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瑞
胡窑位于宁陵县城东南五公里清水河南岸。
大清乾隆年间(1790年),我胡氏十五世祖金公自县城南十公里胡庄迁居于此,距今已有二百三十余年历史。
我村现有族人270人,四十余户。耕地230余亩、非耕地30亩、梨行25亩。
村内现有混凝土东西街两条,中间一条混凝土街道贯穿南北。
我胡氏先祖自古忠孝传家,勤奋努力,艰苦创业,熟谙发家致富之道。早在150年前,我二门先祖于村庄四周历经数年栽植梨树25亩,悉心管理,所结酥梨品质优良,远近闻名。民国时期,我先人就用手推车销往商丘、开封、亳州等周边省市。1953年,便有上海梨商前来插点采购。合作化后,外贸部门多年在我村设点收购,使我村酥梨走出国门,1973年在当时一个工日只有2角钱的时代,我村一季卖梨收入就达7000多元,我村村民普遍受益。一百多年来,先人们栽植的谢花酥梨惠及了胡家历代子孙。
我村在发展果农的同时,手工副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民国时期就出现了铁匠铺、烧饼店,之后各种条编、席编等手工活更是家家都会。改革开放之后,胡窑人更是大显身手,大小建筑公司、装修公司、电商、超市、农资、棉纺等各行各业、遍布周边,且远及大江南北。尤其是棉花加工大型机械设备的附属设备的加工、制造、安装与维修更是强项,设备销往周边省市并远销新疆、越南。现在村内有加工车间两处,几十村民常年从事此项工作。
“爱国爱家” 是我族之祖训,早在民国军阀混战土匪横行的时代,我村自发修建岗楼一座,防匪防盗,为全体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解放后,我村先后有十一人参加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其中不乏有抗美援朝的英雄、有官至团级的军官。
当今的胡窑族人,恰逢兴隆盛世,在各自的岗位上,人人争先,开拓进取,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努力酿造更甜更美的生活。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