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族谱函套盒)
编 曰
战乱灾难度荒年,携妻挑子流内乡。
适此乐土苦拓荒,瓜瓞椒衍承祖汪。
风雨沧桑几百年,遥望明月思故乡。
公元二零一八年,汪氏宗谱十三修。
千里寻亲路漫漫,百年圆梦泪辛酸。
认祖归宗入谱册,重拾乡愁圆故乡。
九十二世裔孙 守池 敬题
(汪氏族谱签条)
追根思源慰祖先
吾祖故乡清江南,思变立志天地间。
跋山为谋子孙福,涉水渴求族兴篇。
沧桑更迭雄鸡唱,五星飘扬盛世显。
根深叶茂人兴旺,龙腾虎跃伏牛山。
九十一世裔孙 石头 敬题
(汪氏族谱封面)
前言
溯本思源,编修族谱,尊祖敬宗,团结宗亲;
弘扬美德,耕读为本,家国情怀,代代相传。
幼闻夏馆汪氏一世先祖魁龙公自江南携妻拖子,一担两筐,迁徙到伏牛山腹地内乡县夏馆镇,繁衍生息,生根散叶,传代十余世。民国期间,先辈曾初修族谱,丝绸绘制(轴子),供族人供奉祭拜。新中国解放前后,社会动荡,人心思变,在破四旧运动中,未能保护好初修族谱,致使初修族谱染色毁损,残缺不全,族人无不追悔莫及!幸有七世公汪高林念念不忘先祖恩德,主持召集汪天光、汪天保、汪石头、汪建中、汪石磙等同族贤达,集思广益,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条件下,尽最大可能考证,历尽艰辛,于1991年编撰二修河南内乡三门汪氏族谱。2017年,夏馆镇吴岗村的汪大国和七里坪乡青山村刘营的汪海定、汪东泽等宗亲通过不懈努力,也编出了二门汪氏族谱。使我内乡汪氏宗亲纲常有序,寻根有源。但因年代久远,世事变迁,条件所限,无法具体考证一世先祖魁龙公来自江南何地,实为憾事。后世不忘前人恩德,敬录七世公汪高林二修序言,以表我辈对参与二修的汪氏族人的崇高敬意。
古者天子有史书,诸侯有列传,大夫有士家,士庶有族谱。名虽不同,其志不异。鸦鹊尚有反哺之意,羊羔尤有跪乳之恩,为人者乃万物之灵,岂无尊祖敬宗之心,追溯祖源,明世排列宗系,亲疏不忘,以利谋亲求戚,不乱纲常。承赖先驱,启迪后世,尊长爱幼,和睦团结。
我满族汪氏为整个华夏的一枝,在这块历史悠久的沃土上繁衍生息,人繁丁众。念吾氏先祖魁龙公自江南迁至内乡,传后十余世,遍布七里坪、夏馆、板场等地。历来以耕读为本,智力谋生,并以德泽文明之道教诲子孙后代。先辈从无奸诈匪盗之徒。据考,四世祖德秀公处世刚果畏人,耕读为本,以近百口之家,欢聚一堂,家政兴隆,远近闻名,乡里传颂至今,实为吾族之骄傲,荣当自豪。
民族团结,则国家强盛;民族分裂,则国家难得安宁。而目睹事实,令人可叹可悲!一家人不识一家人,纲常不论,长幼不分,讲效益我行我素,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欺长胁幼,试问一家人不能和睦相处,怎能与他人互助友爱,同舟共济!我族重伦理,讲文明,同姓犹如手足,随历史前进,顺江水奔流,滔滔后浪推前浪。树以枝叶为圆,人以礼乐为先,望我族子孙后代继前辈光荣传统,今朝更风流,同努力,共德泽,光宗耀祖。愿我族这棵不老寿松更加枝繁叶茂,使先辈的美德万代流芳!
