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钱氏续修佑啟谱·兰川(洪家)八修支谱



吴越钱氏续修佑啟宗谱封面

吴越钱氏续修佑啟宗谱》兰川(洪家)八修支谱编纂理事会编

开本:889×1192  1/16

印张:33.5

印张字数:63万

印数:220册

二0二一年十月 第一次印刷

百字派隐现式寓意:先祖功德,百世流芳

兰川村居远景寓意:慎终追远,绍续永存

硬板纸质套封寓意:厚重弥久,垂裕后昆

底色棕黄庄重寓意:敬祖睦族,忠孝传家

吴越钱氏续修佑啟宗谱书脊

(吴越钱氏续修佑啟宗谱书脊)

吴越钱氏续修佑啟宗谱封底

(吴越钱氏续修佑啟宗谱封底)

序文

树木重乎根,水发乎源,人本乎祖。

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三者结合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国务院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指出: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教育、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庭世系人物为中心内容的家史典籍。我国最早的谱籍是《世本》。《世本》是中国古代史官记录黄帝至春秋帝王公侯卿大夫的系谧名号。有帝王《谱》、《诸侯谱》、《卿大夫谱》、《氏姓谱》等。《氏姓谱》则记有一百九十四个姓氏世系。到了秦代,很多御学者从事谱书的撰述,《谱学》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到了唐代谱书多为官修,由朝廷组织人力编纂,收姓二百九十三个,计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后又增加至二千二百八十七家。当时入谱条件森严,凡升官五品方可入谱。唐太宗、武后曾修订《氏族志》。

五代以后,谱学渐衰,这与战事频繁有关,俗称“盛世修谱”,是也。明、清时期,谱牒修纂已逐渐由官修转为民修。民国时期,有产者及有文化阶层,广为竞相修纂家谱。据上海市图书馆谱牒部统计,该馆收藏中国家谱原件达一万多种,十万多册。共有329个姓氏,遍及22个省市地区。钱氏家谱收藏有243部。全国汉族姓氏约3600多个。建国后,由于历史原因,家谱被认为是封建糟粕,在各种政治运动中,被毁殆尽。改革开放后,中央文化部十分重视家谱之收集与传播,组织了专门机构编撰《中国家谱总目》,以利海内外中华民族传统谱牒文化之弘扬,藉此增进海内外中华民族之团结。在全国各地图书馆,专门设立谱牒管理部门,并协助查阅,收到很好的效果。2011年5月10日,台湾著名“三钱”(台湾原财政部钱纯、台湾科学院院士钱煦、台湾原外交部长钱复三兄弟),听美籍华人诺贝尔化学奖荣获者钱永健转告杭州钱王祠犹存,而且保管得很好。“三钱”十分感动,决定回乡(杭州故里)“认祖归宗”。“三钱”此举得到浙江省杭州市有关方面的支持以及杭州钱缪研究会协助操办,使这次“认祖归宗”之行取得圆满的结果,并产生举世瞩目的影响。也印证了家族与家谱,处理得当,将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家谱》是海外华裔和侨胞最有效最珍贵的“祖籍证书”;叶落归根,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最后的愿望。

五代十国吴越国王钱缪十分重视钱氏家族谱牒编纂。后梁干化五年(公元915年)八月十八日,钱镠亲自主持编纂《钱氏大宗谱》,并为之撰“序文”。序曰:古贤垂训。先哲修身。莫大于上承袗之泽。下广子孙之传。是故尧舜之理化天下。其先则曰敦睦九族。然后平章百姓。协和邦。…钱镠亲自制订钱氏世系,家传世谱。起自少典,少典生黄帝。黄帝生意昌。意昌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老童。老童生重黎。重黎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篯铿。篯铿仕夏商,封彭城伯。篯铿生五十四子,第二十八子孚公,为周文王师,拜官泉府上士。古代“泉”“钱”通用,泉府上士即管理钱财的最高官吏。因官为姓,将“篯”字去竹字头,取“钱”为姓,曰:钱孚,为定姓之祖。得姓至今凡三千一百年历史。“钱”姓是吾中华民族最古老姓氏之一。镠根据家传世谱之记载,尊少典氏为钱氏一世祖。黄帝轩辕氏为二世祖。彭城伯篯铿为十世祖(人称彭祖)。钱孚上士为十一世祖。至建平中,西汉谏议大夫,五十二世钱林,因不满王莽专政,于建平五年弃官自徐州下邳渡江隐居江南长兴平望乡陂门里梓山之东开族定居。是为过江之祖。五十九世钱让,生于东汉永初四年,历任徐、兖二州刺史,江东都督,授富春侯。钱镠曾誉让公为江东支钱氏第一世祖。至七十四世钱孝憬,工于诗歌,书通八体,年十六以门荫授富尉。时值大唐创业,天下进贤之时,止足不肯上任做官。独爱临安土厚水清,迁徙临安茅山之下,故号茅山之祖。至八十世钱宽,守谦和于乡里,以农为生。生子五人。长子就是钱镠。自一世至八十世祖因年代久远,统称“钱氏远祖”。钱镠编纂之《钱氏大宗谱》为吾吴越钱氏第一谱。

