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编修家谱,与门第观念有关?



古人编修家谱的用途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不仅有明辨世系,尊宗敬祖、敦亲睦族,凝聚血亲等内部作用,在古代选官时,家谱还能提供划分阶级的作用。

东汉时期,政府选拔人才的途径之一是“察举”,即根据社会议论来判别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然后决定是否任用。统治阶级的目光只在同阶层的圈子里,并不会注意平民阶层的子弟。长此以往,门第和家世就重要起来。

三国时代,魏王曹丕在尚书陈群的建议下,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分九个等级从士人中选官,它以士人的籍贯、门第作为主要标准。根据门第来选官的最终结果是强化和保证了门第等级的尊严,防止低门第者通过认宗、联宗、联姻等方式挤入高门第,分享特权。因此,为了选官便利和身份证明,无论是政府,还是豪门,都非常重视家谱的纂修。

隋唐两代的统治者都出身于豪门士族,因而,对于谱牒维护统治利益,巩固政权的作用非常清楚,门阀制度也很盛行,但与南北朝时有所不同,一是隋唐取士大多通过科举制度,不唯门第。

为了维护整个统治集团,巩固统治基础,唐王朝的谱牒修撰权基本为官府所垄断,政府设置了专门机构,不惜花费巨大代价,多次组织编写了数部大型的谱牒著作。唐代政府修撰的谱牒,均为政治作用明显的姓氏谱和衣冠谱,比较著名的有《氏族志》《姓氏录》《姓族系录》《唐皇玉牒》等。

官修谱牒,成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政治工具,以谱牒形式将各派政治力量的既得利益固定下来,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关系,尤其是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修成的《姓氏录》更是如此,五品以上的官僚全部入谱,然后根据职位高低确定姓氏高低。

宋代以来,家谱编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记录家系、和睦家族、教育族人,提高本家族在社会中的声望和地位。明清两代的家谱内容比宋代增加了许多,为了抬高和标榜家族高贵,很多家谱采用了“大宗之法”,动辄上溯几十代,必定以古帝王或名人为先祖。除将家族世系排列清楚外,又增加了传记、著述、祠堂、家规、家训等方面的内容。为了使家族世系的延续得以永远记录下去,还规定了续修家谱的年限,所有这些,使得明清时代的家谱纂修更系统,价值更高。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