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家法制定有哪几种吗?锦秋文谱了解到,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家被赋予了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在生活、物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三纲”“六纪”的道德观,君臣、父子、夫妇、诸兄、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等伦常关系中,大都与家庭有着直接关系。
古人认为有家才有国,“国家”一体,只有“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把家庭关系的好坏,看成是影响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大问题。为了加强对族人言行的约束和管理,以维护忠孝仁义的家族风尚,不少家族非常重视自己家族内部法规的建设,并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家法家规。
家法制定举例一:
在不少家谱所载入的家法中,是对族人个人行为的要求。
如诸葛亮在五十四岁时为八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诫子书》,虽然仅仅八十六字,但却深刻的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
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始祖家族法的典范。其中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音辞、杂艺、终制等内容,全面的论述了子女教育、家庭伦理、自身修养、为人处世、治国理念等方面。
家法制定举例二:
又如《义门郑氏宗谱》的家法,内容主要包括祭祖敬宗、族长职责、衣食冠婚簪育礼仪、婚丧赈济、子孙之教、妇人之礼等。祭祖敬宗,涉及祠堂的建立,祭祀的时间和参加人数,祭祖次序、祭祖仪式、祭礼、祭词等内容。反映的是家族对尊祖敬宗、以孝义治家的重视程度。子孙之教,年满五岁的小儿要在每月的朔望日到宗祠听讲经或习礼,早饭后到书房中读书学习。年满8岁后入小学,12岁就外读书,16岁进入成人学校,举行进入成年标志的及冠礼。并且规定子孙不得阅读“非礼”之书,不得惑于邪说,沉溺于鬼神淫祀。年岁未过30岁者,不得饮酒。对于考取功名后外出做官之人,除了给予鼓励和支持外,还勉励他们“奉公勤政,抚恤下民”。对于不遵守家法的族人,将与之惩戒。有族长召集族人当众“罚拜以羞辱之”,或者用鞭子、棍仗体罚。对于有卑幼出言不逊、抵抗尊长诲之不改、犯过错屡诫不听、沉迷淫乐等行为之人,给与相应的处罚。
在古人的一些家谱家法中,有很强烈的时代印记。如:习正业、尊冠礼、重婚姻、重继嗣、肃闺门、保生命。这些家法已经和今天的情况有所不同了。
家法制定举例三:
习正业,指的是要以耕读为本,禁止从事匪僻奸邪、倡优隶卒之类的“下九流”行业,现代社会中的社会观念已经大为转变,成人后不仅仅只能当官务农,而是可以从事多种多样的行业,只要勤劳本分、遵纪守法、靠自己双手致富都是本业,与过去的本业已经不可同往日而语。在古人眼中的“下九流”行业,如倡优隶卒,现今已经是体面的文化艺术人才和警察之类的高尚职业了。
重继嗣,是有封建礼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演变而来,重视有人传宗接代和家族的血统纯正,万一后继无人也要从同族子弟中过继继承人。不允许掺入异姓骨血。但现代社会提倡优生优育,即使是收养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可以享受同样的继承权,孩子的姓氏也不再是只随父亲一方,与传统的重继嗣观念不同。
肃闺门,是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将妇女圈在闺门之中、锅灶之旁,与当前社会上所倡导的男女平等观念完全不同。
保生命,来强调的是“人命关天”“以人为本”,但在设计保家卫国、见义勇为等大是大非问题,需要用生命捍卫时,为了保生命”而贪生怕死也同样为人所不齿。
以上即是锦秋文谱对家法制定的分享,家法不仅要贴合时代的特点,还要知道其对家庭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只有这样,家法才是一个家庭的安家之本,发展之要。若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持续关注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