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八月十五日,约百年后,吴越钱氏四世祖钱惟演再编纂吴越《钱氏庆系谱》。庆系谱尊奉吴越国王钱镠为“吴越钱氏一世祖”。自吴越钱氏一世祖起,称谓“钱氏近祖”。第一任国王钱镠,字具美,乳名婆留。在位四十一年,谥号武肃,人称武肃王。子三十一人,养子十人。分封吴越各地,协理朝政。二世祖:第二任国王钱元瓘,在位十年,谥号文穆,人称文穆王。生子十人,养子九人,亦分封各地,协理朝政。三世祖:第三任国王钱弘佐,在位七年,谥号忠献王,人称忠献王。生子十二人,亦分封各地,协理朝政。三世祖,第四任国王钱弘倧,在位七个月,谥号忠逊,人称忠逊王。生子十二人,分封各地,协理朝政。三世祖,第五任国王钱弘俶,在位三十一年,生子九人,亦分封各地,散在四方。弘佐是元瓘第三子,弘俶是元瓘第四子,均系兄弟关系,故均属吴越钱氏第三世祖。故人称吴越国“三世五王”。钱镠为安国兴邦,贯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制订“保境安民”国策。外交上,尊中原(国)称臣纳贡,与邻国和睦相处;政治上,内敦恭俭,外正刑赏,礼贤下士,广罗人才。特别维护中原一统,不搞分裂;经济上,大兴水利,发展农桑,奖励垦荒,发展手工业与海运贸易。五代吴越政权,在钱氏三世五王八十六年治理下,吴越富甲东南,风物殷庶,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百年不见兵革。钱王的历史功绩,得到历代名人,诸如范仲淹、欧阳修、米芾、苏轼、韩世忠、岳飞、王十朋、朱熹、魏了翁、唐寅、文征明等的肯定和赞誉。南宋理宗皇帝赵昀(公元1224-1264年在位)勅赞武肃王曰:“威振华夷,功揭天地。一代英雄,千载庙祀。有像斯存,凛然生气”。钱镠是吴越钱氏家族最受尊敬的祖先。

宋兴。钱镠之孙--钱弘俶遵循祖训:凡中国之君,虽异姓,宜善事之。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也。同时,听从佛教德诏国师之劝导,钱弘俶权衡大局,决定“纳土归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和平统一的先例。史学界评论:不杀一人,两国得到和平统一,在中国古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只有吴越钱氏政权做得到。上海复旦大学著名史学教授顾晓鸣认为:钱镠的历史,是国家统一的历史。因为国家统一是时代的需要。建议钱氏应以此打造钱镠形象,珍惜老百姓的生命以及吴越已形成的小康经济局面免遭破坏。充分表现了吴越钱王祖孙都是爱国主义者,具有很高的爱国爱民理念。吴越钱氏三世祖钱弘俶为相助北宋赵匡胤和继位的赵炅(光义)的中原统一大业,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应宋太祖赵匡胤之请,于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钱弘俶亲率将校师旅五万,攻克南唐领地江阴、宜兴、常州等重镇,削弱南唐军力。开宝八年,又遣将率兵配合宋军攻克金陵,南唐后主李煜降。第二件事,是最关键大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弘假权衡大局,决定“纳土归宋”。吴越国富兵强,训练有素的十万大军屯成边疆,并不害怕入侵之敌。但钱弘俶考虑战争会带来黎民百姓生灵涂炭,家破人亡。数十年的水利建设和农桑发展,将在战争中毁于一旦。同时也为保护庞大的家族生存和前途着想。钱弘纳土归朝后,改封为淮海国王,王弟弘仪、弘信封为观察使。王子惟治、惟浚封为节度使。又授王子及钱王部下将校,赐宰相而下拜官者2500人。雍熙元年,进封钱王为汉南国王,二年十一月授王子九人官爵。除七子惟溍随父钱弘俶挂职支俸外,其余王子全部入朝封官。年幼者,暂时封予虚职。其中第四子钱惟演幼有俊才,入翰林,历任工刑、兵侍郎、兵部尚书、检校太守等高职。其子孙繁衍最盛。目前大江南北各地钱姓,大部分都是他的后代。雍熙四年再封钱王为许王。端拱元年二月进封为邓王,七月钱王不康,太宗闻讯遣中使医官,屡赐汤药,八月二十四日夜四鼓,钱王卒于南阳,享寿六十。太宗闻讣,废朝七日,追封秦国王,谥号忠懿。命大臣以下俱素服送三十里。葬河南洛阳贤相里陶公原。

