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编修常用词:与家族成员关系相关的
娶/配:娶妻,在家谱中表述为“配”,一般指初娶的妻子,是男子结婚专用词。
未娶:未结婚。
继配:逝世后,继娶的妻子。
元配、继配、德配、懿配、卓配:分别指第一任、第二任、第三任、第四任以及第五任妻子。
改配:与前任妻子离异后,再娶的妻子。
聘:男子定亲,夫妻关系确定但未完婚。
妾:古时女子对自己的谦称,也指男子在正室以外娶的妻子。
侧室:旧时指偏房,与“妾”同。
字:即许配,族谱中“字”为女子定亲,与男子定亲的“聘”相对应。
嫡、庶:嫡常指正妻,庶则是偏房。
适:用于女孩子出嫁,代表出嫁。
嗣:继承,接续。
出嗣:过去封建制度下,把儿子过继给没有儿子的亲属作继子。
冢子:嫡长子,古时指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
庶子:古代妾所生的儿子,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礼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承祧/兼祧:承继奉祀祖先的宗庙,指承继为后嗣。兄弟数人,无儿子的兄弟让另一兄弟的独子继嗣其他兄弟,兼祧人不脱离原来家庭关系,兼做所继承家庭的嗣子。封建宗法制度下,只有长房是独子时才能形成兼祧,长房无子,其他兄弟是独子则形成出嗣。
顶门:为兼祧子娶妻,以传后代。
双承:继承两支的祭祀。
嗣子、嗣孙:无子者以同辈兄弟之子过继为后人及孙辈者。
养子:收养而非亲生的儿子,与抚养人无血缘关系,依法形成收养关系后权利义务等同于亲生子与生父母。来源通常为孤儿、弃婴(儿)或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等。
继子:亦称“继”、过房、过嗣、继嗣,是传统宗族观念中的收养行为,多为延续男性继承人。家庭需要后嗣时,从宗族或其他亲属中收养子女维持祭祀香火或男性继承人。男性无子身亡,家族可为其选嗣子形成亲子关系。古代过继儿子称“嗣子”,过继女儿称“嗣女”。
乏嗣:缺乏继承人。
无传:婚后有女无子者,有的也称“无子”。
无出:旧谱中元配标注“无出”,没写卒年者多被休;继配标为“无出”,多为无育。
过继:亦称继,自己没儿子,收养同宗之子为后嗣,或入养父之家为其后嗣。
螟蛉子:指义子,即俗语干儿子、干女儿,与收养人无血亲的后嗣。
出赘:本姓男子招女婿出去。
入赘:外姓男子招女婿进来。
招赘:现今招女婿本姓女子都以挂线,因此是招赘。
孀赘:指丈夫死后,女方再找一个男人上门,俗称“坐山招夫”。
亡丁:家谱中记录为逝世的男子。
红丁:家谱中记录为还在世的男子。
旺丁/望丁:家谱中记载为还没有出生的。
挂喜子:修谱期间已孕,未出生者。
雷、桃:名字里带此二字者,多为婚后未到七个月出生,如“五月桃”“六月雷”分别指婚后五个月、六个月出生。
嫡母:妾的子女称父之正妻为嫡母。
继母:父亲的后妻称为继母。
养母:过继儿子称收养他的母亲为养母。
慈母:妾所生之子,其母死后,其父令别的妾抚育,此别妾就是此子的慈母。
嫁母:亲母因父亲死后再嫁,称作嫁母。
出母:被父亲休弃的生母称作出母。
庶母:父亲的妾称为庶母。
乳母:父妾之中曾乳育己者称她为乳母。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