2018年,安徽省祭河汪氏(永思堂)宗谱十三修理事会的自财、德柱、守池到夏馆寻找清朝年间流落河南内乡的汪氏支脉,并邀请丙华、建敏、君崇、生林、大国到安徽省舒城县山七镇进一步考证。从时间上考证:河南省内乡县夏馆镇汪氏一世祖自清朝乾隆年间迁徙至内乡夏馆,与安徽省祭河汪氏族谱记录吻合;从地理上考证:我内乡汪氏先祖辈辈口传,一世祖来自江南,而清朝初年江南省包括现在的安徽、江苏、上海两省一市;从人物上考证:听老年人口述,我族世字派宗亲曾经回过安徽老家,这与老家宗亲汪之录听他爷讲,也基本一致。认祖归宗,乃我族幸事!
续修族谱任务得到安徽省祭河汪氏(永思堂)宗谱十三修理事会的殷切指导和大力支持,特别是会长汪自财,名誉会长汪德柱、汪之录、汪之荣、汪德环,常务副会长汪德存,秘书长汪守池多次邀请吾族代表亲赴宗祖故里交流商榷,盛情款待,委任吾族代表汪丙华为副会长,汪建敏、汪君崇为理事。内乡汪氏族人群策群力,成立三修族谱理事会,汪丙华任会长;汪长年、汪丙昂、汪玉才、汪君立,汪建敏、汪石头,汪君斌、汪君凯、汪中朝,汪君崇、汪玉兴分别任顾问、名誉会长、名誉副会长、副会长等。分立七里坪、夏馆、板场宗亲理事会,在二修族谱基础上,调查登记,汇总梳理,审核编纂,力求详实。他们同心协力,辛勤工作,不计报酬,为三修族谱贡献良多,功德无量!对吾族远游他乡工作、定居者不忘本源,归宗认祖报以由衷的眷恋!
此次河南内乡《汪氏族谱》第三修,承前启后,图表纲目分明,辈次列名清晰,包括族人懿行美德,嘉言家训,为人处世之道,以及建国七十年来我族对国家社会做出贡献,表现突出人士的简历,以期激励族人奋发图强,与时俱进。
由于沧桑巨变,原始族谱年久失修,大都靠记忆而来,加之人力、财力条件所限,疏漏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族中人士谅解是愿。
九十世裔孙 汪高林
九十一世裔孙 汪丙昂
二○一九年五月
(汪氏族谱装订细节展示)
序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乾坤位定,万物滋生,海陆动植皆有所本。人类演化自有其序,文明大进,族有姓氏;繁衍生息,代代相传;没有谱牒之修,何以寻根索源?凡以姓氏之家,必有其祖;各理其源,各修祖谱、文牒,各续伦常尊卑。使天下百姓,繁而不乱,井然有序。此乃整修族谱之功,信其然。人为万物之灵,其别于异类者,此亦其一乎!
我汪姓氏族,其来有自,渊源流长。汪姓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十三亿七千万,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根据中国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列出了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和人口最多的前300名姓氏,其中,汪氏人数全国排名第57位。
祖德宗功,子承孙继。值此汪氏续修家谱告竣,阖族欣慰欢庆之机,余等与长辈、同辈及晚辈族人,应同心同德发扬吾族爱国爱乡、勤劳勇敢,淳朴善良之传统,全族团结与各族团结友善,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乐善好学,积极进取。为个人、为家人、为家族争光;为社会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崛起,为谋求我族更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九十二世裔孙汪玉才作
(汪氏族谱世系图展示)
凡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开放、文明的社会主义新思想已逐渐深入人心。绵延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家谱文化也将随着时代的音符绽放出丰富多彩,标新立异的文化艺术之美。一方面它既要继续传承吸收中华民族家谱文化之精华,一方面又要超脱封建社会旧式观念之篱笆和高墙,从而将一个尊祖敬宗、重古惜今、薪火相传的家族人文历史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读本格调呈现于家族面前,以供族人抚今追昔,放眼未来。基于此,有关族谱三修编写的思想和内容将分例作一些具体说明:
