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县程氏人物小传



程可俸:四川灌县程氏始迁祖,祖籍系江南徽州府休宁县人。“始祖公讳可俸王氏,自国初入川,落业灌西唐泗府。”(纯礼公墓碑碑文)余无考。

程纯礼:灌县程氏第六世,公讳纯礼,……其始祖公讳可俸王氏,自国初入川,落业灌西唐泗府。越六世至公,徙居周街子侧近。……考讳大伦何氏。以乾隆丙戌年生公,公娶雷公震川女、孝廉震辰公姪女也。公弟兄四人,於序次行三,自幼英姿俊伟而气量宽洪,足令人畏爱。母亦有淑德,生乾隆戊子(1769)年,家世富。公若母每谦恭下人、勤俭持家。嘉庆廿五(1821)年公去世,母独经世如故,其於二男五女本慈爱心兼义方训,俱抚教成人。长男以孝友闻,早逝,次男为邑贡生。孙若荣太坤鳌等有才气均诗书选,较公在时家声丕振焉。至道光己亥年母以寿终,卜葬於公左侧。程氏兴者皆谓公母德均。”(纯礼公墓碑碑文)

程泽华:泽华公及夫人高氏是灌县程氏的第九世,生卒年月日已经无从知晓。其嫡孙明德公幼年丧母,常常忆及祖母老夫人时,总给人以获得母爱的温暖感觉:老夫人“子孙虽多,但对谁都一样(的疼爱)。”“老夫人虽然年事已高,农忙时总要帮助家里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就是说,老夫人留给后人的“身教”是对子孙的疼爱要“一碗水端平”和“勤劳”。

程文星:文星公是灌县程氏的第十世,生于癸酉(1873)年腊月初五戌时,娶曹氏,生于丁丑(1877)年十月十二日子时。有四子五女:明安、明松、明德、明远。长女金玉夭折,次女嫁入石羊司家石桥刘氏,三女嫁入嫁入太平张家石埂子汤氏,四女无考,五女嫁入太平旱坝映王氏。文星公幼子明远公生于丙辰(1916)年,长孙安清公生于庚申(1920)年,故明远公和安清公叔侄俩年龄相近,且安清公三岁丧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星公同时供养幼子明远和长孙安清上小学和上初中,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这是我程氏家族中具有重视教育传统的典型之一。

程文晏:文晏公是灌县程氏的第十世,生于18728月初9日,娶冯氏,生于1875年五月初十,育有二子程明清、程明福,一女程术华出嫁到灌县安龙乡一大队一小队李氏人家。

文晏公次子程明福育有二子一女。文晏公遗言要求三个孩子要爱劳动,要搞好邻里关系,兄弟团结。家中人多地少,希望从小学习手艺,学成后挣钱养家。这是程氏家族中典型的传统教育。

程文申:文申公字斌武,是灌县程氏的第十世,甲申年(1884)出生在程家楠木林(今石羊清水村三组),夫人汤氏生卒年月不详,育有一子程明俊。1950年成都解放以前,文申公既要种田又要经商,从事夏布和皮毛生意,勤劳节俭,在路上见到一只破草鞋也要捡起来,拿回家晒干之后当柴烧。在经商中很讲信誉,不管是谁,只要是在他的货摊上买的货都包来回,就是包退包换。他对顾客和蔼可亲,所以许多赶场的人都愿意到他的货摊旁看看他,坐一坐,或者是打个招呼。解放后就一直在家务农,在三年困难时期的196210月病故。

程明安:明安公是灌县程氏第十一世,生于丁酉(1897)年八月初五日戌时,娶杨氏,生卒日期不详,育一子安清。明安公青年早逝,时年其子安清年仅3岁,由夫人杨氏含辛茹苦,将安清公一手抚养成人,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其间虽上有文星公的许多关照和经济上的支持,平辈中有明德公的帮助,但杨氏老夫人一生守护其子安清,其辛劳自不待言,其功绩也一目了然,其坚贞和坚韧的精神更长留人间。

