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阳平隆社《沈氏族谱》
开本:线装十六开大阔本
页数:134筒子页
排版印务:中原鉴志谱编印中心
纸张:一级宣纸
序言
家之有谱,犹如国之有史,家国同源,福泽绵长。平陆沈氏,于大明万历年间迁徙至此德义故里,仁圣之乡,迄今已有四百余年。一世祖沈治、二世祖良鹏、三世祖志俭一系为其主流,另有沈氏前支、东支、高墙支、大陶支、黄山支、夏戴魏家平支等各系。远世历代祖先名讳已无从详察,仅留有家堂、谱碑可供考据;文革年间,谱碑家堂损毁殆尽,谱牒资料散失亡佚,人不能知其世系,家无法溯其源流。近世国家动荡,吾族之人远上东北、台湾,近赴临市各县,脉系混乱,亲疏难辨。登门访查,千头万绪,资料考订,浩如烟海,家谱之事,久拖无成。
新世纪后,幸赖需平公不辞辛劳,牵头续修家谱之事。众人皆知此工程浩繁,茫然无序,家堂毁弃,考据艰难;况当今时代瞬息万变,记忆传承旦夕消散,复难再得,因而时益局促,心愈焦急。需平公食不甘味,心有惶惶,修谱重任多遇阻隔,数次中断,期间常有族人狐疑,以为劳而无功、宜早黜之。自古风凉话易,承责事难。然今日不为,何日可为?吾辈难做,后人谁做?每思及此,如有先人殷殷期待、后人切切企盼,若因艰难而畏葸、因失修而弃置,则终究于祖有愧、于己有憾,更无法交代后世子孙。故而编委会全体成员齐心协力,排除万难而考订残谱,兼用碑文、县志、口述记忆互作参照、交相印证,倾其全力以保家谱之详尽真实,夙兴夜寐,不敢稍怠,纵如大海捞针,亦必锲而不舍。
修谱期间,拜阅先人事绩,常常赞叹,时时感慨。吾族先辈有忧心国家者,有事亲至孝者,有乐善好施者,有发奋进取者,更有系仁、孝、勤、俭美德于一身者,读书经世、修身齐家,德惠乡里、声名远扬。此皆吾族荣耀,亦应流芳百代,不可失传于后人。《重修开元寺碑记》只言片语之间,见先人之事迹、仰先人之遗德,仿佛时空相接,音容皆在眼前。每每念及先人曾置耕牛、安乡里,聚土围、击捻匪,无求一己之私利,乃为众人之安康,敦亲睦族而保国安民,勤朴于己而厚待于人,则更感重修家谱之使命难违,铁肩担责,无可推卸。
修谱至一五年时,编委会曾邀我祖父需普公作序,公欣然应允并构思撰写,奈何未及如愿便已天人永隔,殊为遗憾。祖父转托此事于我,嘱我作序以述修谱之宗旨、工程之背景,辨溯昭穆,赓续辈分,阐明承上启下、世代相传之意。今修谱工作进展顺遂,沈家平陆族谱即将刊印,思亲泪流,不胜感伤。然此功德无量之事积数十年之功而终有大成,卸下心中石,拨云见日出,此间扬眉吐气,何其欣慰!人无忘祖,树无失根,林有枝繁叶茂,江有源远流长,亦愿以此族谱告慰先祖、勉励后人。吾沈家人士,皆以仁义立身,诗礼传家;父慈子孝,胸怀四方。谆谆家风,久久为功,念兹在兹,无敢乎忘!后人阅此族谱,宜当自勉:继先辈善德,续祖上荣光!
