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祖坟坟茔,亦称松树坟。位于远离喧嚣的长治市北郊,小寒山脚下,潞州区西旺村村北最高处,东风一矿东南一块林地内。林地绿草浓密,夏季时树木花草茂盛,从墓地的西南入口顺坡而上,一座座坟茔依位而葬,最北正中靠岸有一大墓,是一世祖坟(始迁祖),有周围三个坟大小,坟上藤蔓交错,杂草丛生,左昭右穆,错落有致,约有二十几座坟茔依序排列在大坟前,坟向统一坐北朝南,背靠黄沙岭,与滔滔漳河水遥遥相望。背向松树坟往南望,企业厂矿林立,漳泽湖全景一览无遗,湖中小岛清晰可见,再往南远眺,长治市区楼群错落有致,老顶山巍峨蔓延。听族人传说:西旺村的刘氏家族,在我们这个地区是一个古老的家族,松树坟更是远近闻名。解放前松树坟松树枝繁叶茂,参差交错,树干粗可及腰,墓地肃穆焕然庄严恢弘,林中不时有蛇虫出没,山风阵阵,丛林中传来呼呼的啸声,过往路人无不惊骇,晚上几乎无人敢经过此地,族人逢节祭拜时一进坟茔便肃然起敬潸然泪下。
广和公是第五世(东院)的祖先,至他往上四世单传,道光年间广和公曾任潞安府知府。有一次,一位懂风水的朋友在刘知府家做客,偶然谈起祖上这段令人感叹的事,这位朋友十分关心,于是随广和公的马车来到松树坟,风水大师经过认真考察堪舆后,下罗盘定位,确定始祖坟茔坐北朝南皇帝位,癸山丁向偏一度,前朝后靠左右抱,墓地夹拱山低,明堂开阔地平,藏风聚气,地灵人杰,可谓上等风水宝地。劝广和公祖茔不宜远迁,遂择吉日吉时,广和公请人将(东院)二世祖刘锡印(其曾祖),三世祖刘井喜(其祖父),四世祖刘黑则(其父)三代坟茔从原址平移东迁数十米,呈凤凰单(左)展翅排列。安置妥当后,在始祖坟背左立后祖碑,碑左右及坟茔周围植松树二十四颗,若干年后松树坟松树参差交错,枝繁叶茂,树干粗可及腰,祖碑矗立苍松为伴,墓地肃穆焕然庄严恢弘,凡过往村人无不肃然起敬,自此松树坟声名远播。经过这位风水先生的精心调理,支族分东、西、南三股繁衍,族内人丁如同瓜藤蔓延一样兴旺起来,发展到第九代子孙时,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了。
日伪时期,为修建石圪节矿井,汉奸唐忠厚带领日伪大肆砍伐松树坟松树,部分族人也自伐其林。土改运动,平坟运动,文化大革命各时期工作队又在我祖茔挖坟掘墓,剖碑掘坟,导致我祖一至四世坟茔破坏。受地界所限至五世往下各自迁坟立祖,移柩他处。松树坟各祖先祖碑俱失,松树全被釆伐,呈现萧条景象……
二O二一年二月初一(公历3月13日),九世刘树红、刘景龙、刘 俊、刘俊虎、刘双虎、刘庭俊、刘建革、刘文宏、刘旭彪、十世刘振国、刘俊红、刘景国等二十多位刘氏族人倡议续事,成立刘氏宗谱修谱委员会,制订了修谱章程,章程中第三章(工作任务)第九条(祖茔树碑)中明确指出先为刘氏远祖修坟并立后祖碑,后为我二至五世祖修坟填土,无主无后坟也要重修祭拜,立碑后在松树坟后祖碑周围种植松树,重塑当年松树坟原貌,寓意着刘氏宗族丁财两旺绵延万代繁荣昌盛……
为了继承先祖之优良品德,不忘始祖之福泽佑护,感激先辈之养育教诲,常念始祖之恩德永垂。二O二一年六月初八,刘姓全族族人齐聚松树坟,祭奠宗祖,修墓立碑以表孝意。雄伟壮观的宗祖碑巍然矗立在最大的一世祖墓后左侧,宗祖碑坐北朝南,为正南正北向。碑为青石质,基座上由主碑、立柱、屋顶式碑帽及云头型顶组成,通高249.5厘米。其中主碑高196厘米,宽69厘米,厚8厘米,两面均阴刻碑文,行楷。碑南面(正面)上写: “刘府历代宗祖之位”八个行楷大字,下书落款“刘府众子孙敬立,二O二一年农历六月初八”两行小字,大字约10cm~10.5cm之间,寓进宝纳福之意,小字约3cm~4cm之间,寓财旺登科之意,这些字的大小与碑身比例协调,完全符合鲁班丁兰尺上的吉祥数字。碑北面(反面)刻有“西旺刘府宗祖碑记”,碑文内容: “木需育本水必溯源人要敬祖,故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刘氏先祖源自陕西,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明朝后期天灾不断,先祖流亡辞别故土,千里跋涉东迁太原,安家立业香火绵延。乾隆末年始祖刘公举家避祸南迁上党,鐘灵毓秀之地潞城西王村,经三百年繁衍成一望族。支系分东西南三院,传十二代四十七家三百余人。今逢盛世国富民康家兴族旺,刘姓宗亲本是一家,东西南三院族人合修宗谱,清明祭祖定为族规,载入谱牒代代传承。为感念祖先福泽佑护,祈祷宗祖佑亲呈祥,今全族齐聚祭酒焚香,修墓立碑以表孝意。此举不仅昭示我族家声永葆祖德不衰,亦能垂范后世使敬祖之风发扬光大,特撰成文以记之。
刘氏宗谱编委会敬撰 辛丑牛年乙未月丙寅日”
东、西两立柱对联分别为 “大汉先贤创百世威名”、“上党后辈展千秋伟业”,碑额题“汉源晋流”四个大字(阴刻)。
二O二二年清明节(4月3日),刘姓族人齐聚松树坟,在墓碑左右及坟地周围植松树二十四颗,呈风凰展翅状排列,寓意刘姓祖灵安享,永锡祯祥,牛眠叶吉,后裔荣昌。自此松树坟恢复当年原貌,刘氏家族丁财两旺,刘氏后裔才俊辈出,家家富足,户户小康……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