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杨氏山西归宗典礼附带祭文



归宗典礼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五日(农历三月初九),正逢杨氏老祖先杨業老令公诞辰1086周年之际,杨槐村杨氏杨宗来、杨文森、杨章群、杨佳银、杨凯民和同族荥阳市豫龙镇赵家洞杨志刚(刚)随山东老家大杨口杨氏家长杨东世、杨东侠、族谱主编杨宝修赴祖籍山西代县鹿蹄涧祭祖、归宗。祖籍代县鹿蹄涧杨忠武祠悬挂着“热烈欢迎郑州(杨槐)宗亲归宗祭祖”的巨幅横额,杨忠武祠理事总会会长杨宏伟、《杨氏族谱》主编杨福恩等宗亲热情接待了我们,他们热烈欢迎郑州杨槐宗亲归宗,并决定由杨槐的宗亲为这次祭典的“主祭”, 家长杨章群再三推辞,做了“副主陪祭”。同时决定由杨槐村《杨氏族谱》主编杨文森拟、读《祭文》。
附祭文于此:,
代县杨忠武祠纪念祖先杨业诞辰一千零八十六周年
祭  文
各位宗亲:大家上午好!我们是河南省郑州金水区杨槐村杨氏,五百多年不知道从哪里来?祖先是谁?我们年年寻、月月盼,多么想回到老祖先的怀抱归宗认祖啊!然而,总是寻而无果,我们忧伤啊!今天,在纪念我们祖先杨業一千零八十六周年诞辰,缅怀杨家将辉煌业绩,弘扬杨家将爱国主义精神的时刻我们终于回来认祖归宗了,这是我们杨家将后裔的盛事,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们欣喜若狂,手舞足蹈。理事总会又把我推到拟、诵祭文的位置,我感到特别荣幸。在此我代表郑州市杨槐村杨氏老少爷们谢谢大家了!
喜逢盛世,天地和春;追思先祖,报本正源;今聚山西,祭吾祖先,肃立默哀,
万灵垂首,寸表丹心,敬诵祭文:杨氏苗裔,本系同根,五百余年,无祖音信;孤舟漂泊,备思祖亲,
世世寻根,无果揪心。辛卯修谱,幸遇杨刚。寻祖有音,编委决定,顺藤追根。赴洪洞县,会鹿蹄涧,
奔鲁曹县,大杨口村,查阅资料,会谱问根。东世宝修,费心指引,心诚则灵,终寻到根。族人得知,
高兴万分。会议表决,举手赞芸。夙愿实现,梦想成真。我们原系,杨家将族:始祖杨衮,先祖友山,
逐鹿代州,居鹿蹄涧。圣旨移民,吾祖希贤,身为生员,带头报名,通洪曹县,住大杨口。二十四世,
懐業祖先,字曰裕德,携妻李氏,明正德年,迁居郑县,住贾鲁岸,打杨家井,众人收益,赞吾祖先。
村西二里,戴家堡村,戴姓败落,先人置业,迁徙该村。居住久之,戴姓无人。先祖议决,更改村名,
为杨懐村。民国初年,先祖生松,为避祖讳,再改村名。念大槐树,改懐为槐,今杨槐村。吾祖厚德,
继承武风。杨门子弟,武艺出众。清朝末年,民不聊生。武将九妮,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带二胞弟,
随大鳖帅,人称千岁,率民起义。攻密县城,诛杀县令,众人赞颂。驻关虎屯,短暂休整,清军发现,
驱散义兵。县令奉旨,追杀村中。老人劝说,九妮义气,投案自首,县衙服刑。众人担保,难免斩刑;
砍掉头颅,城门示众,天地呜呼,哀送英灵,众人赞云,杨门英雄。怕惹是非,不再练功。忆祖往昔:
一口金刀,八杆长枪,精忠报国,全民称颂。始祖杨衮,五代名将,全身武艺,名震大地,火山王也。
令公杨业,骁勇善战,屡立奇功。宋皇太宗,知其威名,授大将军,郑州御史。守雁门关,率领七子,
全家出征,七载抗辽,金沙恶战,血溅辽兵,折戟沉沙,刀光血影,声声怒吼,阵阵声鸣,杀敌冲锋。
然业领兵。寡不敌众,智勇双全,以少致胜,辽寇震惊,败阵撤兵。众人赞颂,杨无敌也;六郎延昭,
继承父业,治兵护塞,显赫将领,威镇三关,拼杀前锋,善战英勇,辽寇闻风,胆颤心惊;文广小将,
较场比武,圣赐帅印,众人称颂;杨门女将,佘老太君,深明大义,精通兵书,统领妇嬬,久战沙场,
忠心保国。面对崎岖,顾全大局、斗智斗谋,保杨威望;穆帅桂英,巾帼英雄,光明磊落,性格豪迈,
敢作敢当,破天门阵,保宋边疆,谓传奇也;丫环排风,性情泼辣,武功高强,女将先锋。杨家保国,
流血牺牲。奸贼潘美,虚报战功,业含冤死;六郎七郎,困两狼山。潘不援兵,七郎突围,潘箭射死。
业到文广,祖孙四代,奔骋疆场,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忠烈满门。宋朝皇上,悲痛呜呼,派使护灵,
沿途百姓,望柩而泣,高山垂首,大海哀鸣!北宋江山,杨家保定,千秋万代,举世传颂。今祭祖先,
思祖恩功。列祖积德,后人得福,如今杨槐,人财两旺,专家学者,大学学子,二百余也,家家小康,
轿车出行。祖先显灵,入谱归宗。感谢宗亲。感谢东世,东侠宝修,宏伟福恩。祭拜祖先,牢记祖训,
继承祖德,弘扬祖风,凝聚族魂,开拓进取,团结奋进,勇往直前;祈祖保佑,子孙后代,人丁兴旺,
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吉祥安康!
北宋杨家将后裔:河南郑州杨槐村全体宗亲
三十九世  杨文森  恭读
二零一三年四月十八日(农历三月初九) 祭祀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