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宗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发源、血缘传承、分支、迁徙的发展史,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家族历史文化内涵。而其本身又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将夏、商、周各世系籍谱成书,后来史学家们就是以此作为撰史之凭证。
汉代时,就有姓氏官谱,在官职的擢升,爵位的继承,儿女婚配等重大事项决定之前,都要查《谱牒》考血缘。士族者,一生的职责就是读书做学问或入仕官场。
魏,晋时设有谱局,求人才举孝廉必查《谱牒》而授官。唐朝牒纪,起源高宗,修于玄宗,定于德宗。宋时,官方及民间广为著谱,并逐渐趋于完善。
元、明时,华夏诸夷混合,姓氏较多,修谱益盛。三公(太师、太保、太傅)以下者著有历年之年谱,封官加爵,对于宦业门第亦更优厚。因此,《谱牒》在以前的社会里是特别重要而严肃的。所以,民间修谱就形成一种潮流(传统延续至今)。
明崇祯元年(1628年)张献忠、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席卷中华大地。在这烽烟四起的20余年间,民众大批死亡,流离失所。不少家族的《谱牒》也被遗失、损毁。
明末清初的四川,由于多年的战乱以及瘟疫、灾荒、虎患、匪患等原因,导致人口锐减,几乎到了人烟绝迹的地步。
清康熙20年(1681年),据官方统计,四川人口不足2万。(经后来的人口学者们修正,那时的四川人口不超过50万)。昔日的天府之国却变成了“遍地白骨尽荒草,百里绝烟无鸡鸣”的荒芜之地。
鉴于地荒人稀,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康熙10年(1671年)康熙帝下诏“移民填川”。由于吴三桂叛乱,移民填川政策无法实施。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20年(1681年)再次下诏“移民填川”。
从康熙20年起,四川地方政府正式启动移民优惠政策。自此,湖广(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省的民众便陆续迁徙至四川各地占地垦荒。至乾隆41年(1776年)“移民填川”运动全部结束。在95年中,共移民到四川700余万众。至此,“蜀地多为湖广人”。《四川人口史》
由于移民运动,致使族人分散,祖居地的宗亲为了与徙居地的亲人们方便往来、联系及谒宗拜祖。所以,在乾隆和嘉庆时期,四川地区、南方地区和中原地区,民间续(合)修宗谱达到了最高潮。(我家现存的《谱》是雍正二年的)。
道光29年(1850年),洪秀全等人领导的“太平天国”及安徽、河南的农民(捻军)大起义,中国又历20年之大乱,人民大量死亡和流离,存者苦难至极。
据现代史学家们考证及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此次大乱导致中国减少了2亿多人口。(南方六省死亡的人口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因此,很多家族的宗谱相继遗失和损毁。
清末民初,有不少宗族又重新修订《谱》,现存于世的《族谱》大部分就是那个时期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修宗谱及清明会等结社活动被政府冻结。经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浩劫;在“破四旧,立四新”风暴席卷中国大地时期,民间的很多文物、古书被“红卫兵”抄走及烧毁;古迹、庙宇、墓志碑文均遭破坏,《宗谱》也散失殆尽。
1979年邓小平先生开始实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后,国门开放;众多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忆祖思宗,回乡寻根祭祖的活动日益增多。
1989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先生,就《为台胞、侨胞寻根拜祖,······有关部门要做好两岸同胞的家谱整理工作》的倡议出台。
2001年3月10日,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作出决定:“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要帮助台胞、侨胞寻根拜祖,整理祖居地的族谱及加强两岸宗亲组织的联谊活动。”
………
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使封固了半个多世纪的《宗谱》文化终于被解冻。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阜民康,实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康乐盛世。小康时代,人民莫不切本源之思。于是,在全国各地民间又掀起了成立宗亲会、续(合)修宗谱活动的高潮。
在时代潮流及人文良知的感召下,海内外的陈氏宗亲也不甘落后,便积极地开展了宗亲们的联谊活动及续(合)修宗谱的工作。
2001年,河南陈正法先生等宗亲组织召开了“三宰相”历史文化研讨会。开始了编撰“三尧公”总谱的工作。
十多年来,正法先生倾其毕生精力,为研究、考证、收集、整理陈氏历史文化、文物资料与“三尧公”各支系的谱系,不辞辛劳执着的往返于各地“三尧公”后裔聚集地及文史馆,为汇编总谱付出不小。
本《总谱》汇集了“三尧公”各支系的诸多宗谱系。有便于宗亲们相互联谊和了解“三宰相”历史文化,相关人物及后裔们的繁衍、迁徙、发展等诸多信息。为陈氏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为陈氏族裔增进友谊、团结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宗谱汇编完成,可喜可贺。正法先生与其团队的宗亲们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深表敬意!
鄙人于一九九四年开始涉猎于陈氏历史和家谱文化的探讨,至今十多年,尚属肤浅,无缘大雅。谨此,特向正法先生和热衷于陈氏文化研究、传播的先生们一并致敬!
大宋贤相尧佐公第三十八代裔孙
入川始祖可继公第九代裔孙
陈飞(善文)拜撰
二零一三年七月于成都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