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李氏族谱序言 追根溯源铭记家族历史



和锦秋文谱一起看原阳李氏族谱序言,了解李氏家谱。

史所载一国之既往,志所述一地之形迹,谱所叙一族之源流。一份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书,是我们的根之所系,是我们的亲情细带,是我们的人生轨迹记录。为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孝贤崇善,教化后昆。故新编族谱,上以敬宗,下以收族,载血脉之家史,传万代之子孙。

李氏族谱封面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为我们翻开一幅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描述了一代代中华民族优秀子孙生生不息,艰苦奋斗,薪火相传的壮举。吾李姓乃中华民族之大族,在《百家姓》中位居第四,全国姓氏人口排行第一,人口过亿。在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中,李氏一族,精英辈出,人才济济,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一篇篇浓墨重彩、灿烂辉煌而又沧桑厚重的华章。

追根溯源,吾先辈名讳,无案可考,只听说老家是山西洪洞县的。何时迁出,经过何地,具体出自哪个分支,不可而知故将族史定格在本村。可以说,南刘庄的历史就是我们家族的历史。

历史上,我村是几易归属的。

原阳李氏族谱序言

2005年以前的一段时期,南刘庄归属于包厂乡,当时叫东刘庄,位于乡驻地南1.5公里,南临黄河。据传,清嘉庆年间(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一个叫刘启文的来此星耕定居,取名刘启文庄,简称刘庄。新中国成立后,与同村附近的范辛庄、苏家庄合为一村,统称刘庄。为了与官厂乡黄练集刘庄区别,因村居东面,改称东刘庄。2005年撤销包厂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靳堂乡管辖后,因南刘庄北面还有一个属于靳堂乡管辖的刘庄村,为区别开来,东刘庄遂更名为南刘庄。

据村上老人讲,我祖人丁兴旺,家业殷实,后因战乱、灾荒、疾病等原因,族人流离失所,生老病死,只剩李进城一宗,也就是我们现族人共同的祖先。祖上历代以农为生,本本分分,克勤克俭,艰难创业,与人为善,为乡邻称道。

一晃流年,人已隔代。祖上之言,声犹在耳,望全族人多添一份自豪感和责任感,深深热爱我们的家族。

迨至今朝,欣逢盛世,政通人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繁荣昌盛,吾李氏一脉已逾百余人,仕农工商,党政军学,各有建树。今将李氏家族男、女、媳妇、学子全部名列家谱。以飨后人。

我们每个人都承载着祖宗的灵魂,血脉里都流淌着祖先的血液。俗语说:“姑舅亲、娘舅亲、一辈亲、辈辈亲,砸断骨头连着筋”。不管走过的世界有多大,家永远是我们最初最深的牵挂,家和万事兴,让我们世世代代守护她。

太行巍巍,铭记列祖英名,黄河荡荡,传唱列宗伟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此甚望李氏后人,有德、有志、有智、有绩、有廉、有勤、有俭,代代有能人,辈辈出俊杰,谨此云云!

修续谱牒,事系攸关。“前人不修谱,今人寻根苦,今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吾"。若干年后,人丁繁衍,转徙迁播,变化颇巨,故知长流溯源,应以此谱查阅。为避年代久远,寄望后裔贤达之士,适时续修,延绵不断,以传吾李氏一脉。

是为序。

以上原阳李氏族谱序言内容由李海志于2020年6月1日撰写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