庚子年十月十七 公元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一日 沈佳宁 敬撰
序言:沈佳宁 代 沈需普作序
概说:沈需平叙述
(沈氏族谱装订细节处展示)
主编:沈需平,副主编:沈世珏
总务:沈需毅,沈学德
顾问:沈世粉,编辑:沈佳宁
编委会成员:沈世民,沈连印,沈传举,沈世生,沈世利,沈世雪,沈世海,沈世渠,沈世远,沈传义,沈忠玉,沈世伟,沈世辰,沈世富,沈世法,沈传华,沈广顺,沈广全,沈广明,沈传荣,沈大专,沈传明,沈传运,沈需胜,沈传虎,沈运洪,沈政,沈学春,沈传鹏,沈世春,沈洪喜。
(沈氏族谱拉页展示)
(沈氏族谱世系展示)
沈家平陆社续修家谱之事,从八十年代后始有族人倡议。数十年来,附近村社姓氏均有续修完成之消息,我族人更感时不我待,可惜手头几无任何可参照资料,可信存世之物过少,老一辈熟悉家族历史的有心人逐渐过世,本村的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不少人已在外落户长住,父子兄弟分居,常年聚少离多,有的甚至互无来往。这种形势给我们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也给我们出了一个如考古一样的难题。我们反复与族人商议,群策群力,收集资料,查访诸多分支的口述、记载、老家堂、林墓碑及老人回忆,几乎动用了一切可资家谱修定的事物。
经考证,平陆人系明朝万历年间自山西移民至此,经山西洪桐大槐树集结,迁徙至宁阳县平陆社,亲兄弟不得同住一村,同来者有樊姓、胡姓、张姓、徐姓、李姓、杨姓、肖姓等。自此,山西的同乡成为了平陆社的同村人。数百年来,我们的祖辈经历了从贫弱到富强的发展变迁,人口、地亩、资产均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沈姓人丁兴旺,积累数世之功,财富与文化均在百年间有了飞速发展壮大。据《重修开元寺碑》记载,乾隆四年至三十四年间,我们的祖辈曾牵头重修了始立于元明时期的开元寺,碑记中载有我族第四代沈久锡、沈九经兄弟为总会首的善行义举。该碑现仍存于旧开元寺院内,在这次修谱的过程中,我们也整理出了碑记的全文随谱刊印,这是我族人宝贵的历史文献与实物证据。
老林之中,曾有明代碑文四五座,其址现于沈平社区楼前,较为矮小;并有老谱碑两座,惜已风化,字迹不清;功名大令碑一座,疑为临清或清丰县令碑。谱碑中载有始祖沈治、二世祖良棚、良栋、良材、三世祖志俭、志让、志亮等名讳,系现代沈家人口之祖辈,现碑石于公元一九六九年修村后水机井时用作石料而埋入井内,井在今人需杰院墙南面。据载,志字辈谱碑记有十几位叔伯兄弟之名,由于年代跨度较大、人口不断繁衍,沈姓由此有所分支,即所谓“大老林”、“二老林”。志字辈志俭、志让、志亮老太爷为老三支,九字辈九魁、九经、九德、九锡为后老四支。九字辈分出的二老林即今之果园所在地,故而二老林里有老四支之坟茔;后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了西南林、东林(今耿平庄东)、黄山林、东南林。沈志让之林墓在原老林偏西南,现已安排为新房住户,沈志亮之林墓在原老林之东,其余沈氏各分支林墓已不明。续谱之功业难与故人坟茔之考据相分离,实有承前启后之意,也是为后人清晰知晓各分支源流着想。改革开放后,村西老林中安排了几户外姓入葬,亦有村民在自家责任田之风水宝地中安葬故人,地中再无类似古代的林碑大墓,然而人有生死,追思先贤,沈家平陆社续修家谱之事,从八十年代后始有族人倡议。数十年来,附近村社姓氏均有续修完成之消息,我族人更感时不我待,可惜手头几无任何可参照资料,可信存世之物过少,老一辈熟悉家族历史的有心人逐渐过世,本村的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不少人已在外落户长住,父子兄弟分居,常年聚少离多,有的甚至互无来往。这种形势给我们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也给我们出了一个如考古一样的难题。我们反复与族人商议,群策群力,收集资料,查访诸多分支的口述、记载、老家堂、林墓碑及老人回忆,几乎动用了一切可资家谱修定的事物。
