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吴金岭口述吴广伟绩



吴广(前238——前208年),古阳夏人,即今周口市太康县逊母口镇小吴村人。

吴广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领袖之一。故居在太康县逊母口镇西南三公小吴村。这里良田沃野,人杰地灵,树木繁茂,屋舍整齐。村民近2000人,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百余人。粮棉年年丰收,家家温饱富裕,社会和谐安定,正在奋进奔小康。村东头现存七层古塔一座,名吴广塔。东靠吴广公路,南临吴广学校,塔东是民宅,均为吴广的120多世孙。当年吴广住的房屋已不复存在。吴广塔是对英雄人物的向往纪念,也是吴广故居铁的见证。

吴广,字叔,男,汉族,约公元前228年生于阳夏县(今太康县)西南18公里小吴村一户贫苦农家。其父吴吉,母贾氏,住草房二间,以扛长活为生,常受富豪打骂,吴广曾经跟王集村人王玉(人称“宁隐公”)练武学艺,由于从小就对欺压穷人的地主恶霸产生仇恨,时时幻想有一天打倒消灭他们。吴广14岁便胆略过人,曾因父亲遭财主周八缸毒打时拿菜刀与其拼争,还一把火烧光了周家麦场。16岁就去邻村李财主家做小工,两年后与小哥们周文、吴彪、吴飞、吴锤,李六几人为制止李家三公子行凶作恶,误伤三人命。为此,父母被逼双双悬梁。吴广哥们六人也离乡南逃,以避官府追捕。


一日来到西南100公里外的阳城(今河南周口市商水县西南)地界,听说城东北五里陈家有位陈胜好汉,仗义疏财,扶危济贫,结交穷人。于是吴广一行便投奔而去,与陈胜义结金兰之盟。这时陈胜20多岁,年轻气盛,性格爽朗,敢作敢为。吴广也是十八九岁的棒小伙,身强力壮,性情火爆,有勇有谋,好打抱不平,几个人相见如故,情投意合,均疾恶如仇,尤其对秦朝统治极为不满。

秦始皇扫六合统一中国,自称“始皇帝”,在位37年,建立了庞大的秦朝帝国。为了树立皇帝的最高权威,聚敛里天下数不尽的 财富,在生活上荒淫无度,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他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峻发严刑。极端残暴的统治搞得哀鸿遍野,怨声载道。在统一全国后,以专制暴君的状态,君临和役使天下,很快激化了社会矛盾。因此他的陵墓成为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最。皇陵是以“水银为百川 ,江河大海”的墓穴,墓内水银藏量为100吨左右。其规模之大、陪葬之多、工艺之精、机关之奇,都是空前绝后的。皇陵占地56.25平方公里,有外城、内城、寝殿、珍兽坑,兵马俑坑等等。史书记载建皇陵一次最多征集73万人,另有成千上万人用来搬运建筑所用材料。当时情况:烈日炎炎,黄沙扑面,在方圆百里的广阔平原上,几十万人赤身裸体,蓬头垢面,甚至带着铁镣,用最简陋的工具,挖、凿、运、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做工场景。最令人惊异的是:秦始皇兴修的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宫殿是阿房宫。阿房宫究竟有多大是难以确估的。据载,阿房宫殿堂东西宽500步(秦制6尺为一步),南北长50丈,殿内可容纳一万人。殿前建立5丈高的旗杆,宫前立有12尊铜人,各重24万斤。以磁石为门,有怀刃隐甲的人入宫,即被吸止。周围建阁道联通各宫室,其阁道又依地势上达南山(今陕西西安南)。在南山顶,建一宫阙,作为阿房宫的大门,又造复道,从阿房宫通达渭水北岸,连接咸阳,以此象征天极紫宫后十七星横越云汉,达于宫室(二十八宿之一)的天庭。


为修建这一庞大的宫殿,秦始皇下令征调隐宫(施宫刑之所,宫刑畏风,须入隐室,故名)罪人与刑徒70余万人分工劳作。

阿房宫建设占地的范围,从咸阳以东到临潼,以西至于雍(今陕西凤翔南)以南抵于终南山,以北达于咸阳北坂,纵横300余里。此外,从咸阳到函谷关(河南灵宝东南)以西有朝宫300余所。函谷关以东枷余所。众多的宫殿一律施以雕刻,涂以丹青,五光十色,五彩斑斓,极其富丽堂皇,气势雄伟。

