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谱封面展示图1)
冯氏宗谱
冯氏宗谱主编:冯自照
开本:889X1194mm
印本:82
字数:2380千字
印刷:600套
版次:2020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工本费:398.00元(上、下卷)
中国家谱编印基地承印
(冯氏宗谱封面展示图2)
(冯氏宗谱内页图展示)
(冯氏宗谱世系图展示)
本谱遵循以下十八条编纂条例:
一、本谱记载家族一百多年(约1900-2020)繁衍生息族事。
本谱坚持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老家谱、墓碑志文、族人当面核实信息为依据,通过调研考证,溯源流、详世系、录人文,以达集存史料、资治教化、缅怀祖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目的。
二、使用公历纪年法,世系表中族人的生殁时间一般为农历纪年纪月。建国前一般采用帝王年号加注公元纪年法,新中国成立后均用公元纪年法。
三、本谱设置一套(上、下卷),由卷首、正文(世系表)和附录三部分组成。上卷置序页、谱例、谱序、源流考和文廷系世系表等内容。下卷置起廷系、贵廷系世系表、人物传、艺文、老家谱节选内容、功德榜和附录等内容。本谱除依照传统修谱体例格式编目外,还按现代修谱格式,增设人物传、艺文、大事记、老家谱内容节选和功德榜,在附录里增设族事活动集锦,刊载宗亲聚居区全貌图和大额捐款宗亲全家福照片。为方便查阅,下卷亦设总目录和索引表。
四、本谱分类述事,平列分目,分别采用录、述、志、传、图、表等体裁进行记述。全书以世系为中心,分置谱序、谱论、源流考、字辈谱、人物传、世系图表、附录等类目,以记载家族人和事、族产存放位置、碑记、诗文、传说、艺文等,图表随文设置。全书除以志为主外,加入图/照片、增设功德榜、文献资料、干支纪年对照表,图文并茂,增强观赏性、针对性、认知性。体现朴实求真风格。
五、采用现代汉语语体记述,行文力求严谨、朴实、简明、通俗,叙述性语言中的数字和序数以及齿录中的生张时间均以中文汉字小写数字(-二三…)表述,谱文中的统计数字用阿拉伯数字(12.)表)述。使用简化字,保留老家谱中的繁体字。
六、采用“五世一表表记式(冯式)”体例格式编修世系表。
七、世系表按照各支系长幼顺序依次录入。世系无考支系做如下处理,一是能说清楚自己是普升后裔那个支系的,就归那个支系挂谱;二是能说清楚是普升后裔且得到本族族亲证明的,在三大世系编辑完之后单列第四节“世系无考分支世系表”编入本谱;三是旬阳本地同族冯姓认祖归宗统谱同派族人的世系表,单列第五节编入本谱。
八、配置一至十二世总世系图。十二世以后以“昌”字辈为单元配置世系图,以备检索。世系图采用垂丝图,其寓意为我世代子孙根深叶茂、垂柳丝丝、绵延不绝。
九、设置世系表检索表,主要以“昌”字辈长幼为序编号备查。
例如:@昌起A-205,凡是昌起长子德升的后世人,直接翻开205页,即可找到自己的世系和近门族亲的世系信息。十、“人物传”记述的对象是族中公认的社会名望较高、贡献较大者。简述事迹,适当褒评。
十一、本谱所撰文章均署名作者真实姓名。参考资料在相关文章后一般不做标注,统一在后记中加以简要说明。
十二、本次修谱与时俱进,在世系表中,族中男女(新中国成立后)均予登录家谱。女儿记载其本人信息和女婿及子女姓名止。妻室(岳家)记载其配偶生身父母姓名和住址止。
十三、置来祖迁陕图示、族人聚居图示、介绍谱牒常识、刊载干支纪年表,以使脉络清晰,方便查阅。谱中置余庆录,用于族人记录增减人口,以利后辈续修,以昭万代著昌。
十四、有取舍的节选收录老家谱,“谱头”和“世系图”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影印刊出,供族人阅读和了解老家谱之需要,体现冯氏世代繁衍的延续性和家族文化传承性。
十五、本谱资料信息来源于族人普查登记、走访调查、现存老家谱、神轴、碑文、史志和祖辈口传。
十六、本谱族人字辈记录法。按照冯氏字辈谱严格录入。例如凡是把派行“继”写成“纪、记、.……..,把“""写成"中、忠、.…"的,家谱里记载你的名字字辈是“继”和“宗",例如冯中华,记载为“冯宗华”。两个字姓名“冯刚”记为冯继刚。改字辈的,如冯繁荣,录入时记载为冯继荣。遵者续谱。
十七、现世男丁婚配用“娶”二婚为“继娶”三婚为“续娶”已故人配偶用“原配"“继配"“续配”。女子出嫁用“嫁”或“适”。妻室离婚、出走用“离异”或“下堂”。
十八、本族子嗣可承嗣,可招婿入赘,可以领养。要儿过继记为“嗣子”“承嗣”。“出继”后声明归宗者可入谱续修。招婿入赘其子女姓冯的传世续谱,延续香火。出族改姓者不再入谱。叛国判刑悖宗不孝者不入族谱。
是为例。
十五世孙自照撰写的冯氏宗谱序言:
