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尽意编纂完成我新寨乡新寨村李氏家谱



  据传我李氏家族于明末清初自四川迁徙于甘肃宕昌新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祖辈们说,迁徙之因是奉朝廷之旨,填补该地区人口的稀少,故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四川填甘省”的说法。这是历史上的一次人口大迁徙,我李氏家族迁于此地已经历了十六代人,李氏后裔在这片贫瘠而偏僻的土地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不断地改变着这里的落后与贫穷,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又适逢盛世,国泰民安,追宗问祖之情也愈加迫切,探根同支的想法也更加强烈,再加上外出务工求学、经商、求职者遍布各地,甚至还有定居他乡者,如年代久远,则使离者愈离,散者愈散,不知根在何处,祖属何支?使得我族后商寻根问祖更加困难。我族迁徙此地曾有过自己的族谱,苦于“十年浩劫”无一苗存,自“文革”后四十年来又无人重视,村中年长知情者愈来愈少,家谱的迁徙,宗系的变化日渐模糊,甚至遗失。若不及时搜编补辑家谱,问祖之艰,寻根之难,便成我李氏家族的一大憾事。编写李氏家谱也能使我李氏后裔乘德循礼,世系分明,源源不断,不乱。基于以上原因,编攥李氏家谱是我李氏后裔义不容辞之责,也是迫在眉睫之事。
  为了找到编写家谱的可靠信息和准确依据,编组成员走访了本村和邻村的许多年长者,如本村杨家的杨公杨春荣,许家村的许公许学德和本族的风栋,卯成等老人。他们为家谱的编写提供了大量而宝贵的资料,在此感谢他们为编写家所做的贡献。
  为编纂家谱,搜集资料,我和族人李高峰(时任陇南市医院党委书记)于2015年5月29日至30日(乙未年4月12日至13日)驱车赶往礼县桥头南峪村李家庄考察,该村是于清代中后期迁徙此地的我族后裔,现有住户21户,约百人,属我族老大房支脉。
  编写家谱困难重重,因年代久远,信息遗失严重,现编写的这本家谱尽管存在很多无法弥补的遗憾和在编写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疏漏,但它既对我们了解族系支脉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又对以后的修谱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现经全体族人的共同努力,使我族终于又有了自己的祖谱,这是一件值得族人欣慰的大事,故在此衷心感谢编写家谱的发起人和始终关切并投身其中的族人李高峰和提供资料的老人们,还有为编写家谱捐资的各位族人。
  此谱,追本溯源,支系明晰,祖上之德得以昭彰,后世孝梯从此有序,愿李氏后裔不忘祖先艰苦创业,勤俭持家,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弘扬良优,抵御劣行,使我族子孙,世代绵延,族风永淳。
撰写人:十三世孙克珍
乙未年腊月二十三
公元二零一六年二月一日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新寨乡新寨村李氏家谱》业已完成,受族人委托作序,不禁感慨万干。一者祖谱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完成,这是我族人之幸事,我李氏家族当同庆为怀;二者编修祖谱是我多年的夙愿,如今得以完成,实在是无比的喜悦与激动。
  俗言:“只有离乡人才能深感家乡的可贵。”自我参军离开家乡已三十余年,在他乡饱受了落寞之苦,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乡人同族相亲、上下相敬、长幼有序、远近相携的温馨,联想到我李氏一族在新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祖辈们凭着他们的勤劳善良,朴实忠恳,延续了近三百年的历史,其间也不乏才德深厚之人,但因一直未有祖谱留世,均已无可考证,只能通过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来了解,深感遗憾,内心萌生了要立祖谱的念头。部队转业后回乡,工作之余在家里,倍感亲切温暖,但村庄上已经有很多人,虽是同族之后,却互不相识,更谈不上交往,显得很陌生。经详细统计,我李氏一族现有82户,共408人,其中县级工作人员3人,科级工作人员3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及职员20多人,在读大学生12人。一片繁荣景象,令人振奋。如今国家昌盛,有志青年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他们各居东西,在不同的地域实现着各自的人生价值。为了使本族后人永远保持联系,不忘祖宗,增强族人凝聚力,就更应追根溯源,共立祖谱。有了祖谱,就如水有源,树有根。今逢盛世,政通人和,举国上下,欣欣向荣,为了淳化家族风尚,敦促族人团结和睦,树新风、扶正气,编修祖谱已迫在眉睫。
  我祖后人(十二世)成生、小新、(十三世)克珍、小喜、根德、小用、李平,(十四世)志明等夙有思远报本之心,所以倡议编纂李氏家谱之事提出后一拍即合,乙未年正月初二,经与族人共同商议,成立祖谱编订筹委会,由我牵头,克珍执笔撰写,小新、克昕、成生编辑文本,小用、张成等负责筹资,历时一年零七个月,丙申年七月十六,祖谱成书,交付印制45册。
  祖谱撰写困难重重,特别是采集信息的过程非常艰难,很多信息需要甄别整理,不尽事宜克珍费心费力,查漏补缺、仔细校对,堪称祖谱成书之功臣;小用、张成等筹措资金忙前跑后,从未嫌苦叫累,族内成员捐资出力(捐资名单附祖谱底页),积极响应。我代表全体族人向他们深表谢意;特别一提的是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许家村许公学德、本村杨家杨公春荣和族人十一世凤栋、十二世卯成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为修谱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里一并感谢。
  如今祖谱已成,望我族人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共谋发展,遵守祖训遗德,力争使我李氏一族成为名门望族,子孙绵延,人才辈出,如此则先祖幸甚、我辈幸甚、子孙幸甚。
  言不尽意,唯愿我李氏一门平安吉祥,永世咸享!
十二世孙高峰序丙申年七月十六
公元二0一六年八月十八日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