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致丹山张氏是漳浦的名门望族,这次修谱是在寻根探源和反复考证基础上,又是体现孝为先的家风道德,经过编纂者和广大宗亲几年共同努力,自觉、义务、负责、奉献的精神,终于付辛成书。这是古致丹山张氏家族的一件大事,也是儒林青屿与丹山连接一件大事,溯丹山宗亲世系渊源,刊丹山张氏宗亲之敬祖孝道,录丹山张氏宗亲之历史,载丹山宗亲之创业足迹。本谱的编纂成书,先无愧列祖列宗,后有垂于族裔子孙,这次编著上可探水木之本源,下可明辈分之次第,必将会起到思敬先祖、弘扬祖德、敦亲睦族、激励后人团结奋进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几百年来丹山张氏家族从中也有过五次修谱,第一次是公元1436年至1464年之间,也就在明朝正统与天顺年间观养公第一次写谱;第二次是鼎山公(君耀,又名应奎)于明嘉靖二十四年根据其父侃庵公(文伯)手记编修家谱(时公元1545年,1609年写序),该因山寇火烧失之;第三次是封公(乾用)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重修;第四次是方炎(认斋)于康熙辛己年(公元1701年)再次修谱,这二次修谱也同样失之无存;第五次是张云渠在清嘉庆年间(1820年)重修族谱,今尚存在旧本。我们这次修张氏族谱为第六次,也是相对比较系统、比较全面重修。
编谱是一项浩大的图文工程,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经历时间长,在编纂过程中,编者本着“尊重历史、宁缺毋误、严谨求实”的原则,克服历史时间长、史料严重缺失等困难,对收集史料、资料多方考研、论证,本谱的设计策划、资料征集、篇目篡写、文字编排、图影录入、核实校对、印刷装订的整个过程中,编篡人员辛勤笔耕、勤奋劳作,力求使本谱以朴实、真实、详实的风格展现在族人面前。
总之,由于水平有限、条件欠缺,本谱定有较多地方未尽人意,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宗亲不吝赐教。
丹山张氏族谱编委会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