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蒋氏宗亲联谊会会长
2016年4月9日
各位代表:
在美丽的蒋国故里淮滨,我们又迎来了第九届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这是我们全球蒋姓族人联谊交流的又一次盛会,在此我代表中华蒋氏宗亲联谊总会,报告蒋氏宗亲联谊总会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
第一部分:八年工作的回顾
中华蒋氏宗亲联谊会在淮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淮滨县委统战部的直接指导下,组建八年来,在全球蒋氏宗亲的广泛支持参与下,遵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围绕业务范围,依法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搭建联谊平台,健全宗亲组织
2008年5月8日在中华蒋氏祖根地淮滨县举行第一届寻根文化节,来自全国10个省的41名代表,选举产生中华蒋氏宗亲联谊会组成人员,以后在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期间进行了适当调整。八年多来,各省市区相继成立蒋氏宗亲联谊会分会的有:广东、湖北、贵州、湖南、重庆、广西、河南、江西、安徽等省,还有北京、辽宁、陕西等省也组建了筹委会。还有重庆主城、永川,湖北十堰、大悟、广东清远、连山、贵州铜仁、湖南长沙、广西兴安、福建漳州、安徽定远、江苏沐阳、常州、浙江东阳、四川巴中、河南淮滨等三十几个市县成立了支会,福建省还依法注册了蒋氏委员会,各分会、支会依法开展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传承蒋氏文化,,修建祖庙、编修宗谱
蒋氏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总会成立的宗旨是;“弘扬祖德,敦亲睦族,共联族谊,团结互助,谋求发展,共同进步。”八年多来,通过广泛走访,把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大陆各省市宗亲组织联成一体,形成凝聚力、向心力.韩国牙山蒋氏大宗会在蒋永台先生带领下韩国蒋氏宗亲十多人,三次到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镇万寿陵祭祖,蒋永台先生个人为祖庙建设捐款10元人民币。台湾蒋氏宗亲在蒋炳炎先生带领下多次来淮滨县参加祭祖大典.时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先生,为“蒋氏祖庙”“蒋氏文化园”题写匾额,表达了慎终追远、尊祖敬宗之深情。
根据会员代表倡议,总会决定修建“蒋氏祖庙”。在淮滨县委、县政府,期思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海内外宗亲的共同努力下,蒋氏祖庙2011年征地奠基,修建围墙,2013年3月22日破土动工;2014年2月26日正式落成。蒋氏文化园占地42亩,蒋氏祖庙建筑面积595平方米,全部投资达600万元,其中征地、修广场、修道路政府投资达300万元,蒋氏宗亲捐款修祖庙达300多万元。2014年清明节,举行了落成典礼和祭祖大典,这是千年盛举,使所有参加庆典的宗亲倍感自豪和骄傲。期思蒋氏祖庙,伯龄公陵已经成为全世界700多万蒋氏宗亲和后裔子孙心中的圣地,成为淮滨县历史文化旅游新景点。迄今,已有近两万人前往参观拜祖。八年来,共有2408位宗亲为修建蒋氏祖庙捐款319万元。其中蒋锦棠先生捐款50万元,蒋国祥先生捐款20万元,蒋行德先生捐款15万元,蒋红雨先生捐款13万元,蒋永台先生捐款10万元。
八年多来,各地蒋氏宗亲组织,先后修建、扩建、迁建蒋氏宗祠50余座,新建宗祠八十多座,新修族谱一百多部。2015年11月,《中华蒋氏总谱》启动仪式在贵州省安顺市举行,目前编修总谱正在进行中。在总会和各省市分会积极推动带领下,体现中华民族儒家的“陵墓文化”、“宗祠文化”和“谱牒文化”正在海内外各地蒋氏家族中蓬勃兴起。
三、弘扬优秀传统,敬老扶困奖学
八年来,总会及各省市分会工作重点之一,就是为宗亲服务,让更多宗亲了解古蒋国历史、先祖名人功绩,蒋氏迁徒、奋斗和发展的辉煌历程,总会先后印发了《中华蒋氏》会刊四期,共4600多册,刻制祭祖光碟2000多盘,分发到海内外宗亲。还通过开办“蒋氏文化网”网站,发布各种文化信息。各各省市县对德高望重、宗亲事业突出贡献者,表彰奖励慰问,以此凝聚人心,凝聚族力。八年多来,各宗亲组织建立“教育奖学金,”“敬老金”十余家,积极开展助学奖教,扶贫敬老等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对于个别遭遇天灾人祸的族亲通过网站、微信发起“献爱心救急”活动,累计资助金额200余万元。
四、建立规章制度,严肃财务管理
严格财务管理是社团组织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取信于全体会员和捐资宗亲的有效方法。总会成立以来,建立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由常务副会长集体对总会财务收支实行全程审计监督;二是在银行开立对公账户,所有资金收入支出均通过银行账户核算;三是聘请专业会计、出纳管理财务,实行双线控制,互相制约;四是在日常财务管理过程,每笔开支实行两人以上签字审批制度,大额开支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五是财务公开,每年财务收支明细,在《中华蒋氏》会刊和官方网站中公布,并用喷绘布公布在蒋氏祖庙内。还有接受团体会费和个人会费,总会租用办公室开支明细表详细登载在《中华蒋氏》会刊第四期,请各位代表审查。
五、加强总会自身建设,促进联谊健康发展
