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姨妈郭凤玲
小姨妈的乳名叫二姑娘。是六老妗的二女儿,1940年出生,仅比我大两岁。小时候妈妈常带我到六老妗家做客,于时我就成了小姨的跟屁虫。每次都是跟着她玩到天昏地暗。春天跟着去田间挖野菜,秋天去地里拾玉米,有时遇上野兔子,就一起追跑,遇上野酸枣不管红绿,就一股脑儿就摘下来。在老妗的打谷埸的麦堆里,或是谷草棚里都是捉迷藏的好地方。特别是在东泉赶庙会的时日里,那时最开心的。一有好吃的,二有好玩的,三能在人山人海中穿梭看各种商品玩具,四是还能看戏和杂耍。庙会在幼小的生命里,是个大课堂。只要用点心,看到的、学到的东西很多。东泉的庙会,说不清是从何时开始的,是怎么传下来的。每年春秋两次,春天是三月初十,这次庙会的宗旨可能是春耕生产的大交流。种子、肥料、生产工具和其它生产资料、农产品互换交易。秋天是九月二十三,不言而喻是丰收后喜悦,拿着自己的收获进行交换。每逢庙会都要唱大戏,这是必不可少的。小姨特别灵气,看什么就学什么,是个小戏迷,看了回来就以炕为台唱起来,妈妈夸她有戏骨,伸手抬脚、眼神有板有眼。十几岁就进入东泉的一个小戏班里,登台演戏。她的角色是青衣。她的拿手戏是《金水桥》中的公主、《打金枝》中的母国,《三娘教子》中的三娘。她演戏如做人,把戏中人物的美德表达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引起观众的共鸣。生活中她如戏做人,体现在真实的生活中。举个实例看看,有谁能像她一样做到无怨无悔。小姨是在苦水长大的。六老舅被闫匪军杀害了,是孤儿寡母的六老妗把她们拉扯大的,懂事的小姨早早替母分担家务排忧解难,演戏挣钱,养家湖口。她成家较早,姨夫在戏班里,是文场拉大胡的。记得有一次,她们去探望我外祖父母时(她的三姑母),在家里清唱,邻居们都赶来听唱,听了都赞口不绝。后来,她曾转到武乡和内蒙晋剧团,担当主角。在内蒙期间,正是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期。她己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而且肚子里又有个小生命。缺衣少粮,连肚都吃不饱。
1960年7月13日这天上午,她拿了个布袋,出去挖野菜,顺便再买几颗西瓜回来。当她走近一片高梁地时,遇见一个邻居,告诉她:“高梁地里有一被遗弃的孩子”,她听了非常惊呀,于时急步走进高粱地。一个女婴呈现在她面前,女婴裸体,连脐带也未剪,屁股下只垫一块小小纸片,没有哭声,只见两只小眼晴,闪闪发亮,紧紧盯着她。她的善心爱心,在脑海里翻江倒海,她己是将有四个孩子的母亲了,再抱一个,能养活了吗?家境又是少吃没喝,他爸能接收吗?这个孩子,己经是日晒雨淋多时了,能活下来吗?她六神无主,莫然走出高粱地。要回去和他爸商量再说。可她转念一想:这里野兽很多,说不定会被吃了或死了。她拿定主意返回高粱地,决心要救活这个小生命。她先把脐带撕断,再用纸把屁股擦洗干净,用布袋包裹起来,抱回家里。他爸和邻居们风言风语:说她傻,没事找事,自己生下的还养不过来,还捡人家的,这叫自讨苦吃。他爸持反对意见。她对他讲:“你要觉得养不起,那你走吧!这条命我救定了”!这个孩子,也很真争气,生命力特強,她开始大口大口吃奶。她为了保证奶水充足,买了一只奶羊,笫二年7月12日她又生下二女儿,这样她就成了两男三女五个孩子的母亲。
小姨,我们己是八旬老人了,你的辛苦、你的善举、你的爱心是难能可贵的,你是我们郭氏家族的骄傲。祝小姨健康长寿!
外甥光星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