上面所述历史来自《宋史》卷四百八十,列传第二百三十九页。笔者认为,了解历史,应以“正史”为准。对“野史”(私人编撰的史书)不可听信。钱弘俶“纳土归宋”后,吴越这块当时已形成小康局面,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生产,没有遭遇争的破坏。吴越文化、佛教、寺庙、艺术等人文资源及手工业、农桑等生产在两宋(北宋、南宋)三百多年中又顺利得到持续发展。促使中原政治、经济重心南移。中华民族的兴旺富强与国家的统一息息相关。今天,钱氏家族兴旺发达,人们恭维钱氏家族是“忠孝之家”,“教育之家”、“科技之家”“院士之家”…这与祖王的《八训》、《遗训》、《钱氏家训》有很大关系。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祖训的精神实质。团结一致,为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富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钱姓人口及钱氏组织概况。

据2020年国家人口调查统计,“钱姓,在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89位,人口约28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2%。从明朝至今600年间,钱姓人口由53万增到280万,达5倍多,但钱姓人口的增加速度远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钱姓人口增加率是呈A形的态势。钱姓中60%人口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和上海五个地区。2020年统计,上海市钱姓人口有十五万人,列上海市户籍人口第22位,说明上海市钱姓人口比例较高。

海外华裔钱姓也不少,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国,有吴越钱氏3000多人,分布东马:美里、民都鲁、诗巫、泗里街、古晋等城市,成立“沙拉越彭城钱氏公会”,下设六个分会,有会员500多人,每年轮流举行一次联谊集会。领导人是钱程幌、钱本统等。1972年、2000年、2008年三次修撰《沙捞越彭城钱氏家谱》。清末民初,福建山多田少,人口剧增,没有耕田无法生存。而在南洋砂拉越州有肥沃的原始森林和荒地等待开垦,遂集体漂洋过海去开发。经四、五代人的艰苦努力创业,大部分已成小康或富裕家庭。为移民国外不忘本,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自己同属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因而,组织钱氏公会修家谱,加强华人之团结,互助进取。在美国定居的吴越钱氏也不少,有钱致榕、钱晔、钱立方、钱唐等等,大多在教育界担任教学工作。钱致榕博士担任美国霍普斯金大学教授,兼世界中华家谱协会顾问,对中华家谱研究有很深造诣。

杭州临安县“钱镠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5月15日。临安是祖王钱镠的出生地和归葬地;临安是“武肃王故里”。1988年,临安市(现在是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修志办公室主任钱仲书邀本人帮助研钱镠之历史功绩,以便载入志书。同年,本人又设计(征询函>寄往全国各地钱姓知名人士百余封,用来提高钱王陵园的知名度与联系往来。在临安县委书记管竹苗同志的直接关怀下,由县委文史委牵头组建“临安钱镠研究会”,县委书记管竹苗同志担任会长,本人及河南钱大方等多人担任副会长。