吾华夏冯氏,乃黄帝后裔,姬姓贵胄,融华夏四千年文明史,始祖冯简子、冯文孙,受封冯城,以地为氏,椒衍瓜腿八百六十余万裔孙。回望吾族,世代嬗递,系出姬姓归姓,发源陕西,基肇河南,郡望颖川,以望立堂,乃先哲之苗裔,华夏之望族。冯氏先祖列宗之遗德,吾辈當珍之宝之,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吾族自始祖普升公嘉靖年迁映以来,世代聚居于天池岭,发积于冯家庄、丰家岭、南山、刘家庄、烂刺沟、樊家沟、孔家沟、大小神河、大小金河、金间二河、平定及西营等地,历四个朝代越四百六十余年,繁衍二十余代,是开发秦巴山区最早的先民之一,卓有功绩,族人以勤劳敦厚著称,备受赞誉。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进步,现在族人已经迁徙散居于旬阳各乡镇、安康、西安及全国各地。
温想来祖当年,江淮多事,民族矛盾激化,武装叛乱频繁,百姓不堪赋税福役,民不聊生,湖北孝感麻城大量移民,"问君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吾祖普升普高普天三公,惜别广袤的大别山南麓湖北麻城富饶故土,跨汉江平原,一路向西北,逆汉水而上,入莽莽大山,经汉口襄樊十堰白河到旬阳,进入秦巴山区。一路奔波,风餐露宿,斩莽披榛,虎狼相伴,惶惶而行,何其艰辛。秦巴山势北陡南缓,群山毗连,峰峦重叠,河流源远流长,远离平原闹市,寻安身立命之处。追忆先祖,拓疆劈土,肇迹开基,历经治乱,栉风沐雨,矢志耕读,世代不辍,遂使族脉瓜腱绵绵,百代著昌。看今朝宗族众亲,欣逄盛世,融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洪流,实现中华复兴之梦,扬勤奋智慧风帆,脱贫致富,实现小康,享和谐盛世之乐,家族兴旺,英才辈出。冯氏家族颠沛流离、繁衍生息,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缩影,印证了中国农民的坚忍与刚毅,见证了宗族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依。抚今追昔,发人深思,盛世昌明,催人奋进。然而我族史上家谱自始祖迁陕到十九世纪末(1562-1900)累世未修,幸有德普公在光绪辛丑年(1901)首修《冯氏宗谱》,昌英昌傅公在光绪戊戌年(1898)首修贵廷系五世冯智房下《冯氏宗谱》。再有昌平公在光绪乙巳年(1905)二修文廷系八世世科房下家谱。文廷系先贤在二十世纪三十年成立谱局,聘请陈守金执笔,二修八世冯世德房下分支谱。这都距离来祖迁陕时间已过三百四十余年,已难以追溯一至五世世系详情。
从清末至现在,屈指数来,我族不修家谱又有一百一十余年。三大支系没有形成统一的《冯氏宗谱》也实为憾事,冯氏宗谱,急待续修。今国泰民安,昌盛平和,盛世修谱,天赐修谱之机。
本次修谱,以自良公二零一七年冬建立微信续谱群为平台,由自照、自良、继安、宗吉等族亲主持,向全族人发起三修《冯氏宗谱》倡议书,得到族内众贤达大斌、自德、自举、自来、自烦、桂莲、继汉、继林、冯鹏、冯明、继会、继敏、继军(天池岭)、继生、宗明、正强等众族亲齐声响应、踊跃参与、全力支持。随即启动了宏大浩繁的编修工程,于十二月在微信群选举成立“冯氏续谱委员会”“编辑委员会”以及“常务委员会”等家族性续谱领导组织。委员会先后制定下发《三修宗谱实施方案》及宗亲家族政策性续谱文件计301号,主编编辑续谱参考资料计26期、《谱情通报》计30期,制作续谱用表十余种,研制“五世一表表记式家谱”体例格式编修世系表。二零一八年正月十一日召开宗亲续谱代表大会,确定三修《冯氏宗谱》。三月开始捐款,六月十日召开续谱员培训会,随即开始走村入户录取信息、制作初稿和撰修谱文。
齿录初稿修改,实行主编和宗来“三上三下”三次校对修改的办法。二零一九年十月六日召开审稿会,二零二零年冬月家谱修峻。本次修谱得到全族宗亲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有力地推进了编修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斯功厥成。纵观三修宗谱,要素齐全,篇目完备,资料宏富,文辞简约,堪称现代谱牒之作,奉读斯谱吾族历史跃然纸上,祖宗功德历历在目。《三修冯氏宗谱》续成,可以廊源流、厘辈分,序长幼、聚人心;可以恭先贤、彰大义,激励族人弘扬祖宗美德,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可以明事理、懂规矩,促进家庭社会和谐进步。《冯氏宗谱》付梓成功,是我冯氏家族一大盛事,结束了一百一十多年来未修家谱的历史,实现了文廷、起廷、贵廷三大支系和旬阳本地冯姓族人统谱同派的大统谱,实现了家族史上的大团圆。掩卷沉思,感慨万千,个中心酸,浮想联翩,我等才疏学浅,不胜文笔,不精当处,在所难免,万望勘误,一正本源。
值此,恭视我冯氏宗门人丁兴旺,洪福安康。乘祝我华夏神州国运鸿昌,繁荣富强,实现中华现代化。以为序。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