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国有编修家谱的传统习惯?



我从哪里来?家谱有记载;我到哪里去?家谱有延续。数千年来,民间普遍有修编家谱的世俗,因为家谱有“明世系、辨血缘”、“排列昭穆”、“教育族人”、“记载史实”、“凝聚亲情”等社会作用。同时修编家谱不仅仅是记载自己家族的历史,其目的是为了凝聚亲情、教育后人、传承历史的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编修家谱

“谱牒身之本也,一家之史也”家谱不但是家族历史的记录,也是天涯游子,落叶归根的精神寄托和寻根依据,家谱就是记载“根”的依据!是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根本意义上的“身份证”。

家谱通过亲族之情凝聚民族之情,为民族之情的实践和弘扬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民族群体实际上是家族的聚合体,没有家族,就没有民族。不讲亲族之情,亲族就是一盘散沙,进而这个民族就是一盘散沙了。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阶段,通过编修家谱团结族众,凝聚亲情是继承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家族感情的外延是民族感情,民族感情的外延是对自己国家的感情。一个人如果没有亲族之情,也难以形成强烈的民族感情,没有强烈的民族感情,更谈不上爱国之情。家谱又能约束族人遵守法规,热爱劳动,努力学习,奋发向前!用亲情将族人团结起来,使同族人生活上的互相关心,物质上的互通有无。

在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宝库中,国史、方志和家谱各自独放异彩。但彼此相互交融又自成体系,交相辉映又各具特色。对如此悠久的文化现象,我们既有承传中华文明的义务,也有弘扬和发展其文化深意的历史使命。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