资料,参照校阅,慎重比对,辛苦了好几年,终于能够尽数理清。聘请了师傅刻版刊印,希望永久保存。谁也没想到,谱版还没有刻成,贼兵却突然降临,家谱样件焚毁一空。可惜家父一生的艰辛,竟然没有一点功绩留存下来。唉,天意就是这样!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回忆到这些过往,不由得潸然泪下。暗自庆幸,家父还有手抄本留给我,于是得以刊印。

到今天已经满三十年了。幸运的是,现在族长传到了李凤辉,族正传到了李汀榜、李辅兴、李荣昌这里,他们几位谨慎整理,毫无私心。常常想到,缅怀祖宗功德的最佳方式,莫过于续修家谱。于是,大家提议补修,这已经成为全家族间的重要任务。修补家谱,大家邀请我参加,我感受到了各位的好意,那就是增补续录分枝、派系,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现在找到了,那这全族的公事,就不能不做,以成为后人处事的榜样!因此,我写了这篇序言。

光绪乙未(公元1895)年吉月丰收时

十五世孙有光代凤辉、汀榜、辅兴、荣昌谨识

八序;重编李氏宗谱序<译文>

我顺阳李氏,明朝初年由邓州迁居顺阳,迄今已六百多年了,所有轰轰烈烈之祖功宗德,都在家谱中所著。众多孝子贤孙考查辈分是否混乱,都依赖于家谱,也只有家谱能够说明白。我李氏宗谱世代支派辈分明确,是许多先辈们先后做了几次修谱的结果。其间世世代代的忠孝节义,跟那朝廷的封赐诏文以及世代世系图次清清楚楚,象日月星辰一样明亮,可以说是非常完美。可惜,在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顺阳突遭兵祸,民国二十年、二十四年连续遭受水灾,竟然使各家的家谱损毁殆尽。并且上次修谱距今已经有四十多年了,李氏后代的信息需要写入谱中更是不少。此时,如果不抓紧续修家谱,那么族人们渐行渐远,亲疏辈分难辨,同为一家人却沦为陌生人,不但有愧于先祖,而且也对后代造成无法补救的损失。所以族长族正等贤士再次让辅纲我重叙家谱,以达到承先启后之效果。辅纲自知才疏学浅,不敢冒昧担当此任,怕留给家族众人讥笑。但叙修家谱是家族的大事,我义不容辞。

于是,我在干完本分工作之外,邀上族正华甫公,先把原谱抄录下来,再把各门各支派各家人员造册登记。再由泽田公到西陕寨根弄清荣公后代需要入谱情况,并绕道去苑(堰)庄添续了太史公后人的基本情况。又由华甫公亲自去了邓州李河挨门挨户登记纲公派下后代的一切情况,并续入谱中。邓县南祠堂的文达公李贤的后代和北祠堂文定公李永茂的后代,经我辅纲分别写信询问,先后都把信息寄了过来。邓县花园街北头的刑公后代,及邓县湍河北李大健的后代没有登记续入,暂时按照原谱所写内容一一照抄下来。邓西十里庙,于清末时由李泰运认定为同一家族,而没有列入谱中,支派则另载后幅。以上各支派都一一按次序编续汇辑付印。这样,我们家族人都知道本源,且相親相爱而结合成一个大家庭,岂不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至于我辅纲,生性粗鲁,向来缺乏认真细致,对于我编写的各支派世系,难免会出现遗漏和错录现象,希望我族后起之秀随时补充、更改扶正,我非常感谢!

另外老家所留下的影壁墙,因为年代久远,已有倒毁的危险。祠堂大殿及门楼都已破损。今年冬天家父盛斋公,组织众族人也已分别监督修复一新,非常壮观,这里和谱序合写在一起了。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十月吉日

十七世孙辅纲纪三谨识

族长(荫生)冀唐虞岑

族正:有荣、华甫、盛斋、辅西、金亭、辅贤、辅书、荣学、文轩、明文、子彬

八续补序;添叙寨根宗派记<译文>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全家族因我们家谱,多次遭遇兵匪及水火灾祸毁损殆尽,故而有重修家谱倡议。大家一致推举辅纲我办理此事,我接受了。虽知自己才疏学浅,但不敢不尽心尽力。一直以来听祖辈讲,明朝末年,我们顺阳川李斌后代有一支迁到了西陕寨根,后代兴旺发达,成名成才的很多。只是因为路途遥远,相互之间没有很好的关照和交流,这次修谱理所当然地应该添补记录。以后要相互往来,知道尊卑长幼,由疏远变的亲近,经常联络感情。重修添续李氏家谱,使我们李氏这个大家庭能够团结在一起,岂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大好事?我们当即写信征求寨根族人的意见,他们家族理事忠勤、宗轩、浩然迅即回信说:“我们寨根这一支老家是顺阳川高岗的,是八世祖李荣迁到西陕寨根,现在我们后代繁衍很多。对于合并续谱一事我们非常赞成。”第二年秋天经商量后,让泽田公拿着谱前往寨根,并将其后代按支派、辈分叙入顺阳李氏族谱中。泽田公在寨根期间受到忠勤、宗轩、浩然众多宗亲诚心以礼相待,真不愧是一个家族一家人啊!泽田公在寨根一个多月,将叙好的家谱底稿带回顺阳老家,经汇编后刋印,并将添续经过记叙下来。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农历十月二十八日

十七世孙辅纲(纪三)谨识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