《流光谱》和“百字派”与外界之关系。吴越钱氏家族各大支脉不下百余支,按流光谱百字派取名修谱者有浙江淳安钱氏,隐之公后裔一支。还有安徽歙县钱氏,桐城、枞阳、仪山钱氏,安庆、怀宁钱氏,无为钱氏等。近日应邀出席湖北《黄梅钱氏宗谱》圆谱庆典,发现黄梅钱氏修谱亦采用“百字派”,则感到新奇。例如黄梅支道隆户(钱振兴分支),自清干隆九年(公元1744年)采用至今,历十三代达268年之久。凡安徽省钱氏比较集中地区,大部分是淳安隐之公后裔“二侯六派”(惠显侯子二、惠济侯子四)子孙繁衍地。同谱共贯,一脈相承,按传统习惯,采用“百字派”取名修谱。意外的是:湖北黄梅钱氏先祖是吴越钱氏九世祖符公长子扬祖公之后,兄弟分道扬镳,数百年后,湖北黄梅钱氏也步后尘,采用“百字派”修谱。不是安徽钱氏较集中之地,都用百字派,也有例外。如安徽广德山北乡钱氏,根在江苏溧阳,是吴越钱氏九世祖符公第四子昌祖公后代。同地(安徽),不同支。

首修《吴越钱氏流光宗谱》与钱惟演编纂的《庆系谱》相隔249年。然其血统一脈相承。与庆系谱对照,不淆不乱,次序井然。笔者赞同:吴越钱氏再修谱排辈份、记世系,一律遵照吴越钱氏统一的世系图表,共同尊钱镠为“吴越钱氏一世祖”引脉系而下,循序辈字号,能用“百字派”更好,因为“百字派”最具科学性,一个字代表一个辈份,百世不紊。为后代修谱带来方便。

《吴越钱氏流光宗谱》初修至今已745年历史,上承《大宗谱》,维《庆系谱》,下系隐之公“二侯六派”后裔。年代悠久,子孙繁多,迁徙频繁,需理清区别主次先后实在不易。与淳安钱氏先祖有关联之各地《宗谱》达二十三部之多,如浦兰、浦阳、淳东、金华文安、琼、兰溪,桐城藥岭、怀宁、枞阳、歙县、寿县寿阳、和县等等。淳安兰川钱氏裔孙钱四放先生,不畏艰难,千方百计寻找资料,为弘扬吴越谱牒文化,为淳安兰川钱氏宗谱八十多年未修完成续修任务作出巨大贡献。可敬!可佩!

先贤云间沈麟先生曾说:“序为世家,载在谱首,使其子孙一开卷,则详如指掌。且俾其苗裔皆兴起尊祖敬宗之道焉。”按尊长贤达教诲,效仿将吴越钱氏基本情况,择要概述介绍。以达尊祖敬宗之目的。是为序。

吴越钱氏卅四世裔孙上海 镇国 敬撰

二0二一年六月十六日

注:钱镇国宗长历任临安钱镠研究会副会长,上海钱镠研究会会长,荣誉会长。兼杭州、温州、金华、广东、湖北、山东、溧阳钱镠研究会顾问。

吴越钱氏续修佑啟宗谱世系图1

吴越钱氏续修佑啟宗谱世系图2

吴越钱氏续修佑啟宗谱世系)

《吴越钱氏续修佑啟谱·兰川(洪家)八修支谱》谱例

(一)本谱继往开来

1,敬承《大宗谱》远祖世系,自少典发祥至八十世宽公。

2,维《七修流光宗谱》近祖世系,自武肃王一世祖至当代钱王后商。

3,继承历代修谱家风,敬录先祖功德及宗族的文献资料,补充现代最新“研究成果”。

4,因时代变迁,老谱格式不适应现代和后人恭读,故采用现代规范文字的白话文横排版式及公元纪年记载(特殊文献数据保留原貌)。

5,因“计划生育”而出现“独生子女”的特殊情况,故开“男女同谱”之先河,承钱姓的兰川后裔均可入本宗谱(包括原先出继的、后来招亲的、领养的)

6.《七修》后的兰川后裔,均可入本谱(包括另立支谱的)。外迁的尽早联络,登记准确无误(招亲的可以承接世系,但需注明来处:出嫁的需注明其夫姓名及地址:子女承钱姓的仍续世系,他姓者只录姓名)。

吴越钱氏续修佑啟宗谱彩页

吴越钱氏续修佑啟宗谱彩页)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