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老岸李氏族谱中所记载的族源



  我来自何方?身在何处?去向哪里?这样的诘问,存在于我们每一名李氏家族成员的灵魂深处和潜意识之中。可以说,没有人不想了解自己的祖先,没有人不想知道自己的来历。
  我们后老岸李氏家族到底来自哪里?从我幼年时期有记忆起,就经常听闻族中的老辈人说起家族的来历:一是远祖自山西省洪洞县迁居河南省内黄县;二是先祖李有携二子从内黄县李草坡村迁居到后老岸、开寨两村分别居住。可惜的是,历经几百年风雨,并没有留下可以佐证的文史资料或碑文记载,仅保留了一些口头传说。
  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五年,李法、李秀和我的父亲李伍林等几位长辈为编写族谱,曾经由李长胜驱车,数次探访滑县、内黄县的多个草坡村,探究查访先人的足迹。从与当地村人的访谈看,基本上可以确定,内黄县李草坡就是我们先祖曾经生活过的所在。
  二○○四年,我公差之余顺路到山西洪洞县探访了大槐树遗址,了解到有关明季移民情况。我们的远祖曾经世居山西,元末政治黑暗,政府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纷纷揭竿而起。持续十七年的农民战争,主战场在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中原地区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据史料记载,明朝建立时,河南人口不到二百万,而山西人口达四百多万。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将“狭乡之民迁于宽乡”,数十万的山西农民,不得不被迫离开故乡,迁往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以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为起点的移民活动,历经洪武、永乐两朝,前后持续一百多年。据《内黄县志》记载:“明永乐十二年(公元一四一四年),自山西洪洞大批迁民来内黄。”我们的远祖,应该就是在这一年迁徙到内黄县的,此前究竟系山西何府何州何县何村人,已经无从稽考。我们的远祖,在空前的大迁徙中,以大槐树腾游时空的恢弘气魄和根植泥土的不屈韧性,在新的家乡开始了筚路蓝缕的耕耘、不辞劳瘁的创业。
  内黄地处豫北平原,冀鲁豫三省交界,属黄河故道,曾名黄沟、黄泽、黄池,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内黄于汉高祖九年(公元前一九八年)置县,当时隶属魏郡,因处黄河以北,遂称内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华夏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和商中宗太戊均曾建都、建业、建陵于内黄,颛顼、帝喾是李姓的共同祖先。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我们的远祖从山西迁徙到河南,竟然选择了老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算是回归故土吧。今天的内黄县,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安阳市,县域面积一千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辖七镇十乡两个街道办事处、五百三十二个行政村,其中李草坡位于二安乡。(内黄县有三个草坡村;滑县有七个草坡村。)
  我们的一世祖李有又是何时从李草坡迁徙到后老岸的呢?根据现有的资料只能进行推算。按照平均每二十五年出现代际新人,考虑到先祖李有迁徙时是成年人携家带口,以家族有生年记载的嫡传长孙出生年份前推,一世祖大约是在一七一二年(清康熙五十一年)前后迁徙而来的,他老人家大约出生于一六七八年(清康熙十七年),迁徙时年约三十四岁。
  一世祖李有生活的时期,是清朝康雍乾盛世,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休养生息,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老人家又一次踏上迁徙之途呢?最大的可能,是黄河水患或其他自然灾害所致。
  内黄因黄河而得名,有着一部与黄河分不开的历史。上溯至北宋时期,黄河从原阳拐弯、经内黄向东北在天津一带东流入渤海,那时候的后老岸还在黄河的东南岸。此后数百年的时间里,黄河决口频繁发生,金元时期黄河呈自然漫流状态,没有固定流路,很多时候黄河水南北分流,有时分三股而流,以荥泽为支点,其东北方向原阳、延津、封丘、长垣、滑县、内黄形成扇形地带,是遭受黄河水患最为严重的地区,既留下了漫漫黄沙滩和盐碱地,也造就了祖先赖以耕作生存的冲积平原。
  据历史记载,金太宗天会六年(一一二八年),黄河决口,自泗入淮,黄河自此南流;金大定十一年(一一七一年),黄河决于原武县的王村,主流分三支汇泗入淮,北面一支仍循内黄故道,南面一支由延津西分流,经今封丘境内的太行堤以南(即今文岩渠一线),河行二十多年;金明昌五年(一一九四年)八月,黄河自阳武(今属原阳县)决口,东历长垣、东明、兰考等县。明清时期,黄河下游决溢更为频繁,清顺治年间封丘里巷传云“自古无二十年不冲决者”。清康熙年间,黄河几乎每年决口,有时大溜北趋,为害范围甚广;雍正、乾隆年间,内黄也曾多次发生过大水。
