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洪武二年(1396),我先祖兄弟二人奉召自山西太原府洪洞县随大批移民入宁奠基胡庄。
洪武二十四年(1391)黄河桃花汛遭水患。
嘉靖六年(1527)七月,蝗灾稷一空,全年灾荒。
嘉靖十八年(1539)秋,蝗虫伤尽,又降大雨,岁饥。
嘉靖十九年(1540)瘟疫流行。
嘉靖四十年(1561),大霾雨,庄稼尽霉烂变质。
崇祯十三年(1640)春,大饥、人相食,死遍野。
崇祯十四年(1641)瘟疫大流行,有的全家死绝。
清
顺治四年(1647),大雨三月余,平地成河。
顺治十六年(1659),大雨,平地成河,禾稼尽没。
康熙七年(1668),六月二十五日地震。
乾隆五十一年(1786)春夏大旱,赤地千里,民饥相食,十去六七。夏末黄河决口龙门寨,淹没田禾。
嘉庆十八年(1813)黄河决口宋家堂,民众多被溺死。
1810-1820年胡常公入赘后马庄繁衍生息。
同治二年(1863)煌灾。
光绪六年(1880)瘟疫流行。
光绪七年(1881)天大旱,禾苗枯死。
光绪十五年(1889)霍乱大流行,病人急剧死亡,不及医治。
光绪二十四年(1906)夏秋大雨,田禾淹没几尽。
中华民国
民国6年(1917)秋,阴雨连绵,平地积水,禾苗多被淹死。
民国10年(1921)8月,连日降雨,水涝成灾。
民国11年(1922)霍乱大流行。
民国19年(1930)旱灾、蝗灾。
民国23年(1934)大雨成灾。
民国25年(1937)霍乱大流行。
民国31年(1942)农历1月19日,日军进村,村民胡金启、胡崇宽残遭杀害,胡允粱险些遭难。
民国32年(1943),冬大雪,平地积雪三尺。
民国37年(1948)11月5日,刘邓大军由中原战场,向华东战场推进时,途经宁陵,至此胡庄得以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7月上、中旬大雨造涝灾。
1950年始建学校,校址在村中,由马传仁任校长。
1950年土地改革。
1951年3月,胡启宇应征入伍奔赴抗美援朝前线。
1953年8月1-3日,暴雨成灾。
1953年4月11日,霜冻、小麦遭害,但未造成大兼收。
1957年7月10-20日、暴雨成灾。
1957年12月17日-1958年初全县反右斗争展开。
1958年胡庄小学迁往闫庄。
1963年8月26日,暴雨成灾。
1966年复置胡庄小学。
1966年3月8日,刑台地震,本地有强烈震感。
1968年元月大雪,进口被覆盖。
1971年学校由村中迁至村北,建立完小。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群众自觉开展悼念活动。
1976年8月11-18日,连降暴雨440毫米,庄稼受灾。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18日下午群众集中到闫庄大队部举行追悼大会。
1980年秋,推行在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12月,撤销公社,建立乡镇。原程楼人民公社撤销,建立程楼乡人民政府。
1984年,胡庄和闰庄分立村委。
1988年2月,公安部门开始向16岁以上的公民办理居民
身份证。
1990年,三义寨工程挖河。
1989年,胡明欣在宁柘路东侧建一预制厂。
1993年,农历十月初六日,下大雪,平地积雪盈尺。
1994年,胡庄学校由村北迁往西南地宁柘路东和史路口、乔竹园联建三村小学。
1995年春,政府号召在宁柘路两侧栽植苹果树至今未果。
1996年,胡俊友在宁柘路西侧建一面粉加工厂。
1996年,胡庄胡启才首装程控电话。
1995年,建立基督教堂一处。
1996年9月,本衬被联合国WHO组织定为改厕工作试点村。
1998年7月,本村被定为县土地延包试点村,圆满完成延保试点工作任务。
1998年9月9日(农历重阳),本谱创修版在胡庄村中十字大街举行颁谱仪式。当天,全村族人加之来自胡窑、马庄、腰庄、刘庄及从四面八方回村的家人代表,欢聚一起,共叙亲情,并请唢呐班为仪式助兴。拜祖、颁谱等仪程庄严而隆重。从此结束了我族无谱的历史局面,进入了脉系清明、有序发展的新时代。
1999年春季,胡明进在本村创建一幼儿园——盼盼幼儿园。开园招收本村及乔竹园适龄学前儿童50名。这是本村自建国以来第一所私立学校的雏形。
1999年7月,胡庄农电线路改造,实行两网一统价,电价由原来的1.5元/千瓦小时,降至0.75元 /千瓦小时。
1999年10月,胡明杰长子胡俊兵在三村小学后建一酒厂。
2000年11月,全县推行殡葬改革,定于自11月15日起,凡逝者一律火葬。
2000年11月19日,胡允诗妻秦氏病逝(享年94岁),落实火化,首开我村落实殡葬改革之先例。
2000年11月11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胡庄男560人,女523人。
2001年3月,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工作队进村,倡修本村柏油路。4月19日,我村在村中间召开捐资修路大会,当天捐资五万余元。
2001年9月14日(农历七月二十七日),我村柏油路铺设竣工,东西大街前后两条,南北大街两条,共计近两公里。从而结束了出行难的历史。
2002年夏,农村完成费改税工作,夏征以税的形式进行,农业税分两块:正税占年平均收入的7%、副税占正税的20%。本年度我乡征土地税56元/亩。
2002年10月1日,宁柘公路拓宽工程竣工。
2003年3月,胡庄利用扶贫款新打机井12眼,大大缓解了灌溉难的问题。
2003年4月,非典型性肺炎大流行,5月2日,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在村西南角建一隔离区。5月3日,村医胡坤出资金近500元,购过氧乙酸九通为全村消毒,并为村民分发中草药。
2003年6月1日晚23时许,地震,大部分人有震感。
2004年农历闰二月十八——廿二日,胡庄首逢关公庙会。
2005年农历二月十六日——廿三日,第二届关公庙会,邀豫剧团、歌舞团各一台。商贾及娱乐场所齐全。
2005年起免征农业税,国家财政对农民种田给予直接补助12.5元/亩。
2005年春,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生实行“两免一补”,小学生生均80元,初中生生均110元。受益者占学生总数的1/3。
2007年春夏大旱,直至5月31日(农历四月十五)方降中雨,缓解旱情。
2008年正月,村书记胡启才牵头,经村民代表讨论,成立红白理事会,改进红白事风俗。
2009年农历九月廿六日下大雪,平地积雪六寸有余,全国东北部普降大雪,河北尤甚。
2009年,胡庄村室建于村西前街路北。
2011年11月28日(农历十一月初四),中午12:40中雨,电闪雷鸣。
2012年,为改善灌溉条件,对所有机井铺设地埋线、地埋管,总计1万余米,解决了浇地难的问题。
2013年,增修混凝土道路800米。
2014—2016年,市交通局、县扶贫办、县交通局等单位为我村再次增修混凝土道路计5200米。
2014年,盼盼幼儿园迁址大吴庄路口西100米路北。
2016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县扶贫办等单位为我村援建文化广场一处、文化活动室一座、观赏池塘一个,新打机井12眼。
2016年,胡海滨捐资40000元,帮扶胡庄贫困户40户。
2018年,打机井12眼。
2019年,市中级人民法院筹资打造文化一条街(胡庄前街)。
2020年春,胡国亮出资千元购买酒精,为本村抗击新冠病毒做出贡献。
2021年,修祖坟。
重修于二〇一二年的胡庄祖坟
(坐标:115.330439,34.358812)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