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柳林《王氏族谱》编印完成



王氏族谱

主  编:王彦伟

副主编:王守文  王守本  王学书  王富锁  

        王子政  王前栋  王建荣  王小明

编纂目的:宣扬家风,以正道义

方    法:寻脉络,访亲友,查资料

(《王氏族谱》世系展示)

家谱前言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培育了一个勤劳勇敢、仁爱智慧的王姓家族。王姓家族是当今中华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数千年来探天人之道,穷古今之变,畅时事之运,励志自强,建功立业,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其中一支于清朝康熙9年(公元1669年)从宁乡县下罗侯村(今属柳林县陈家湾乡下罗侯村)迁移出来叔父四人,叔叔治美公居中嵋芝村;亲兄弟三人名讳肇庆公、长庆公、发庆公,大门肇庆公迁至郭家岭,二门长庆公迁至嘉善沟,三门发庆公迁至中嵋芝(后迁居关则沟)居住。重孝梯、信仁义,温良恭俭,开创基业,繁行至今已有族人数千人,350多年历史。

根据老人传说,我先祖肇庆公,生八子:大门名讳风、二门名讳云、三门名讳雷、四门名讳雨、五门名讳雾、六门名讳露、七门名讳雪、八门名讳霜。

我始祖肇庆公千辛万苦开创基业,繁衍至今已有族人逾千人,共350多年历史(截止公元2021年)。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源。为晓宗族之谱系,传国学之大义,有王姓家族第13代子孙王彦伟,寻脉络,访亲友,汇众声,收集资料,编制此本《王姓家谱》,宣扬家风,以正道义,实乃大有意义之为。此书不仅是王姓族人智慧、力量与精神的继承和延续,更是王姓一门家风、家魂的砥砺和升华,定能起到追思先人,启迪今生,激励后人,树君子之风,行仁义之举,开万世基业之功效。

作为王姓家族的后人,缓缓翻阅着这本厚重的王姓家谱,探寻家族文明的源头与流程,祖先们慈爱、鲜活面容如在眼前。我仿佛看见数百年来,王姓家族的族人们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倔强的脊梁,燃起炽热的心,向着光明的未来,风里雨里一步一步艰难地走来,直至今日初成基业。斗转星移,今天的王姓后人们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立志有为,奋发图强,代代风流写春秋,千秋万载耀荣光。读毕此书,神圣自豪的情绪,扬鞭奋进的使命感,大格局、大担当的情怀激荡胸中。这是部血脉相连、 魂魄相依的基因脉络,这是一番壮怀激越、勇往直前的奋斗历程,这是一篇大爱盈胸、休戚与共的亲情诗篇。有时候写着写着我的眼泪就不自禁地掉了下来,掉在了喷发着细微墨香的字里行间,掉在了族人们共赴时艰、相濡以沫的大道途中。

2013年清明节,有我王姓第十三代孙成厚(生伟)提议立我大门家谱,我欣然应之,遂着手调查,经讯问老父亲耀华、四叔耀廷以及已故兄长进利、进元、进平结果他们连有几辈人也说不来,后来觉得光修我大门家谱难度甚大,遂与王永善(已逝)、王平商量,二老立马表示全力支持。后与王平、王进平到关则沟找到王拴虎,将《王氏家谱(道光十五年)》要出来,一查才知道,我王姓之繁衍基本脉络,即为庆、三、成、光、天、尚、廷、生、山、应、永、守、殿、振。如此从字辈谱与村里的般辈才反推出祖宗坟墓之辈分。后来寻根源,找脉络,2013年首先去洪洞大槐树调阅《王氏迁移谱》;2015年又去陕西铜川、洛川、富平、宝鸡、咸阳走访了几天,均不清楚化圪坨在哪里。倒是这几处地方均有大槐树纪念园,在富平县有个王姓聚居的地方有好多王村、王家、上王村、下王村、王家坡、王庄等村庄。经与富平县档案局相关人员协商,调阅了《富平县志》才获得一点眉目,2015年春夏之交与王永善、王平走访了石楼县裴沟乡后土门村,接待的一位老人从面相上与王存奎(应元)及其相似,照片中的一位老人与王永善也极为相似。2015年夏在柳林龙城大酒店专门开宾馆与王福珍(已逝)、王永善(已逝)、王平、王守文、王成厚等讨论研究了两天,才大致把脉络走势弄出来。

另查阅《史记》《两晋南北朝史》《唐史》《资治通鉴》《中华姓氏学》《中阳县志》《柳林县志》《富平县志》《洪洞王氏迁移路线图》等资料。

为此谨遵父命撰写此文,我深感手中笔头的分量之重,拙浅文字不足以写好对相宗先辈恭敬、向往之万一,唯恐才疏学浅,有负重任。人生征程漫漫,唯有携家眷:妻子石瑞云、长子王昊、次子王振洋用以忠孝礼仪之心,行仁义礼智之举,创光大家门、彪炳史册之业。上告祖宗,下慰族人,天地此心,日月可鉴。

第十三世孙王彦伟(王雪萍)瑾撰

公元二零一九年春

 

(《王氏族谱》彩页展示)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