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家、政治家、改革家——师丹
师丹,字仲公,西汉末年名臣,著名的经学家、政治家、改革家。
师丹幼时,即拜匡衡为师,研究学习诗经。因为造诣高深,博学多才,孝顺父母,行为清廉,被推举为皇帝的护从。后被汉元帝刘奭任命为传授经学的官员,因事免官。汉成帝刘骜建始年间,被州举为秀才,再次被任命为传授经学的官员,成为东平王掌管军政大权的太傅。
成帝鸿嘉四年,河水溢流,造成水灾,群臣对修堤与不修堤争议不休。师丹多次论说百姓可哀,朝廷才派使者去灾区抚慰百姓。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见师丹议论深博,廉正守道,遂大力向成帝推举。于是师丹被征召入朝,任命为秩比二千石,负责顾问应对,帮助丞相举察百官不法之事。过了几个月,又以光禄大夫给事中,任皇帝私府的少府,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同时任光禄勋和侍中等职,『甚见尊重』。
成帝绥和元年,师丹受特别委任有权监察、纠举不法的官员诸吏,担任皇帝的骑从散骑、光禄勋。是年十一月,成帝立定陶王刘欣为太子,以师丹为太子太傅。
哀帝刘欣即位后,任命师丹为左将军,典京师兵卫,赐爵关内侯,控驭尚书。而后为大司马,封高乐侯,复徙为大司空,位居三公,辅政。师丹辅政不久,就向皇帝提出限田、限奴的建议,希望使汉家摆脱厄运。哀帝把师丹的建议交给群臣讨论,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等支持师丹的建议,并向哀帝提出了限田、限奴婢的具体办法。
平帝即位,征师丹诣公车,赐爵关内侯,食故邑。元始三年二月,太皇太后王氏下诏大司徒、大司空说:师丹为人忠节,分明尊卑,可谓社稷之臣。应根据『章有德、报厥功』之道,对他增加封赏。于是封师丹为义阳侯,赐邑二千一百户。师丹去世后,谥曰节侯,其子业嗣侯。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