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是家族血脉的印记,是历史长河的缩影,更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精神纽带。它不仅记录着族人的姓名与生卒,更镌刻着家族的迁徙轨迹、道德训诫与文化。然而,随着岁月流转,许多家谱因战乱、灾荒或保管不善而残缺不全,甚至湮没于历史尘埃。
今日,我们倡议发起家谱修撰工程——以笔墨为舟,溯时光之河,重拾家族记忆;以敬畏之心,承先祖之志,续写家族华章。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年岁几何,只要心中怀有对家族的热爱与责任,皆可成为这一文化盛举的参与者、见证者与传承者。
筹建杜氏宗祠倡议书
尊敬的宗亲们:
饮水思源,拜祭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开基祖念四郎公为谋求事业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带着母亲的骸骨,毅然千里迢迢辗转多地来到惠州惠东江楼布,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我祖念四郎公从此扎根立居江楼布,肩负着发展的重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祖先们的艰辛不言而喻,他们当真付出了含辛茹苦的汗水;坚韧不拔的意志;海阔天空的爱心!有祖先们的艰辛,才会有我们的今天。历代的祖先们再苦再累始终没有忘记拜祭祖先的传统,起初时,在老家光楼布村建有一座宗祠,因当时的各种原因导致宗祠遭致破坏,最终破烂不堪,难于修复而废。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的父辈为响应白盆珠水库的建设需要,带着我们离开了祖先居住了几百年的地方;离开了我们那肥沃的土地;离开了我们山清水秀可爱的家乡;由国家统一安置来淡水老畲定居。自从老家的宗祠失修后,上百年来我们没有宗祠来拜祭祖先,当天拜祭也难于告慰,真是有愧于祖先们了。
结合过去的历史,综合现代的文化,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年代的念四郎公后裔子孙们,再也不能让祖先的灵魂四处飘荡了,是让祖先们重归宗祠的时候了。因此,向全族宗亲发起倡议:兴建杜氏宗祠!
只要我们这些念四郎公的后裔子孙们团结一致,献计献策、众志成城是完全有能力让祖先们重归聚首的。我们坚信,力往一处使,钱往一处用,我们承诺:不花无谓的一分钱,专款专用,依念四郎公后裔子孙的智慧去努力建造,将会有一座大方得体、雄伟壮观的杜氏宗祠建筑物展现在世人面前。
行动起来吧!尊敬的宗亲们!宗祠的建造是念四郎公后裔子孙团结的象征,智慧的结晶。
祝宗亲们身体健康,阖家平安!
二〇一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XX撰写
和店黄氏倡议书
和店黄氏各位宗亲:你们好!
新逢盛世,修史撰谱已成风气。“水有源头木有根,人有亲族不忘本”。族谱是同姓宗亲寻根问祖之根本,是子孙根系之所在,是一个家族的灵魂。东和店黄氏家族历史悠久,人丁兴旺,族益滋大,人益滋繁。长久以来,由于宗谱缺失大家只知道以门为论,虽然辈份明白规矩,苦于无文字为凭,只能口授心传,自然延续,而且新增辈字没有经过正式确定。长此以往世序难免淆乱。因此,重修东和店黄氏族谱是我族宗亲迫切之愿望。也是迫在眉睫的家族之大事,更是敦亲睦族,凝聚血亲,尊宗敬祖功德无量之善事。同时也是我黄氏族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我们倡议重新修订东和店黄姓族谱。
我们的重修家谱的宗旨是:正本清源、尊老爱动、弘扬先祖忠厚之遗德。继承先祖创业艰辛之精神,敦亲睦邻、增强团结、共同发展。其核心在于:"倡导孝行,推广仁爱”。使我东和店黄姓家族兴旺发达,枝繁叶茂,人才辈出,为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多做贡献。此次修谱是为"重修",并无老谱可循,一切从头开始,工程浩繁,望东和店黄氏家族成员相互告知。积极参与,本家前辈和晚辈协助支持,提供信息,共同来完成这项家族工程。将家族的光辉历史和精神瑰宝永不断载,代代相传。