阿房宫耗资极大,劳民伤财。到秦始皇死时,宫殿仍尚未落成。秦二世继续营建,并继续修筑直道,驰道,骊山墓和各项土木工程,又强征上千万劳工。由于徭役越来越多,这样肆无忌惮的狂征滥调,民力枯竭。秦二世胡亥更是凶残乖张,发民远戍,迫使更多的贫苦农民背井离乡,陷入绝境。

公元前209年7月,胡亥下令由阳城再征集900名青壮年劳工,赴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戍边。当时陈胜、吴广等人俱在被征之列。秦军任吴广为屯长(小队长)。行至  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东南刘村集)时,接连几日遇大雨,道路被毁受阻,不能如期到达渔阳,按当时秦律,误期将一律斩首。于是吴广不甘白去送死,便与盟兄陈胜谋划找出路,只有发动起义才是活路。于是振臂一呼,响应者百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秦谶” 《史记》中就曾有过“秦谶”的记载是说秦穆公梦见天神,天神预言将天下大乱,秦穆公称霸。谶是迷信的人指将来要应验的预言、预兆。是用诡秘的隐语暗示及预言作为神灵的启示,向人间昭告明示。在中国封建统治时期及秦朝不断流传,所以吴广就利用“秦谶”作为神灵的预言,  先用丹砂在丝绸上书写“陈胜王”三字,装入鱼腹,再让戍卒们买鱼烹食时发现。又宣传说:“天让陈胜为王”。而后吴广又到驻地附近树丛隐蔽的神庙里点燃篝火,又学狐狸的声音呼叫“大楚兴,陈胜王”。以此鼓舞士气,发动起义。由于吴广平时关爱部下,很受部下拥护。为激发起义,陈胜、吴广经过商议,用计谋先用酒把押送戍卒的秦军官灌醉,并当面多次说不能按时到达渔阳,吴广又说要逃走。秦军官不知是计,怒令责打吴广,当军官的剑刚刚抽出时,吴广便一把夺过剑将秦军官刺死,陈胜在旁相助,一举刺杀两名秦军官。而后,陈胜、吴广召集全体戍卒动员起义。宣讲到“我们被大雨所阻,误期当斩,就是不斩也免不了不堪苦役而死,大丈夫不死则已,死也要干一番大事业!王侯将相都是天生的贵种吗?他们向走投无路的戍卒们同声高呼:我们与其等死,要想活命不如揭竿起义!得到大家的响应后,他们便借着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两人在社会上的声望举行起义。起义军一律坦露右臂,号称“大楚”。他们筑高台,定盟约,用两个秦军官的头作为宣誓祭品。900名戍卒拥立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这支起义队伍,经过改编,战斗力强,开始了英勇无比的流血斗争和史无前例的历史创造。首先,率领起义军攻打大泽乡,又攻克蘄(今安徽宿县)、铚(宿县西南)、酂(河南永城县西南)、苦(河南鹿邑县东)、柘城、谯(安徽亳县)等数十座城池,沿路壮大队伍。又受到穷苦人民的欢迎。义军迅速发展到骑兵千余,部卒数万人,战车六七百辆。攻占陈地(今河南淮阳县)后,作为据点,实现了梦想。

陈郡:在战国末期曾经是楚国的都城。秦统一后成为郡首府。陈胜是陈郡阳城人(商水县陈家)那里在秦统一前是属于楚国的地方。陈胜知道那里素有反秦传统,所以率领起义军攻占了这一战略要地。此后,陈胜决定自立为王,创建农民政权,国号为“张楚”,定都于陈(今淮阳县),并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当时陈胜雄心勃勃地进行军事部署,准备向秦王朝发动全面攻击。他指派吴广为假王(代行王权),率军西征,直捣咸阳的咽喉之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同时,为了配合吴广的西进,又遣师四出。

荥阳是秦朝的东面重镇,当时关东最大的粮仓——敖仓就设在荥阳附近的敖山上。为了控制这个战略要地,秦王朝派李由统率重兵扼守此地。为扫清西征道路,吴广亲率田臧和李归等军包围了荥阳,发动多次进攻,但攻之不下,被阻于荥阳。陈胜得知后,立即命周文率师西征,直接攻向咸阳。