总会领导班子建设,事关宗亲联谊发展方向,八年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秘书处工作人员严格管理。公布了各省市分会组成人员名单。今年换届选举,最后确定的名单将及时公布。总会还设立了祭祀部、传承部、功德部、族史部、后勤部、财务部、秘书处等内设机构,由总会常务副会长兼部门负责人分工合作,各负其责。总会班子受托于700万宗亲,任重道远,他们均是德高望重的宗亲会发起人和组织 者,他们不顾车旅劳顿,自费万里,多次赴会,充分体现了尊祖敬宗,奉献家族的不尽情怀。
第二部分:主要经验和面临的形势
一、宗亲会必须依法依规开展活动
中华蒋氏宗亲联谊会是蒋氏宗亲自愿组织发起的民间社会团体组织,在淮滨县委县政府指导下,经过选举产生。2012年,依托韩国蒋氏宗亲,根据有关法律,在韩国注册成功,名称为“中华蒋氏宗亲联谊会”。2015年我们参照其他姓氏办法又在香港注册“中华蒋氏宗亲联谊会“和”中华蒋氏修谱委员会”。今年,根据广大宗亲的要求,在蒋氏祖根地淮滨县民政局成功注册“蒋氏宗亲联谊总会”,其主管单位是中共淮滨县委统战部,我们在国内取得了合法地位。根据宗亲会章程,总会可以审批内设机构,各省市区分会可以作为总会的内设机构开展活动,也可以在各省市区争取注册。同时,宗亲会开展大型活动要在当地公安机关备案。我们编修《中华蒋氏总谱》在中国文史出版社办理了书号登记,将成为公开发行的合法出版的历史存书。
二、宗亲会工作必须制度化管理:
中华蒋氏宗亲联谊会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一是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二是常务会议事,民主集中制;三是规范活动,季度会商制;四是财务管理,公开透明制;五是组织机构,选举罢免制。
三、必须牢固树立入会为公、服务宗亲的理念
当前面临的形式和问题。一是全国除青海以外的省市,基本已发动,但是还有西部、北方的省市区还尚未建立宗亲会组织,发动不够广泛、措施不够得力。二是修祠、修陵、修谱积极性普遍高涨,但是姓氏文化研究成果尚不明显。三是一部分高层领导干部、著名蒋氏企业家、蒋氏名人积极参加活动,但是发动不够,参与不多。四是以会促商、以商养会的模式正在形成,但是成功经验效果不明显,有些宗亲会组织经费困难,财务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五是宣传发动逐步深入,但规范管理措施不力,如微信群众多,但规范管理措施不力,有人利用微信群进行人身攻击、造谣惑众、干扰宗亲会工作。
第三部分:今后五年的目标和任务
各位宗亲,今后五年,中华蒋氏宗亲联谊会的工作如何开展,目标和任务是什么?我们认为可概况为“四个一”:即打造一个平台、建好一座祖庙、编修一部总谱、摄制一台历史剧。
一、打造一个平台
把中华蒋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成全球蒋氏宗亲文化交流的平台。要在加强总会组织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各省市县、乡镇村联谊。希望广大宗亲群策群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同时搞好全国和地方蒋氏企业家交流活动。积极开展蒋氏企业家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共享,真正实现蒋氏企业家的大联盟。关于每年清明节淮滨祭祖大典 ,我们采取各省“轮流承办”的办法,今年由湖北分会承办,2017年由广西分会承办,2018年由广东分会承办,2019年由重庆分会承办,2020年由贵州分会承办,依次类推。
二、建好一座祖庙
继续完善蒋氏祖庙后续工程建设,一是蒋氏祖庙大厅内伯龄公像左侧安放蒋横及“九侯”灵位塑像共十樽。二是在蒋氏文化园中轴大道两侧安放12生肖石像。三是在文化园两边围墙内修建各省市分会展示大厅,摆放蒋氏名人字画,谱书、杂志、彩旗等,四是中轴大道与各省展厅中间修建两条文化长廊,陆续树立捐款人功德碑,安装二十四孝图壁画。努力把蒋氏文化园建成全世界700万蒋氏宗亲心中的圣地,建成淮滨县优秀文化旅游景点。
三、出版一部总谱
《中华蒋氏总谱》启动仪后,为保证质量编修好《中华蒋氏总谱》,将聘请部分国内姓氏专家参与。修编工作分为:编辑组、考察组、资料组、综合组。总谱的大纲章节初步确定,总会决定用一年的时间拿出初稿,征求各地宗亲意见后付印,目前总谱书刊号已通过中国文史出版社注册,力争五年内对外公开出版发行。同时希望各省市分会向四川、福建、江苏、重庆、贵州等省学习,编好省通谱。向四川蒋远举老先生学习,几十年如一日,编好四川通谱以后,又参与编写全国总谱。我们号召全国各地抓紧编印地方支谱,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四、摄制一台历史剧
总会决定摄制一部八集大型历史人文记录片《中华蒋氏》,记叙三千年来中华蒋氏的发展史、奋斗史,激励蒋氏后人,效法先贤,为民族昌盛,国家建设敬献才智。目前聘请了专业影视公司,解说词已经写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了许多资料,近期可以开机拍摄。
各位宗亲,中华蒋氏宗亲联谊会成立以来,已经走过八年的历程,再次感谢各位宗亲一如既往的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为了今后宗亲联谊的持续发展,我们要加大组织建设力度,加强舆论的宣传力度,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力度。加大奖励惩戒工作力度,加大以会促商、以商养会力度。天下蒋氏一家亲,蒋氏祖根在淮滨,共同的血缘、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责任、共同的期盼,把我们紧紧地联在一起,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为蒋氏传承文化的繁荣振兴,为蒋氏家族事业的兴旺发达,为蒋氏家族后代的红红火火,为创造灿烂的明天而共同努力奋斗吧!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