程明德:明德公是灌县程氏的第十一世,为文星公的第三子,字子良,是既无田地,又无房产的贫苦农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劳动锻炼,明德公身材魁梧、肌肉发达、身强力壮。他不怕吃苦,不畏辛劳,租种十亩水田,加上从事搬运川芎等劳动,使一家五口过上了不愁吃穿的生活。明德公还树立了“正直做人,认真做事,勤劳节俭,自强不息”和“重视教育”的家风。通过身教和言教,让子女参加劳动进行磨练,使他们在吃苦耐劳中养成脚踏实地、不慕虚荣的作风,并增强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走上了“知好歹,明事理,长本事,走正道”和自己管理自己的大道。在处于家中无米、手中无钱,又没有任何外来援助的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在一点一点地卖掉准备盖房的木料之后,明德公仍然咬紧牙关,坚持让其子安龙求学上进,这才使安龙能够高中毕业,并考到北京上大学,完成学业后又留在北京工作。明德公的高尚品德和重视教育的长远眼光实为一方楷模。明德公还爱栽种树木。他在60年前亲手栽种的三棵楠木树已经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护卫着明德公的墓地。公生於辛亥(1911)年十月初一日酉时,卒於丙子年腊月十三日(1997年1月21日)申时,享年86岁,娶太平张家石埂子张宗孔公三女张氏,生于己酉(1909)年腊月二十七日寅时,卒于丙辰年腊月二十八日(1977年2月15日),享年67岁。育一子安龙及二女。长女素清嫁入石羊皂角二组丁氏,次女述秋嫁入石羊复兴五组郭氏。公和夫人合葬於石羊皂角八组。

程明远:明远公是灌县程氏的第十一世,为文星公的第四子,生于丙辰(1916)年六月十四日丑时,娶徐氏。初中文化。1939年秋前往新津修飞机场,后来在返家途中被拉壮丁,当部队到达湖北宜昌后曾写回最后一封家信,寄回一张照片,后再无音讯,估计在抗日战争的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9月到10月)中为国牺牲,具体牺牲详情和年月不详。

程明述:明述公生于甲子年(1924年)五月十二日,是灌县程氏的第十一世,为文林公之独子。娶太平乡青景村付旭如为妻,育有四男(程安昇、程安福、程共青、程安国)二女(程雨莲、程凤仙),其中程共青夭折,程雨莲、程安福早逝。明述公出身家庭贫寒,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1950年共产党解放以后,明述公先后担任过农协会组织委员、灌茂公路事务长、中队长、农业社会计、粮站保管员、耕作区大队长、采购组长、金马河指挥部仓库保管员,和公家钱财打交道大半生,但心地善良,公私分明,因此清白一生,最后光荣退休。教育子女取财有道,勤俭持家,善不欺,恶不惧。明述公心胸豁达,淡泊人生,因此虽90高龄仍身体健康。现居住在东禅寺(现石羊清水村八组)。

程明军:灌县程氏第十一世,系文祥公长子,生于1902年。配偶罗氏,出生年月不详,居住在玉堂镇街上,育有一子程安泰。明军公八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十五岁到成都当学徒,做苦工。解放后被选为农协主席,任职到1960年,一直在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91年病故。罗氏于19883月病逝,与明军公合葬在周街子(现中兴红旗五组)。

程明述,灌县程氏第十一世,系文祥公次子,生于1908914日,娶李氏,生于1910年腊月二十四日,育有一子程安贵。明述公2岁丧母,6岁丧父,从此明军公和明述公弟兄俩人相依为命,过着流浪生活。后来在族人的帮助下,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就在碾子上帮人打(压榨)油。解放后曾当过农协委员,一直在家务农,于1994910日病故,夫人于1991年正月十五日病故,与明述公合葬在周街子(现中兴红旗五组)。

程明清:明清公系文晏公长子,生于1908年七月初九日,病逝于1986年十月初六日,育一女程秀云许配李氏。

程明福:明福公是灌县程氏第十一世,为文晏公次子,生于1911年八月十八日,娶袁氏,私学文化,育有三男一女:程安勋、程安贵和程玉莲(女),另有一幼子于公共食堂(19591961年)时期因家境贫寒,无吃无穿无力抚养,便过继给邵家。公16岁学手艺,挣钱养家。后来在19571959年的大跃进时期和公共食堂时期,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家中贫困,一无所有。1961年公共食堂下放以后,集体干活挣工分,分粮食,日子才渐渐有所好转。1964年明福公当了贫协主席,为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上山搞副业,割草肥,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改革开放以后,日子一天一天好转。明福公教育子女要专心读书,要有文化,有才能,才能干大事。要向前看,不怕辛苦,不怕劳累,认真做事,吃苦耐劳,独立生活。公辛劳一生,其坚忍不拔的精神更值得后人学习。