周文原利用吴广在荥阳与敌军僵持的机会,绕道西进,直逼函谷关。一路上贫苦农民踊跃投军。因而,就轻而易举地攻下了函谷关。起义军驻扎在离咸阳不过百里的戏地(今陕西临潼东)。紧急之中,秦二世把修建皇陵的刑徒大赦,拼凑成军,迎击起义军。

周文军队在抵达戏地之后,没有能一鼓作气直攻咸阳,给了敌人喘息之机,结果凶恶的秦军得以反扑过来。就在周文军队被迫退出函谷关,驻守在曹阳(今河南陕县西)的陈胜得报,心中焦急万分。但当时他手下已无兵可派,只得下令催促武臣等军,火速西援。可是武臣却自立为赵王。陈胜听后大怒,但转念一想,此时紧急的是救援周文。于是,他宣武臣为赵王,并催促他们快发兵增援。谁知武臣反而向北方和南方扩大自己的势力。周文军队在曹阳苦苦坚持达两个月之久,退至渑池(今渑池西)。武臣在激战中捐躯。之后,这支农民军又浴血奋战十几天,终于在秦军的凶猛攻势之下,粮尽援绝而失败。周文军队全军覆没。吴广领导的农民军处在腹背受敌的危急之中。吴广的部将田臧提出用精锐主力去迎击秦军的主张没有被吴广采纳。田臧于是假借陈王命令,擅自杀害了吴广。将士们各奔四面八方,另投军与经商,务农等。陈胜听说在危急关头失去了亲密战友,心中的悲痛自不待言,但他知道,大敌当前,不能轻率行事。因此,他强忍悲痛,赐给田臧令尹之印,任他为上将军,代吴广统率军队迎战章邯,遭到失败。章邯与荥阳城中的李由军汇合后势力大增。

此时陈胜身边只剩下邓说和伍回两员战将,力量十分薄弱。在秦军的攻击下,组织保卫战,与秦军做殊死的斗争。面对强大的敌军,陈胜在陈县西摆开了战场。但寡不敌众,起义军战败。此后,陈胜率领起义军将士竭尽全力英勇斗争,进行了极为艰苦的都城保卫战,一直坚守陈都达一个月之久。

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下,最终,陈胜被迫撤出了陈县。他率领余部在汝阴(今安徽阜阳),下城父(安徽亳县东南)一带迂回运动,一方面力图摆脱敌军的围追,另一方面打算重整旗鼓,继续坚持反秦斗争。

可惜的是,在陈胜率部从汝阴返至下城父时,他不幸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杀害了。

此次起义虽然失败,但却激起了各贵族、农民广泛的反秦浪潮,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者,最终导致秦王朝的快速灭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吴广作为主要的发起人和领导人,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起义后,得到了各地的强烈反应,二个月后楚国旧贵族项梁、项羽受到陈胜、吴广起义影响。因陈胜是首义将领,便令项梁击秦,在吴县(今江苏苏州),杀死会稽郡守,率领精兵8000人响应起义。刘邦在沛县(今江苏沛县)任亭长,县史萧何、曹参等支持下,杀死沛县令,刘邦在芒确(今河南永城东北)聚众3000人同到沛地起义,自称沛公。

公元前210年2月,项梁、项羽率领8000人江东子弟兵渡江与陈婴、英布、潇将军,吕臣和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汇合。起义军的队伍迅速扩大到6——7万人。同年6月,项梁得知陈胜、吴广遇害后,就召集各路起义军在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共谋反秦大略。项梁、项羽采纳范增的建议,立前楚怀王的孙子心为王,号楚怀王,建都于旴台(今江苏旴台),封陈婴为上柱国,项梁自号武信君,掌管军政大权,成为各路起义军的实际首领。同年7月,项梁与项羽、刘邦先后率军击败秦将章邯,杀三川郡守李由,使反秦战争呈现出新的局面。

陈胜、吴广起义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点燃了革命的烈火,给今后农民受压迫起义指明了方向。

民间曾流行一首歌谣: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广大农民群众唱出了这种富有反抗精神的歌谣,藐视封建王朝,向封建王朝继续斗争到底。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