经考证,平陆人系明朝万历年间自山西移民至此,经山西洪桐大槐树集结,迁徙至宁阳县平陆社,亲兄弟不得同住一村,同来者有樊姓、胡姓、张姓、徐姓、李姓、杨姓、肖姓等。自此,山西的同乡成为了平陆社的同村人。数百年来,我们的祖辈经历了从贫弱到富强的发展变迁,人口、地亩、资产均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沈姓人丁兴旺,积累数世之功,财富与文化均在百年间有了飞速发展壮大。据《重修开元寺碑》记载,乾隆四年至三十四年间,我们的祖辈曾牵头重修了始立于元明时期的开元寺,碑记中载有我族第四代沈久锡、沈九经兄弟为总会首的善行义举。该碑现仍存于旧开元寺院内,在这次修谱的过程中,我们也整理出了碑记的全文随谱刊印,这是我族人宝贵的历史文献与实物证据。
老林之中,曾有明代碑文四五座,其址现于沈平社区楼前,较为矮小;并有老谱碑两座,惜已风化,字迹不清;功名大令碑一座,疑为临清或清丰县令碑。谱碑中载有始祖沈治、二世祖良棚、良栋、良材、三世祖志俭、志让、志亮等名讳,系现代沈家人口之祖辈,现碑石于公元一九六九年修村后水机井时用作石料而埋入井内,井在今人需杰院墙南面。据载,志字辈谱碑记有十几位叔伯兄弟之名,由于年代跨度较大、人口不断繁衍,沈姓由此有所分支,即所谓“大老林”、“二老林”。志字辈志俭、志让、志亮老太爷为老三支,九字辈九魁、九经、九德、九锡为后老四支。九字辈分出的二老林即今之果园所在地,故而二老林里有老四支之坟茔;后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了西南林、东林(今耿平庄东)、黄山林、东南林。沈志让之林墓在原老林偏西南,现已安排为新房住户,沈志亮之林墓在原老林之东,其余沈氏各分支林墓已不明。续谱之功业难与故人坟茔之考据相分离,实有承前启后之意,也是为后人清晰知晓各分支源流着想。改革开放后,村西老林中安排了几户外姓入葬,亦有村民在自家责任田之风水宝地中安葬故人,地中再无类似古代的林碑大墓,然而人有生死,追思先贤,位,受到长期扶持,并有代表出席过华东局代表大会。我们奔赴各地的人才也皆是品行与口碑俱佳,不乏领导干部、部门负责、先进工作者和模范带头人,这与我们沈家祖辈流传下来的宝贵家风是离不开的。
老三支中,九魁长支现人口较少,但人才辈出;九德三支现人口较多,也是人才济济,并有一支迁往周楼新庄;九锡四支人口最多,系原重修开元寺总会首之嫡传后人,有兴字辈兴伊公迁往陶平村,后人兴旺。沈家夏代支是主支始祖沈治之弟沈河的后人,据回忆可知,该支后人曾到沈家平老林每年参与祭祖,正月十五上灯火、烟花、礼炮,清明时节尊礼叩拜,后期从老林分过林产柏树,因年代久远,迁徙后辈分自行安定,故其行辈无法详尽核对。大陶平及魏家平八大荒(金灵庄)系从夏代村迁徙而来,并有一碑为证,首迁陶家平而后又迁魏家平,以西官路(原称为西大路,即肥城至宁阳大路)路东为长支陶家平,二支为魏家平。夏代修谱数年前已完成,嘱托我们此次汇编入本谱,并有行辈碑文为据。黄山支系大陶平支后人投亲至黄山居住,这两支人丁兴旺,前程光明无限。高墙支系由十三世孙沈传运送来名单底册,本支系由沈家平迁出,资料相对匮乏,推测其应为老二支后人,因恐错编,凡存疑者,出于尊重严谨之考虑,皆以问号暂代先人名讳,有待将来的后人考证。
民国时期,化南公曾收集族人资料、尝试编纂家谱,遗憾时局动荡,终究未能完成,今本县志汇释中详载的先人传记,即来自于当时这些宝贵的资料。感念先人悉心保存沈家平历代人物事迹,我们今天的资料汇集工作也是对他们最大的告慰。这次续修工程带有鲜明而强烈的抢救性质,可以说是千头万绪、旷日持久。经历了几十年资料的收集、整理、核对、编排,名单除族人自行填报,也采用考据史料、走访老人、亲友交互证实的方式,慎之又慎,最终方敢编订成册,并又经过数轮验证核实,深恐虽细心万分却仍有纰漏失误。
