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辈分在中华文化中流传了几千年,有着和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性,从古至今,中国人十分重视长幼有别,尊卑有序,在根深蒂固的亲戚关系中,辈分能够清晰的表达长幼尊卑。
在辈分关系中,祖宗的十八代这词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陌生,在与亲人发生摩擦和矛盾时,经常能看到对方问候对方祖宗十八代,在影视剧中也有祖宗十八代的出现,但从没有见到过问候对方祖宗十七代或十六代,这是因为习惯的口语化还是另有深意呢?
说到,祖宗十八代的起源。
古时,秦楚两国达成了联姻的结盟关系,从秦穆王到秦惠文王有十八代。在当时的秦惠文王的在位最后时限,两个国家的关系突发破裂,发生了大规模的血肉战争,当时的秦王祈求老天保佑秦国在战争中获胜,诅咒楚国战败灭亡,因此《诅楚文》在彼时境况下出现了,秦惠文王逝世后,儿子秦武王继承父亲皇位,两国的联姻结盟关系,在那时候中断一时。
《诅楚文》是刻记在石头上的,后在北宋时期发现三块,根据所祈求大神名字分别命名为“巫咸”、“大沈厥湫”、“亚驼”。三件石刻文其中有件是赝品,真品制成于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期间,虽然石刻文所祈求的大神不同,但文字却都相同,大意为秦王遣发巫师诅咒当时的楚王背叛祖上十八代的盟约十分不道,祈求打败楚国。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谴责楚王背信弃义,还带军攻入秦国,对不起自己的十八代祖宗,然后后续到人们口中调侃转变后,意思就是指对方对不起自己的十八代祖宗,历史上真正的十八代祖宗故事,却鲜少有人清楚。
直到在东汉时期字典《尔雅》上,祖宗十八代的意思才被真正的定义下来,指的是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便是父系的祖先和及后代。
十八代具体指的是什么?
上九代:自己之父(父亲)、父亲之父(祖父)、祖父之父(曾祖父)、曾祖之父(高祖父)、 高祖之父(天祖父)天祖之父(烈祖父)、烈祖之父(太祖父)、太祖之父(远祖父)、远祖之父(鼻祖父)。
下九代:自己之子(儿子)、儿子之子(孙子)、孙子之子(曾孙)、曾孙之子(玄孙)、玄孙之子(来孙)、来孙之子(晜孙)、晜孙之子(仍孙)、仍孙之子(云孙)、云孙之子(耳孙)。
虽至今现代人对祖宗十八代的蕴意已鲜少人知,但身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但家族辈分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它不仅是以轴心确定本人与亲属关系的标志,告诫我们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同时是中华民族千年历史发展的努力结晶,对当今社会有着激励和推动作用。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