程明清:字茂华,灌县程氏第十一世,文全公三子,193399日出生在程家楠木林(现石羊镇清水村3组),娶原籍崇庆县北五甲马家林地份(现崇州市三郎镇马家林)刘会芳,出生于1931622日,育一女(程雪梅)两子(程勇、程毅)。

明清公仅读过三年私塾,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参战,在战斗中左耳受重伤而致失聪。兵役期满后转业到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战旗派出所工作,于1966年调回灌县,先后担任组织部、统战部秘书,工作努力,还刻苦自学,努力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政策水平,达到了能帮助领导起草文件的程度。明清公一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正直做人,认真做事,勤劳节俭,乐于助人,自强不息,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明清公夫人刘会芳的娘家是穷苦人家,没有文化,但自从与明清公结婚以后,进入扫盲班学习,勤劳刻苦,不断进步,同时也经受了无数的磨练,变成了有文化、有口才的人,先后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妇女主任、调解委员、村长。为了生计、为家、为子女而操劳忙碌,但她性格开朗,豁达干练,虽然现在已经82岁高龄,但身体仍然很健康。

明清公之女程雪梅为都江堰市崇义镇工作人员,先后就读于北街小学、皂角小学、改革小学、石羊中学、灌县中学,于1980年参加工作,后又考入国家公务员,先后在民兴乡政府、土桥乡政府、崇义镇政府任职,经受了无数的锻炼,善良、勤劳、刻苦,为了健康、家庭、事业付出了一定的心血。

程明俊: 原籍石羊清水村三组,现居住在玉堂镇永固村5组,系灌县程氏第十一,生于1944年(农历)9月25日,初中文化,1966年参加工作,在水电六局当架设工,工作地点在崇山峻岭之中,条件十分艰苦,但都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总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尊敬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做事,诚恳待人,曾多次被评为单位的先进个人。

1984年从水电六局调到水电十局医院办公室工作。在工作中把病人当亲人,积极主动地为病人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有些人来医院治病,钱没有带够,明俊公就给他们垫上,并告诉他们有钱的时候再还,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工作中愿意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还认真专研业务,受到医院领导的好评。由于各方面都表现积极,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2000年12月退休回家。

程安清,安清公为灌县程氏第十二世,字相如,明安公独子,庚申年正月十一日(192031日)出生在东禅寺程家老屋,因病於丁丑年冬月二十四日(19971223日)逝世,娶石羊复兴大队郑氏为妻,郑氏出生年月不详,于1981416 日病逝。

安清公幼年丧父,由其母杨氏将其抚养成人,成家立业。由于得到祖父文星公的资助,安清公才得以在1938年前后初中毕业,并从此开始了其一生的教书育人的生涯。他身材魁梧,但性格平和,不爱张扬,待人总是面带微笑、轻言细语、彬彬有礼。他不愿担任领导职务,只是一心一意地投身于教学之中,以其知识、资历为人师表,所以多次受到表彰,并在1957年5月~1959年12月和1959年12月~1963年7月期间分别担任都江堰市政协第二、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安清公育有一女二子,女程菊操嫁入石羊红旗大队刘家,长子国军,次子国理都子承父业,入教育口,从事教书育人的事业。

程安林,灌县程氏第十二世,程明和公之子,丁丑年(1937)八月十五日出生在都江堰市石羊镇清水村六组,自幼家境贫寒,缺吃少穿,但本人天资聪明,因此在宋家院子读私塾时,短时间内就能将三字经、诗经、大学、中庸等经典倒背如流。解放后就读于石羊小学时,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六一”儿童节时老师将其作业作为榜样展示出来。但终因家庭经济困难,还有重病的母亲和弱小的妹妹,父亲又是个老实人,他只好辍学,义无返顾地回家当农民,挑起了家庭重担。

他有结实的身体,勤劳的双手,又乐于助人,因此颇得群众喜欢和信任,先后当上了文化教员、团支部书记,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生产队长一干就是几十年。1962年娶石羊镇义和大队李会英为妻,育下一子程国伟和三女(程群、程国英、程建群)。几十年农村的沉重劳作和长期的家境困难,使身体逐渐衰老,疾病缠身,虽多方求医,仍因医治无效,于2007年腊月初五日不幸逝世,享年70岁。

