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姓家谱网 陶姓宗亲网 陶姓家谱族谱简介 陶姓简介
陶姓,中华姓氏之一,距今已有4300多年历史,得姓始祖为上古圣帝之一唐尧,唐尧又称陶唐氏,其后一支便以陶为姓。陶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1位,如今,在以姓氏人口为依据的百家姓排名中排第83位,人口两百余万。历史上,陶姓名人辈出,为丰富和灿烂中华文化做出重要贡献,并将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陶姓起源于上古五帝之一的尧帝陶唐氏,陶唐第七子洪祺为陶氏之祖。先秦时以平原陶姓为著,自商周时期到汉代,陶氏之族,率不出豫州境,活跃于济阴、平阳一带,人才辈出,汉开封侯陶舍,辅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被高祖封为开封侯,官至左司马,其子陶青也袭爵拜相。至汉末,青公后裔举族南徙丹阳,从此陶氏宗族居于吴。陶舍裔孙陶敦之后,分为丹阳和浔阳两支,繁衍到后来,成为丹阳和浔阳两地的望族。观今之陶氏,多源自丹阳、浔阳之望。进入近代太平盛世,陶氏后裔繁衍广布全国大多数省市区的城市乡村,尤以长江下游各地区为盛,另有九个少数民族陶姓子孙。泱泱中华,天下陶姓,溯源于陶唐氏,在血缘上可以追溯到4300多年以前的尧舜时期,在来源方面,可知最初是来自山东定陶、河北唐县和河南虞城县,源流可考。宋代《百家姓》将陶姓系于31位,也说明陶氏授姓特点鲜明,授姓时间早,原委脉络清晰,家族繁衍生息较为昌盛。 [1] 陶姓图腾:据称“陶”字成型于烧陶制器。陶本作缶、陶,由作陶器者“勹”和陶器“缶”组成。但“缶”又是由“午”和“凵”组成,“午”是玄鸟,“凵”是烧陶的窑穴,意思是玄鸟族人发明了陶器,就以这种烧陶制器的功德为姓,陶字的“阝”表示窑穴火道。陶姓是魁隗氏炎帝族祝融八姓昆吾嫡传,始祖陶唐氏。
迁徙传播据《姓氏考略》记载,陶姓最初是以山东定陶为发祥地。周以前,陶姓于史书不显。春秋时才出现了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即以节义传论千古的女性陶婴。春秋战国时期,陶姓逐渐南移到今河南兰考一带,后经繁衍发展,形成了陶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济阳郡。西汉时,有陶舍、陶青出仕长安,而陶青功封开封侯,子孙世袭其职并家于当地。两汉时期,陶姓人逐渐南迁于江苏、安徽一带,并在长江之南落籍,如东汉徐州州牧、溧阳侯陶谦即为丹阳(今安徽宣城)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河南、山东陶姓开始南迁江浙,而原居苏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赣。此期在江南一带涌现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东晋大司马、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陶侃,其后迁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诗人陶渊明即为其重孙。南朝宋孝昌相陶贞宝,晋安侯陶隆均为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后经不断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众,子孙昌盛的局面,于是后世陶姓以丹阳、浔阳为其郡望。宋代以前,陶姓发展依旧以上述两地为主源,在江南各地缓慢播迁,并有陶姓一支进入湖南。宋代时,陶姓在北方得以发展,陕西、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带狼烟四起,陶姓有播迁于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之地者。明初,陶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作为明初另一大移民聚集地的江西瓦屑坝,陶姓北迁安徽、湖北等地,而两湖之陶姓则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高原。清时,陶姓已广布全国,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如今,陶姓分布以安徽、江苏、湖北为多,形成了长江流域地区高比率陶姓分布带。在近600年间,陶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和南部向华中回迁成为陶姓迁移的主流。