一、原则:严格遵循国家现行政策、法律、法规,据实考载汪氏家族从古至今的悠远历史及世系源流。
二、宗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汪氏家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理顺家族关系。教育子孙世世代代尊祖敬贤。扬先人懿德,正确塑造自我,争做国家栋梁。尊重史实,据实而书,为后人研究家族文化,提供真实可靠资料。
三、世系:世系是本谱的主要内容。世系图表是以图表的形式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对一个人生、老、病、死、葬的简要介绍。入谱族人皆写谱名,谱名未按辈起的,同时登录身份证名。单字名前带姓。所生多个子女,一般按先书子后书女的顺序记载。为体现男女平等的时代特点,男可入赘,女可承宗。女丁出嫁或招婿,其所生子女如随母姓汪,均予收录,其夫婿姓名,身份,亦可与娶入媳妇同等待遇,一样上谱,对于出嫁女同样署名,其夫婿住址及姓名均一一载明,以备后辈寻访。但所生子女只登录同一格,不再另格介绍。
四、始祖公汪魁龙携妻带子迁居夏馆200余载,繁衍生息十余辈,其后裔一直不清楚其故乡到底在哪里。公元2018年5月,安徽河南两省地汪氏宗亲寻亲认祖成功,我们才得以确定安徽省舒城县山七镇就是祖先们魂牵梦绕的故乡。为了使族人永远铭记这一激动人心的惊艳时刻,此谱中比较详实地增添了安徽河南两省地寻亲认祖互动交流的情节和画面,以示纪念。
五、既然找到了根,我们就应该虔诚地认祖归宗。为此,为了更好地与祖籍宗谱衔接,所以此谱既强调突出安徽祖规谱制的传统精神及世辈字派格调,又敬意显示始祖魁龙公革故鼎新、振基兴族的世辈字派立意之衷肠,以期体现族谱根支相接共生的完美结合。
六、由于封建的旧式传统观念束缚,原谱中家族之女均未被编入谱,现在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妇女享有和男子同等的权利。为此本谱凡属汪姓之女均编入谱。但由于年代久远,追忆考究艰难,所以明字辈之前的汪姓之女此谱一般不予记载。
七、因国家已出台《教育法》,农村也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此谱中个人学历一般只记载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凡出嗣、承嗣者均在图表中各自的姓名下注明“出”“承”字样,以供后人参考。
九、对入谱的已故老人只要有遗照,分别在各门世系图表后予以拍登。
十、为达通俗易懂之目的,对载录的内容,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进行整理,采用横排左起白话文,断句执行国家标准《标点符号使用方法》,断句保持句式完整。并且一律使用法定简化汉字,不用繁体字。
十一、由于吾祖在伏牛山落脚200余载,散居面积较广,入户登记胜似人口普查,编谱费时耗物,出版谱书需要一定资金,为表彰此次三修族谱的积极捐款者,此谱特设《捐资榜》,对于捐款三千元以上者,此谱中还将拍登个人彩照,以示永远铭记他们个人之功绩。
十二、为了激励子孙后代奋发有为,积极向上,此谱特以载录人物志篇和安徽汪氏宗谱的英才榜,意欲为后人树标立杆,学楷模,做榜样,发扬民族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人物志篇中,除三门83口之家的掌门人德秀公外,其余只登录国家公职人员和大学生。
十三、世系图表中所介绍人员基本情况,其登记截止时间为2018年7月31日。2018年8月1日起各家的人员变更及基本情况均有执谱人如实填写于族谱的空白页上,以备以后续谱之用。
十四、据忆,各门世字辈起各新立有堂号,执谱人可根据本家具体堂号注明到直系世辈图表的适当处。如:汪世杰新立堂号为“同和堂”。
十五、《捐资榜》中,捐款多者排在前面;捐款同样的,辈数高者排在前面;捐款同等的,辈份一样的,岁数大者排在前面。
十六、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没有专业谱牒文化修养,基本是随意而为,词不能达意,文不显精专现象在所难免,望阅读时理解海涵。
河南内乡汪氏族谱三修理事会 编写组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