程安龙:灌县程氏第十二世,明德公独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己卯(1939)年二月初三日生于石羊上三岔张家院子,娶原籍天津蓟县马伸桥镇吕桂珍,生于壬午(1942)年七月初一日,育二子程立和程功。安龙先后就读于皂角小学、石羊小学、灌县二中和灌县中学,1958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空间探测技术专业,到北京上学。1963年毕业后留京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和航天部从事空间探测技术研究,在无线电遥测系统、气象火箭探测、导弹垂直度测量和氢氧发动机电点火器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1978年转入中国地震局从事地磁测量仪器研制和地磁测量的技术管理工作,主持制定“国家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地震前兆台站(网)(地磁观测台网)技术改造方案”。发表论文20多篇。

《灌县程氏家谱(2013)》编修工作的发起人、主编,亲自编写了多篇有关家谱的文稿,并用于本家谱中。

程安洪,灌县程氏第十二世,程明坤公之子,都江堰市石羊镇清水村三组(程家楠木林)人,生于庚辰年(1940)年正月初十日。从小在普陀寺小学读书,19583月入伍,1960年入党,在部队先后任副班长、班长、保密员、副排长等职,1961年退伍回乡务农,历任第三生产队、第四生产队队长,生产大队治安队队长。娶中兴镇红梅村王仕清为妻生育四女(程学英、程国惠、程碧辉、程瑜)。

程安昇:安昇乃灌县程氏第十二世,明述公长子,四川汽车运输公司汶川技工学校汽车教练员退休,壬午年(1942年)八月十一日出生在东禅寺(现石羊清水村八组),娶石羊镇金花村周秋华为妻,生一女(程芝兰)一男(程国彪)。晚年娶青海省斑玛县卫生防疫站李桂芳为妻。安昇先后在东禅寺小学、石羊中心小学、灌县第二中学读书,1963年12月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六年,后在攀枝花市和阿坝州工作,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专研技术,安全驾驶汽车三十八年,安全行驶八十万公里。一生不求有功,但求平安,从不和人争强斗胜,笑对人生,因此得到大多数人的好评。

2013年版的《灌县程氏家谱》编修工作的组织者和召集人,工作中不辞幸劳,不厌其烦地团结、组织族人积极参与编修工作,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程安福,都江堰市石羊镇清水村八组人氏,生于乙酉年(1945)三月二十七日,灌县程氏第十二世,程明述公之次子,少年时就读于东禅寺小学,后入灌县一中(宋家院子),当读到初二年级时,因家境贫寒,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以便家里集中财力让大哥安昇完成学业,主动休学回家务农。1965年考入灌县卫生学校,毕业以后担任大队赤脚医生,同时拜师在名医周本君门下,虚心学习,苦心专研,在内科、妇科、儿科方面颇有造诣,声誉遍及石羊、徐渡、太平等乡镇,得到群众好评。

1969年娶徐渡乡一大队周俊辉为妻,育有二子程国强和程国富。1972830日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年仅二十七岁。

程安贵:灌县程氏的第十二世,为明述公之子, 1945年3月27日出生在都江堰市中兴红旗五组,配偶文建英,生于1950年9月初八,育有一男一女,长子程国兵,次女程国琼。7岁起在红旗小学读书,然后在中兴小学和中学读书,1960年失学,一直在家务农至今。

程安平 1946年五月初三出生在周街子(现翠月湖永益八组),为灌县程氏的第十二7岁开始上小学,但由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只读了四年便辍学回家务农。在农村中各方面表现都很积极,1965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1年冬季应征入伍,在解放军部队当兵四年,表现很好,荣立三等功一次。1975年退伍回家务农,1978年开始连续20年被选为生产队队长,办事公道,勤劳节俭,以身作则,得到众人好评。

1958年大跃进,许多家族的祖坟和墓碑都遭到破坏。1961年因为开荒种粮,老祖宗六世祖纯礼公的墓碑差点被毁掉,当时墓被挖平,碑被拆散,碑底座被毁,碑帽子也不见了,只有汉白玉碑体还在。为了保护好老祖宗的墓碑,程安平只好将汉白玉碑体搬回家保管起来,直到2013年清明节,召开第一次灌县程氏家族清明会时才与程氏族人正式见面,为保护老祖宗墓碑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教育子女方面,先教子女怎样做人,然后教子女怎样做事,在家要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尊敬程氏族人中的长辈和平辈,学会勤俭持家,节约光荣的本领。培养子女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自己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所以一家人团结、和睦。