  我们的家乡李草坡、后老岸恰恰就位于这个扇形冲积地带,至今在后老岸村北地界内,还保留有明朝嘉靖年间兴修的太行大堤、东西绵延甚远。后老岸这一村名,与前老岸一起,留下了黄河决口、河道变动的历史印记。前老岸村南不远的文岩渠,就是黄河泛滥时留下的分支水沟经疏通开挖而成。沿今文岩渠一线的梅口、后河、大沙、小沙等不少村名都与黄河有关。在延津、胙城、内黄等地,世代传说着沙压十八村落、地震、饥荒、大水平地行舟的故事,延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西距后老岸仅二十一公里。当年,先祖或因家宅被淹、生计困难,遂毅然携家带口自内黄南迁求生。老祖携二子,大约一开始全家都居于开寨,次子李大臣(约生于一七○五年)成年后,又向西购置土地、宅基,正式定居于后老岸这一地势相对较高的地点。
  我们的先祖迁居之时,后老岸村尚属于河南省卫辉府胙城县管辖。据《胙城县志》记载,胙城原址在庞固,历史悠久。周为胙国,之后随着时代变迁,先后称南燕国、南燕县、燕县、东燕县。隋开皇十八年(五九八年),改名胙城县。唐武德二年(六一九年)升为胙州,南燕县属之。武德四年(六二一年)州废,复名胙城县。宋熙宁年间,为避水患,西迁华里店。明洪武十年(一三七七年)胙城并入汲县,洪武十三年(一三八零年)复置。万历八年(一五八零年)沙压县城,几为废墟。清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复压。是年,撤销胙城建制,部分村庄并入汲、滑两县,县治所在地及所辖十九里(相当于保)并入延津。
  据《延津县志》记载,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胙城县废,所辖十九里并入延津,其中后老岸属庞一里管辖。此时,延津全县二百一十九个村庄共有二万九千零九十六人,平均每个村庄仅有一百三十三人。当时后老岸约有二十余户人家,一世祖李有夫妇、二世祖李大臣夫妇等人定居于此。约一七三○年,三世祖李进出生。约一七五五年,四世祖李有财出生。约一七八○年,五世祖李鑑出生。约一八○五年,六世祖李士俊出生。今之族人皆系李士俊、李士平、李士魁及李士保之后,称“老四门”。长门李士俊有四子:李明、李恭、李恂、李知,四子之后又称“新四门”。约一八三五年,七世祖李明出生。八世祖年最长者约出生于一八六○年。九世祖年最长者约出生于一八八五年。十世以后年长者生年皆有准确记载。
  延津历史悠久,夏分九州,延津地属豫州。周置廪延邑。秦赢政五年(前二四二年),以县境多棘,置酸枣县,南北朝后魏并入小黄县,北齐并入南燕县。隋开皇六年(五八六年)复置酸枣县。宋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年),以黄河渡口改称延津县。金贞祐三年(一二一五年)升为延州,辖延津、阳武、原武三县,属南京路开封府,蒙古至元七年(一二七○年)州废。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因有黄河阻隔,由开封府改属卫辉府,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胙城并入延津。民国初废府设道,延津属豫北道。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延津县废六保、十九里,将全县划为五个区、一百零四保,其中,第二区驻魏邱,辖二十一个保,后老岸为第十四保。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撤道一级建制,延津直属河南省。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省下分设行政区,延津属第四行政区,延津县划为三个区、二十一个联保、一百七十五保。其中,二区驻魏邱,下设八个联保、辖六十四保,其中后老岸为三联保所辖的第十八、十九保。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延津县城,延津属伪豫北道。日寇侵占期间,延津行政区划未变。关于这一时期,我的父亲和李法爷在世时,回忆起旧社会家族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确实都曾经由魏邱等地官府裁决处理。
  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延津复属第四行政区,全县划为六镇、两乡,下分九十二保。其中,老岸乡驻老岸,辖十三保:(一)前开州寨、后开州寨、辛庄、前老岸,(二)王纸坊、李楼,(三)袁纸坊、郑纸坊、半坡张,(四)新乡屯、曹柳洼,(五)小屯、大庞固、小庞固、岸下,(六)前司寨、后司寨、于庄,(七)东南庄,(八)后老岸,(九)蒋村,(十)郭里村、小城、川流,(十一)张街、乔杏冢、张杏冢、王杏冢、吴杏冢,(十二)郭柳洼、尹柳洼,(十三)牛屯南门外。在后老岸村史中,这大概是行政管辖权层级最高的时期,此时李氏长门之九世正处于壮年,十世多数尚处于孩童期。
  一九四九年春,延津县将后老岸、前老岸、辛庄、开州寨、蒋村划归封丘县,封丘县将青庄、魏庄、李庄、东史固、西史固、刘小庄、翟小庄、大留固划归延津县。
  那么后老岸为什么会从延津划归封丘,划归封丘之后行政上又有过什么变化呢?据清顺治十五年(一六五八年)《封丘县志》记载:“封域广八十里,袤六十里。县境东止平丘,南止神马,西止史固,北止居厢。”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封丘县志》记载:“封丘广七十五里,袤六十六里。清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年)三月,封丘改属卫辉府管辖。”辛亥革命后废府制,封丘县直属河南省,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省下设道,封丘归河北道。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撤道归省。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全省划分为十一个行政区,归第四行政区。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日寇占据封丘,日伪在省下设道,归豫北道。