此次编纂难度与时间跨度极大的工作之所以有实质性的进展,也得益于踊跃参与的族人们,我们编委会至为感谢!如老二支第十二世孙世粉,记忆力极强,追溯先人事迹如数家珍,为此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诸多支撑。修家谱这种公益性的事业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却也有不少族人不予配合,坚称家谱无用、亲缘虚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编委会的成员不得不东奔西走,尤其是需毅及妻束秀兰前后奔走,不辞辛劳,不计得失,多方不厌其烦地耐心查访核对,甚至自己出资来替很多经济有困难的族人垫付费用,核准率也极高,受到族人交口称赞。这次新修族谱得以付印,特别得益于十三代孙佳宁的帮助。现如今有热忱的青年未必有技术,有技术的又未必有时间,多年来他一直关注修谱工作的进展并竭尽所能地提供帮助。他如今是上海交大的法学博士,在面临着毕业与就业双重压力的情况下牺牲个人时间多次专程从外地赶回,将数百年来的数千人名逐一录入电脑,不厌其烦地比对调整,求购县志并做译文,将开元寺碑文逐字誊录并寻找和联络合适的排印渠道,节省下大量的时间与资金成本。
这次抢救性的续修工作至为艰辛,也并不是开展这一工作的最佳时间,我们面临着时代更替变迁、人口大量流动、亲缘越来越冷漠的前景,大家均认为这次续修工作极有可能是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想到这里,既感悲凉,又更令我们感到时不我待——前辈老人历尽艰险,也曾留下光辉事迹与传世美德,难道最后连个名讳也难以流传下来吗?难道真的要让我们的后人连自己的祖系源流都考据不到吗?难道我们的平陆社历经明清至今数百年能人辈出,最后连沈家自己的公众事业也办不成吗?我们顶着不被理解的压力,受着募集资金的质疑,一直坚持。资金方面,我们按现有族人每人十元的标准一视同仁地收取,并接收到热心族人捐助的款项两万余元。传统社会有公产林地的收入可资运用,可如今我们只能依靠众筹,实属填补成本的无奈之举。我们编委会收集到的款项有着严格的账目,确保专款专用、节省使用、分工负责,并在工作结束时公布账目,确保收支清楚,保证对得起先祖及后代的诚实名声。为铭记和感谢支持此次修谱事业的捐款者,我们也专门做了名录整理,并辅之以照片、简历等等,以示纪念。
编修家谱并非出于一人意愿,需要阖族献策出力,甚至需要后来人继续贡献力量。我村现在仍有埋于地下的残碑遗迹,老四支谱碑及各老林谱碑还有待重见天日,这些新资料或能弥补目前存疑的内容,我们寄希望于后人发掘保留,做出补充。若后人见此资料或碑文而知珍惜,则不胜欣慰;希冀后来人能为家谱的完善继续努力。尊重他人的付出,也是让他人尊重自己的根本。这次刊印的全谱仍有未能完整编录的外出人口姓名,实属无力之无奈,我们不得不对此表示遗憾,也殷切地期待能有后人组织起力量,在未来续修时继续订正,我们在此预先深表感激!此外,还有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就目前极力考察的结果而言,我们尚未发现过完整的阖族家谱,仅有各老林谱碑、家堂、户主称谓的间接资料,我们穷尽了几乎一切能够考察的细节,仍难免力有未逮,还有待后人贤者继续考察。尽管多番努力,因记录水平有限,表达能力欠缺,若有纰漏之处,还望族人原谅,有所欠缺之处,也望批评指正,我们一定虚心接受。
修谱续辈是祖宗留下的重要规矩,我们这次趁着修谱也给出了新十六辈的添续辈分:福至嘉运,承德弘光,继仁铭誉,敏瑞永芳。其涵义为:子孙的福寿康宁不仅是承蒙运气,更是因为承继了先祖的高尚品德与诗礼家风,后来之人应牢记使命、奋发进取,珍视荣誉、万世流芳!其寓意为:沈氏家族承上启下、世代相传,繁荣昌盛、万代兴隆,自强不息、平安康泰,以此为后人寄予我们最真诚的祝福与期望。同时,我们也附上了各支行辈的对比表,以免出现命名犯祖的现象,还望族人尊之守之。
需平 主笔
编委会全体成员 恭撰
(沈氏族谱彩页展示)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