程安勤:程安勤系明全公之长子,1948年9月2日出生在都江堰市翠月湖镇新桥村五组,小学文化,娶新桥村四组邓道平为妻,育有一女程红霞。

程安勤1957年在三桥小学读书,1970年担任团支部书记,1976年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78年任民兵连长兼治保主任。在农业劳动中勤劳、刻苦,努力学习农业技术。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能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任务,因此得到村、镇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程安贵:明福公次子,生于1951年四月二十三日,翠月湖镇永益村八组程家院子人,娶原籍金马乡十一村六组李家河心李碧琼,生于1953813日,育有一子程鹏。安贵先后在大兴小学、中兴中学读书,初中文化。1971年灌县工业局招工,报名后通过考试被录取,在灌县铁厂当工人,同年返回工业局当采购员。作为农村工作组中的一员,於1976年进驻大观乡跃进大队,1977年又到幸福乡,1978年返回铁厂当化验室主任。1980年中华猕猴桃公司需要人员,又调到公司当采购员兼管基建工作。1982年~1984年在太平街门市部任主任等工作。2011年在都江堰市中华猕猴桃公司退休。

李碧琼,初中文化,1970年在灌县金马乡农机厂工作,曾任团支部书记。1987年因工作关系调到幸福镇奎光机械厂工作。对孩子教育,管理有方治家有道,使全家人的生活幸福,井井有条。

程安林:都江堰市塔子坝中学物理教师,实验员。195133日出生在程家楠木林(现都江堰市石羊镇清水村三组)。妻子赵琼碧,都江堰市柳街卫生院药剂师,生于195234日,育有一女程欣。安林先后就读于红庙子(改革)小学、石羊中学,1974年经推荐进入灌县五七师范学校(原灌县二中)读中师,1976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初中物理、高中政治、美术教师,并担任四届初高中班主任工作,曾任学校团委副书记、书记、办公室主任、实作实习处主任,总务主任、校党支部委员。1981年为支援西藏的教育事业,亲自画图设计,为西藏制造了50套木制教学仪器,同时还为阿坝州下庄水电学校制造了一批水利木制教学仪器。西藏和下庄水电学校特写信表示感谢。

1995年被调到都江堰市塔子坝中学任教,直至2011年退休。在此期间,指导学生在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节目中“巧搭浮桥”,获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科普比赛“优秀指导奖”,成都市组织的青少年电子作品制作比赛中成绩突出,被授予“优秀辅导员奖”。写有教学论文10多篇,2007年被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所评为教育技术先进个人,多年来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

灌县程氏家谱2013年版)》的组织者之一,积极参与并推动了编修工作进程。

程安云:系灌县程氏第十二世1953512日出生在灌县翠月湖镇清江村六组(原来的临江村),配偶王旭,生于1952526日,育一女程素君。自幼随父母在家务农,小学毕业便学开拖拉机,开了30多年。改革开放后就在家经营自己的包产田,教育子女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尊敬长辈,团结族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程安国,都江堰市石羊镇清水村八组人氏,生于庚子年(1960)二月初十日,灌县程氏第十二世,程明述公之幼子。童年在饥饿、贫困、无望中挣扎。先后就读于前进小学、石羊中学、灌县二中,高中毕业。曾任生产队保管员、会计等职。娶汶川县水磨镇遇凤崖村二组钟仙群为妻,育有二女(程钟华、程钟霞)。一生专心农务,兼营自行车、摩托车修理,为全家温饱而艰辛劳作,坦诚待人而心里平安,虽无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以平凡之劳作贡献於邻里乡间,故心态平和,心里坦然。

程国军,灌县程氏第十三世,安清公长子,1949119日(己丑年九月十九日)出生在东禅寺程家老宅,19918月病逝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国军公7岁开始在皂角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入灌县二中(徐渡),因其父安清公在中兴教书,为便于管理,将其转入灌一中继续学习。1965年初中毕业后回到前进大队任民办教师,还兼任大队团支部书记。由于他为人忠厚,肯学肯专,教学水平提高很快,所教班级在全公社(乡)排名中都名列前茅。娶前进五队的桑群芳为妻,育一子远勳。1989年按政策其民办教师的身份转为公办教师。但因多年的艰苦生活使其体质受损,健康状况不佳,受当时条件限制也未能得到妥善治疗,致使病情加重,于19918月病逝。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