此次修谱。不摊派,不集资,族人黄国珍黄国旺兄弟捐资修谱费用。也希望族中热心之人士积极参与。
特发此倡议书,望本族宗亲家人相互告知,踊跃参与。
黄国珍 黄国旺 黄国鼎 黄家顺 黄
更新2018年仲春
邳睢金氏修谱倡议书
尊敬的同族宗亲台鉴:
盖闻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无史则兴衰不明,族无谱则世宗无序。家谱历史,文化深厚。此谱一续,世数相质,尊卑少长有条不紊。自家历史,宝贵财富。续谱修谱,兴家望族。有家有谱,子孙万福。适时修谱,族人要务。以谱传世,支系清楚。以谱寻根,问祖归宗。以谱取名,避免重复。以谱传艺,储文积武。以谱学谱,内涵丰富。
当前,神州昌盛,社会和谐,昌明盛世,有谱续修,无谱建谱,已为我族宗亲迫切愿望。无宗谱无异于忘宗,宗谱既是宗族之灵魂。我们要造谱,续谱。此言一出,八方响应。出谋建言,耿耿丹心。
唯我邳睢金氏,此次编谱是为“重编”(因老谱丢失),并无老谱可循,一切从头开始,工作浩繁,费用巨大。目前连筹备过程中之通讯联络,会商研讨之类的开支尚且缺乏。已有族人捐资以作为开办工作的启动经费他们的这种热爱乡族,热爱公益,慷慨解囊的义举,为我们金氏族人树立了榜样。但重建家谱工程浩繁艰巨;寻访调研差旅费,文字表格,征订修篆,编排顺序,封面设计,排版、印刷、装订成册,步步需要款项,样样亟待费用。
为了续好家谱,赢得宗亲支持,发此倡议。希望族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特别希望本族文人,积极参与。本族前辈和晚辈们协助支持,提供信息,出力出资,共同完成这项光荣、艰巨工程。将自己名讳烙记在家谱之中,把珍贵家谱续编完成。将家族的辉煌历史和精神瑰宝,永不断载,代代相传。
1、家谱是本族最高权威的史料,必须全面、准确、真实。为此全体宗亲要认真负责地提供信息,一旦成型,再改就难了。
2、与时俱进,丰富家谱内容,提高家谱品味,运用现代技术和体例续编一部规范、时尚、易读、易懂、易查、美观、实用的家谱。同时成为一部与时增值的珍藏品,一部传家宝。
3、宗谱实行男女平等。本族男丁的配偶、姑娘都按所属派行与男丁平行入谱。出嫁的姑娘,在其名下记录到配偶及其现住地址。
4、再世的入谱人员的个人信息,增添现在的家庭住址(不含临时住址),文化程度、职称等。
我们将会根据捐资费用的数量,在编撰家谱的内容专页上,定将有清楚明白永志不忘的记载和阐述。捐资姓名将载入《捐资人员奉献榜》。
最后祝本族人工作顺利、家庭和睦、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特此倡议书,望请本族人相互告知。以上若有不到之处,多多谅解!
邳睢金氏家谱编修理事会
二〇一六年四月
颍上县祝氏修族谱号召倡议书
各位宗亲,宗贤大家好:
盛世不遗贤,精心宜放胆。
祝氏族系源于何地,派出何世,茫然也。思祖念宗,需根觅源,搞个清楚,弄个明白。因数易春秋,仅凭遥忆追思,失真概率大矣。泱泱族系,繁茂昌盛,客居异乡,比比皆是,相遇相逢,如同路人,不与搭讪,在此难免。为阐体统, 长幼,为弘扬祝氏家族文化、为凝结族人之心扉,为夯实族人之凝聚力,是故,族内仁人志士,先后多次荟萃一堂磋商统谱之事,任务之重,范围之广,需宗亲们共同探讨,共同考证,离开大家的鼎力相助,脱离宗亲们一道去寻觅通往祝氏文化幽深殿堂的索道,欲完成这项“工程”几乎形同呓。
宗亲们,“天下祝氏一家亲。”发起华夏祝氏两会是一件敬宗睦视,溯本思源,增进互联的善举,这不仅是理顺了宗亲辈分字的不统一,次序颠倒的错局,同时更是凝聚祝氏宗亲团结的最好平台。大家应该清楚的知道,这需要,人力物力,彩礼的提入,非一人能也。没有经济做后盾,难呀。宗亲们,经反复研究在此郑重倡议,凡系祝氏宗亲无论什么行业,不管做什么工作,都献一份爱心,孝心,慷慨解囊,捐献不限多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凡此善举者,一律将其大名载入族谱史册,让后世族人铭记汝之大孝之心也。
最后真诚地祝愿祝氏宗族如松柏,组成宗群之林,棵棵紧靠,枝枝相连,共抗严寒,同迎朝霞,我们以一颗真挚之心,恳请大家为祝氏家族的昌盛发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祝氏家谱早日诞生而奉献各自的绵薄之力吧!
