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氏族谱网 关氏家谱网 关氏宗亲网 关氏家谱族谱简介
关姓人口不算多,名人也不算多,但是仅仅关羽一位就名扬千古了。
关姓,中国姓氏之一。主要分布于河南、甘肃、山东、江苏等省,尤以河南省为多,约占全国关姓的41%。在现今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位于第153位。关姓历史名人,有武圣关羽;五代后梁画家关仝,工画山水,好作秋山寒林;宋代太学博士关景仁,多才多艺,音律、历数、草隶、图画无所不精,尤长于诗,有《关博士集》;明代画家关思,善写山水,晚年所作,苍润恬静,以画名重海内,与宋旭齐名;元朝戏剧家关汉卿,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传世优秀剧作;中共高级将领、八路军120师政委关向应,与贺龙一起开辟了晋绥抗日根据地;关盛志,安徽六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兰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济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顾问等职 [1] 。
1、南海吉利下橋關德堂家譜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题 名:南海吉利下橋關德堂家譜二十四卷卷 数: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修撰者:(清)關蔚煌
版本年:清光緒十五年(1889)版 本:刻本
谱籍地:廣東南海堂 号:
始 祖:
始迁祖:
2、蒲坂关氏族谱: 七部:[福建莆田]
题名蒲坂关氏族谱: 七部:[福建莆田]
作者关永辉总编
版本1998年, 1998年铅印本
居地福建, 莆田
堂号蒲诸堂
先祖/名人先祖:[元末]关宋奎; 始迁祖:[明]关元棠; 始迁祖:[明]关元荣
摘要是族本籍山西蒲州,宋末元初避胡南迁,滞留江南。元末,有宋奎生六子,避乱分三支,各命堂名:蒲源堂居江西;蒲渚堂居福建;蒲清堂居广东。蒲渚堂祖元棠、元荣兄弟,明洪武二年始迁莆田霞溪之坂,名其乡曰蒲坂,示不忘蒲州之本。部一渊源,部二继序、世系,部三创业,部四续编录,部五宗亲录,部六谱迹存录,部七捐资录。
索取号XP279
3、谈雅关氏族谱: 不分卷:[新会]
题名谈雅关氏族谱: 不分卷:[新会]
作者(清)关廷盓纂修
版本清道光30年(1850), 刻本
居地广东, 新会
先祖/名人始迁祖:[宋]关肇治
摘要始迁祖肇治,先世福建甄宁县高梁人,北宋太平兴国间随二兄南徙,肇治居冈州(隋唐建置,治新会)谈雅里,长兄迁南海九江,次兄迁顺德黄连乡。是谱主记谈雅支系。谱载谱记、序、系图、五世祖始末等。
索取号925332-33
4、[关氏]元昌公家谱: 二卷:[番禺]
题名[关氏]元昌公家谱: 二卷:[番禺]
作者关颂声等纂修
版本民国26年(1937), 铅印本
居地广东, 番禹
关氏族谱网 关氏家谱网 关氏宗亲网 关氏家谱族谱简介
先祖/名人始迁祖:[明]关翔; 先祖:[明]关文皊; 先祖:[明]关礼皊; 本支祖:关振容
摘要始迁祖翔,明正统九年携子文皊、礼皊自广州郡城鮉行街迁居番禺县西?乡。卷一谱序、凡例、十八世振容(元昌公)支世系、小传、墓铭、服制图、花甲表,卷二小传、像片。
索取号919552-53
919552-53又一部
JP1112
JP1112(1册,存卷1)
5、關氏族譜不分卷
题 名:關氏族譜不分卷卷 数:不分卷修撰者:(清)關瑞龍等
版本年:清光緒十五年(1889)版 本:刻本
谱籍地:廣東堂 号:翰元樓
始 祖:
始迁祖:
6、关氏故实,一卷[安徽合肥]
题名关氏故实,一卷[安徽合肥]
作者民国关铎修
版本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
居地安徽合肥
堂号孝谨堂
先祖/名人
摘要
索取号zzjpg-sx
7、关氏支谱: 不分卷:[杭州]
题名关氏支谱: 不分卷:[杭州]
作者吴农祥纂修
版本民国13年(1924), 钞本
居地浙江, 杭州
先祖/名人始祖:[宋]关可兴; 始迁祖:关实斋
摘要始祖可兴,北宋初人。数传至实斋,始居钱塘江浒。谱存传状。
索取号925330
8、关氏谱考: 不分卷:[杭州]
题名关氏谱考: 不分卷:[杭州]
作者关豫纂修
版本民国18年(1929), 钞本
居地浙江, 杭州
摘要是谱属考证性质,对分族、迁杭始祖、世系、历代存年、世谱缘起等,分门别类加以辨证。虽扑朔迷离,难有确论,然用心似亦良苦。
索取号925331
迁徙分布关氏是多民族、多姓源姓氏,人口约一百四十五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3%左右。夏朝时期,国都在安邑,因此关氏族人将发源地传为山西。春秋时期,郑过有大夫名关其思,说明关氏族人已在今河南省新郑一带落籍。西汉时期,有长水校尉、平陵人(今陕西咸阳)关并,东汉初戊己校尉关宠,汉末有太原人关靖(公孙瓒部下)入载史册。表明在两汉以前,关氏族人已广布于黄河中下游。三国时期,大将关羽横空出世,忠义千秋,永垂青史,使关氏成为天下人耳熟能详的著名姓氏。后关羽拥刘备入蜀,故有关氏族人留居今四川。三国归晋后,亦有关氏族人回归故里。两晋南北朝时期,关氏族人为避兵火,有入迁今江浙之地者。至隋、唐时期,关氏族人在今甘肃陇西、山东郯城一带发展兴旺,成为当地名门望族,故后世关氏族人有以陇西、东海为其郡望堂号的。两宋时期,特别是宋高宗偏安江南以后,关氏族人移居江浙之地渐多,宋朝末期,随着蒙古铁骑南下,江南又陷入一片动乱之中,据族谱记载,开平始祖关景器于五代后晋开宝七年(974年)因官场失意从福建来到广东,后定居于新会县石牌都谈雅里(今称司前镇)。其第六世祖关兴义迁入赤坎镇,年代不详,估计为北宋的中后期。明朝初期,山西关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就有关姓将士入台驻守,后定居于当地。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又有不少关姓人从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迁居台湾。关姓子孙已分布全国各地,并流播海外。清朝中叶以后,伴随闯关东的风潮,有鲁豫之地的关氏族人入迁东三省,而山西关氏族人则随走西口的风潮,经杀虎口,赴蒙古谋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美帝国主义在华掠夺廉价劳动力,一度使上海、江浙之地贩卖“猪仔”成风,许多受蒙蔽的华人被卖到美旧金山,夏威夷等地做苦工,其中也有关氏族人。如今,关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省为多,约占全国关氏人口的40%左右。
关氏族谱网 关氏家谱网 关氏宗亲网 关氏家谱族谱简介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