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前、后老岸一代红枪会势力很大,主要道首都是两村强梁之人,很多村民参加了这一会道门组织,村东的天佛寺是会聚场所。此时,后老岸村尚归属于延津县。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年)六月,中共冀鲁豫二地委根据斗争形势需要,为扩大抗日斗争根据地,决定将滑县南部、长垣县北部部分地区划出,新设卫南县(因位于卫河以南,故命名“卫南”),成立中共卫南县委,原属滑县的黄德集改属新成立的卫南县六区管辖(区公所驻牛屯),乱世之中,各方势力你来我往,卫南县的影响力开始及于距离黄德较近的后老岸。一九四二年七月,国民党第一战区河北挺进军第一纵队驻守老岸,红枪会归服。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后,恢复原建制,封丘仍属第四行政区濮阳专员公署,国民党军进驻封丘县城,刚建立不久的中共封丘县委和县民主政府撤离县境到黄德,中共冀鲁豫行署第四专员公署遂将卫南县六区所辖的黄德地区划归中共封丘县委、封丘县民主政府领导。一九四六年二月,中共冀鲁豫四地委决定将中共封丘县委、县民主政府与卫南县合并,封丘县域北扩,卫南县西南部、文岩渠北的十五个自然村划归封丘县。一九四八年八月,封丘县境全部解放,同时卫南县改属冀鲁豫行署濮阳专区。一九四九年八月,封丘县划归新成立的平原省濮阳地委管辖。一九四九年九月,撤销卫南县,其辖区大部并入滑县,将黄德乡划归封丘县。一九五○年五月,图谋不轨的老岸红枪会东方道被人民政府彻底摧垮。一九五二年,平原省撤销,封丘县划归河南省。一九五四年,濮阳专署撤销,封丘县并入新乡专署。一九五八年八月,成立黄德人民公社后老岸生产大队,李氏族人分别编入第一、第九生产队。一九八三年十二月,重新恢复黄德乡后老岸村第一、第九村民小组的名称,此后历经一九八六年撤销新乡地区改市辖、一九九六年黄德乡改镇等,后老岸村的上级行政管辖一直保持稳定。
  目前后老岸村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封丘县黄德镇。黄德镇辖区总面积五十八平方公里,辖二十六个行政村,二百○一个村民小组,三点八万人口。所在的封丘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东经一百一十四度十四分至一百一十四度四十六分,北纬三十四度五十三分至三十五度十四分,东临河南省长垣县,南依黄河、与七朝古都开封市和河南省兰考县隔河相望,西接延津县,北邻安阳市的滑县。如今的黄河,从封丘县南和县东流过,境内流长五十六公里。封丘县域地处黄河故道,地貌复杂,沙岗、平原、洼地兼有,黄河大堤以南滩地较高,其余地势低洼,整体上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封丘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零下一摄氏度,七月平均气温二十七点二摄氏度,年平均气温十三点九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六百一十五毫米,无霜期二百一十四天。封丘县至今还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老百姓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块黄河淤积出来的土地,养育了世世代代质朴善良、勤劳诚恳的家乡人。
  在十一世生活的时代,后老岸东与开寨、黄德,南与前老岸,西与东南庄,北与蒋村等村相邻,现有村民一千七百多人,有李、郑、杨、何、张、任、郝、黄、高、刘等姓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主要依种植、养殖、外出劳务等谋生。农业方面,种植的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绿豆、棉花、红薯、花生等,近年来种植金银花、树莓增多。水文地理方面,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自文岩渠引流的河水尚可到达村中,环村渠沟及村内坑洼经常满溢,九十年代后逐渐断流干涸,目前灌溉和饮用主要靠地下水。生活方面,由于方圆周围没有工业污染,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水平、医疗条件不断提高,族人的寿命也在延长,为封丘县被中国老年学学会认定为“长寿之乡”作出了贡献。交通方面,一九八六年太行堤北与滑县交界地带新建的新乡至菏泽铁路封丘火车站开通,二○○六年太行堤北侧又开通了省道三○八公路,交通闭塞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宗教信仰方面,以佛教及神道教为主,近年也有少数人开始信仰天主教。村东曾有天佛寺,相传为开封相国寺僧人赴浚县大伾山拜佛歇脚处所,解放前多年为兵匪、会道门组织占据,解放后辟为老岸学校,现已废弃复耕为农田。村中有关帝庙和老奶庙。村南有大杨仙庙。
  后老岸,我们李氏族人的家乡故土。数百年来,李家人在生存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在这片黄河泛滥的土地上,以顽强的毅力艰辛创业,历经艰难,不屈不挠,顽强奋斗。历经十几代人的辛苦劳作,昔日多灾多难的地方,如今成了环境宜人、出产丰富的良田沃土、美好家园。先辈的事迹可歌可泣,激励着后人自强不息!
  根据多年来听闻、查询和考证的情况,我把后老岸李氏家族的迁徙经过和源流脉络记录在此。如有不确之处,冀望今后能发现新的史料,再行增补修正。(李长生)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