颍上县祝氏宗亲委员会
公历二〇一九年三月
《李宅李氏族谱》捐资倡议书
李宅李氏各位宗亲:你们好!
一个家族的繁衍生息,宛如一棵大树,一条长河。没有家谱的家族,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适时编修家谱是一件传承家族历史文化、追思先祖、教化后人、促进宗族繁荣发展,增强宗族团结、功德无量的善事,也是全族宗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根,都不能忘记祖宗,我们每一个李宅李氏家族的人,不论在什么地方,不管你漂泊多远,把你编入家谱,列入门墙,祭祀先祖,托庇于列祖列宗之下,总是最大的愿望。
明朝,我李宅李氏始祖从江西南昌迁来李宅,至今已有600余载,传承28代,尚无一部完整的族谱,这与我李宅李氏数万人众的名门望族实不相称。因此,去年春天,由李国志、李国绪、李翰臣、李新义等几位热心宗族事业的宗亲,积极倡导编写李宅李氏族谱,并成立了族谱编辑委员会及组织委员会,开展了紧张有序的工作。
编写族谱是李氏宗族的一件大事,是全体宗亲的共同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项浩大的文字、人际等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难度很大,需要广大宗亲的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族谱是本宗族的权威史料,内容必须全面、准确、真实。因此全族宗亲要严肃认真对待。为了与时俱进,丰富族谱内容、提高族谱品位,运用现代技术和体例编印一部规范、时尚、易读、易懂、易查、耐久、美观实用的谱牒,同时成为一部与时增值的珍藏品,一部传家宝,我们编辑人员开门续谱、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借鉴别族经验,立争编写一部高质量的传家之宝,欢迎全族宗亲、有志之士,大力支持,为族谱早日出版面世而各尽其力。
当下谱书编修已基本完稿,眼下尚缺印刷及相关经费,特提出倡议,勇跃捐助,凡捐资者均榜上留名,永载史册。诚望各位宗亲慷慨解囊,玉成此事。
具体方法如下:
一、 本着自愿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
二、 捐资200元起步,名字将载入《捐资人员芳名榜》。
三、 捐资500元者,收录个人半身彩照。
4、捐资1000元者,收录夫妇二人彩照,个人简介。
5、捐资2000元者,收录全家福照,介绍相关情况。
6、捐资5000元以上者,除收录全家福照外,详细介绍生平事迹。
7、捐资10000元以上者,均可参加编委会(补缺顾问委员之职)。
8、捐资无论多少均赠送谱书一本。
9、无力捐资的宗亲可以50元的成本价订购谱书一本。实属困难并有求谱书者可免费赠书一本。
钱虽然是好东西,可人生还有比钱更重要的,那就是尊严、荣誉,谁不愿永留史册,流芳百世呢?
能使族谱快速成书,前期费用是由李国志、李国绪、李翰臣、李树
君各自率先捐资10000元,李来成、李太正各捐1000元,在此特提出表彰,望广大宗亲族人以此为榜样,积极捐助。
捐资者可与族谱编修委员会财务主任 李国绪 联系。
说明:李宅李氏族谱编修委员会决定:于清明节召开李宅李氏宗亲联谊会,举行隆重祭祖与颁谱仪式,为始迁祖筑坟、立碑、修牌坊等事宜。捐资者将于碑上留名。
所捐资金由财务主任专一管理,一切支出均在谱书上公布于众,若有余资作为修建祠堂备用。
结语
“一谱在手,百代可溯;众志成城,万世流芳。”
家谱编撰,非一人之力可成,需一族之心共聚。它呼唤老者的口述记忆,需要青年的热情投入,更依赖每一位族人的鼎力支持:或许您珍藏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或许您铭记着一段家族往事,或许您愿为修谱工作奔走联络、慷慨解囊——每一份贡献,都是对家族历史的守护;每一次参与,都是对文化根脉的延续。
当我们以笔墨为舟,溯时光之河,重拾家族记忆时,我们不仅是在编撰一部家谱,更是在构建一座精神家园:让先祖的德行成为后世的楷模,让家族的故事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愿我们携手同行,以今日之努力,铸就明日之丰碑——待谱牒成册之日,子孙后代翻阅时,必能感受到血脉的温度与文化的厚重!此倡议,望族人共响应,同心同德,共谱华章!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