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山张氏序言:溯张氏历史渊源,探家族世代沧桑
姓氏是宗族的根脉,是文明的基因,族谱是人类血缘和亲缘关系投影,同宗、同姓、同族的文化认同与象征基础,是家族访根问祖的依据所在,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深远的历史价值,是尊宗敬祖、光大祖德、父能慈其子,子能孝其父,兄能友其弟,弟能敬其兄,宗者亲其友。血亲互助,同宗相亲,各房昌炽,家富族荣,国强民安。
丹山张氏从立族至今已近七佰年的历史,约在一三二0年至一三三O年之间,张朝敬带三位儿子(长子:张能淑,次子:张能厚,三子:张能治)从金门青屿社渡海到漳浦谋生,三子张能治定居苦竹至第四世惠直公分居古致丹山开居立族,再过四代到观养公若有习文,方载立史写谱,才若知前因务农无文,失传几代,观养公后重文读书,至曾孙文伯公精通地理学(在城关后沟巷点一好地送给卢维祯祖父辈,结果卢氏同样开大祖)至玄孙君耀祖就应贡,并到同安县任教谕,岁进士。七年所得奉禄回家修祖坟、立家庙、建学堂(耒绂山房书舍)从此丹山张氏步入鼎盛时期,君耀公之孙若化、若仲同科中举,若化授江西道按察御史若仲成进士,投呈吏部堂,崇祯帝御封左丞相,参议階奉政大夫,在京为官三年多期间严明律己,清正廉洁,帝宠之,僚敬之,崇祯十六年(1643年)年因母病重,请求归休、回丹山母已故,大哭几天茶饭不进,几天后与兄若化、弟若淑营葬母亲后,就在坟旁搭建草房吃住于此,守孝三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入北京,接下来清兵入关,崇祯自缢身亡,明朝灭亡。南明在南京建都,明唐王聿键在福州称帝登基,若化、若仲受黄道周感召之下、毅然踏上反清复明之道,若化受封江西道监察御史,若仲封益王府左长史,由于明朝气数已尽,南明也同祥亡之,若化,若仲回丹山稳居,有时也蓑衣竹笠兄弟二人来往于厦门岛参加“海外几社”(该社是反清的集文团体)活动。兄弟二人官场几次请他俩出山为官都被拒,若仲书写一书于大石之上“一卧沧江”并“焚笔弃砚”并敕族人不仕清,兄弟稳居丹山伍拾余年,自耕其食,顺治十八年“黄梧献策”迁界,朝廷下“迁海令”(因当时倭寇入侵,海盗、红白旗民斗)沿海百姓内迁十五至三十里为无人区,当时丹山又是“蝗不犯境,盗不入乡”圣人之地,来者不计其数,族人将粮食让给难民吃光,自己吃树叶充饥(这都是在县誌中记载),这个时候丹山张氏的人脉之盛势,在漳浦乃至闽南地区声誉丕显。张若仲归仙过后一年,刚上任的漳浦县令陈汝咸就到丹山祭拜张若化、张若仲,并将二位神主请到县乡贤祠供全县春秋祭拜,还提一匾(同祀乡贤)挂于大祖内堂,还在漳浦立忠、孝、廉、节四圣贤,立张若仲为廉,后还有几位县尊为丹山送匾。从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中期,丹山张氏是最鼎盛时期,自清朝后期至今,全族各方面较稳步平衡发展。时至二O一二年本宗裔孙们组织班子集资重建家庙“永思堂”原旧祠堂壹佰伍拾平米扩建为近叁佰平米,二O一六年再重建若化、若仲“故居后厅”壹佰贰拾平米,二0一八年由政府投建廉政教育基地及重建“耒绂山房书舍”壹佰陆拾平米,今年开始县府拨款扩建旅游区,有政府的重视,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好。
天道无息,地道无疆。生活无止,生命无穷。人稟山川之气而发生,族得天地而勃兴。丹山张氏血脉历史之同根而枝分,同源而流殊。开基创业遂成望族。为我丹山张氏文明之基因。家族之根脉,国家之根基,这是溯姓氏历史渊源,探家族世代沧桑。垂宗功之伟绩,扬祖德之流芳。综文献、溯源流、知根本、辨主支、明世系、振家声、景名贤、明序理脉、血肉联情,承前启后之用。丹山各支系各房裔孙宗亲们,团结起来,共建文明,忠于国家,效忠祖国,做一个世界强国子民。
丹山编谱委员会
二O一九年八月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