1、陶氏家谱像硈: 不分卷:[无锡]
题名陶氏家谱像硈: 不分卷:[无锡]
作者(清)陶汝楫等纂辑
版本清宣统间, 稿本
居地江苏, 无锡
先祖/名人始祖:钱霮; 始迁祖:钱迪; 先祖:陶仁
摘要此书系清陶汝楫修《陶氏宗谱》像图之稿本。
索取号JP1117
2、陶氏支谱考证: [武进]
题名陶氏支谱考证: [武进]
作者陶赞唐纂修
版本民国, 稿本
居地江苏, 武进
摘要是书考证《溧阳陶氏迁常支谱》数事。卷二科名考,卷三宦矦考证,卷四节孝录,卷五兆域考证。
索取号JP1116
3、、陶氏家譜六卷
题 名:陶氏家譜六卷卷 数:六卷修撰者:(民國)陶懷照
版本年:民國九年(1920)版 本:刻本
谱籍地:江蘇蘇州堂 号:
始 祖:
始迁祖:
陶趙宗首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北圖二部;吉林大學二部
题 要:
4、陶氏宗谱: 十二卷,首一卷:[无锡]
题名陶氏宗谱: 十二卷,首一卷:[无锡]
作者陶世凤等纂修
版本民国20年(1931), 木活字本
居地江苏, 无锡
先祖/名人始祖:钱霮; 始迁祖:钱迪; 先祖:陶仁
索取号JP1122-2
5、雁湖陶氏家谱摘遗: 不分卷:[乐清]
题名雁湖陶氏家谱摘遗: 不分卷:[乐清]
作者[作者不详]
版本[出版时间不详], 钞本
居地浙江, 乐清
先祖/名人始祖:[宋]陶汴人; 始迁祖:陶菊隐
摘要参见民国六年钞本《雁湖陶氏家谱》条目。谱载墓田碑记、墓图、世系。
索取号JP1118
6、会稽陶氏族谱: 三十二卷:[浙江绍兴]
题名会稽陶氏族谱: 三十二卷:[浙江绍兴]
作者(清)陶际尧等纂修
版本清道光9年(1829), 刻本
居地浙江, 绍兴, 会稽
先祖/名人始迁祖:[元]陶瞸
摘要始迁祖瞸,元时由昌邑迁会稽砲湖堰南。卷一姓系、地望、始迁、派别、昌邑谱辨说,卷二至五诰敕,卷六至十一世系,卷十二世传,卷十三至十五隐德传,卷十六至十九列传,卷二十节妇传,卷二十一至二十三贤媛传,卷二十四艺文志,卷二十五至二十八基地祭产考,卷二十九祠祀坊表园亭志,卷三十叙传,卷三十一碑表志铭考,卷三十二科甲编年考,附文节公殉难事矦。谱载仇兆鳌序文。
索取号909344-63
陶姓家谱网 陶姓宗亲网 陶姓家谱族谱简介 陶姓简介
7、陶氏宗谱: 十二卷,首一卷:[无锡]
题名陶氏宗谱: 十二卷,首一卷:[无锡]
作者(清)陶汝楫等纂修
版本清宣统3年(1911), 木活字本
居地江苏, 无锡
先祖/名人始祖:钱霮; 始迁祖:钱迪; 先祖:陶仁
索取号JP1121-2
8、义乌陶氏宗谱: [浙江义乌]
题名义乌陶氏宗谱: [浙江义乌]
作者[作者不详]
版本清同治11年(1872), 木活字本
居地浙江, 义乌
先祖/名人始祖:陶朝盛; 先祖:陶孝友; 始迁祖:[唐]陶大林; 本支祖:陶兆仁; 本支祖:陶兆尧; 本支祖:陶必瑞
摘要参见清光绪二十九年木活字本《义乌陶氏宗谱》条目。卷二世系,卷四系图,卷六至十一行传,卷十二传、行述。
索取号6968
9、竹溪陶氏宗谱: 四卷:[安徽宁国]
题名竹溪陶氏宗谱: 四卷:[安徽宁国]
作者(清)陶明烯等修
版本清宣统2年(1910), 木活字本
居地安徽, 宁国
先祖/名人始祖:[宋]陶诏; 先祖:陶参戎; 始迁祖:[明]陶叔泰
摘要始祖诏,字子驭,宋初仕居宣城。五世孙参戎,迁居宁国好渡。诏十世孙叔泰,字子康,明时始迁邑之竹溪,为始迁祖。卷一序、源流名宦、目录、凡例、祖训、艺文、家礼、家法、像赞、祝文等,卷二至四世系图、墓图、列传、祀产、跋。
索取号932882-85
10、常熟浔阳陶氏家谱: 四卷
题名常熟浔阳陶氏家谱: 四卷
作者陶文炯等纂修
版本民国22年(1933), 铅印本
居地江苏, 常熟
先祖/名人始迁祖:[明]陶锦
摘要始迁祖锦,明中叶避倭难由昆山二保积善乡迁常熟东唐墅。卷一序、系谱,卷二茔事、墓图,卷三敕命、墓志、碑铭、行述、传略等,卷四诗钞。谱收蒋廷锡诗、全祖望撰书信、碑铭。
索取号916392-95
11、陶氏家譜六卷
题 名:陶氏家譜六卷卷 数:六卷修撰者:(清)陶惟㷍等
版本年: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版 本:刻本
谱籍地:江蘇蘇州堂 号:
始 祖:
始迁祖:
清康熙三十二年陶超宗始修。
题 要:
12、陶氏宗谱: 四十四卷:[湖北]
题名陶氏宗谱: 四十四卷:[湖北]
作者(民国)陶守珩等修
版本民国三十六年,木活字本
居地湖北
先祖/名人
摘要
索取号zzjpg-sx
陶姓家谱网 陶姓宗亲网 陶姓家谱族谱简介 陶姓简介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