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氏族谱〉编印成册,家族历史在时光画卷中徐徐铺展



苏氏族谱书名

苏氏族谱

开本:线装十六开大阔本

页数:280页

排版印务:锦秋文谱/中华家谱馆

纸张:一级古谱纸

电话:18595903344 18530831893

网址:www.jiapu315.com

苏氏族谱书脊

苏氏族谱封底

序言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常闻,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无史之国似无本之木,无谱之姓如无源之水。史可知古今,志可明衍变,谱可辩支系,昭亲睦,别长幼,人之至理也;溯本追源,光前裕后,弘扬家风,承继祖德,砥砺后世也。谱为万世源,维孝者能崇之。谱为一族之源,岂可缺乎?是谱之不可不修也。

吾大黑龙沟苏氏家族,先世族谱记载甚祥,因元代兵荒战火而致失迷。明初重修之谱,因屡次搬迁,贫寒愈甚,门族衰微,谱系自不暇保,无复存焉。传自秦汉时期吾苏氏就定居于大黑龙沟,历经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两千余年,期间仕宦者,工、农、商者,文人志士,名人隐士,代不乏人。苏姓为大黑龙沟最古老的一个姓氏。大黑龙沟学校现址,即为吾先祖茔地。至民国二十年时,大黑龙沟尚存有唐宋时期的南林、北林二十多口先祖坟墓,及元明时期的西北林十几口祖坟。村西头原建有苏氏祠堂,祠内立有石碑,记载吾族居住年代久远,记载外流迁出等情况。元朝末年吾族人因外族入侵、战乱饥荒等,全部背井离乡、外出逃难。世道安宁后,返回大黑龙沟的只有我支一户。外出逃难的有:迁至莒县苏家官庄后迁回诸城枳沟一支;迁诸城常山店子一支;迁莒县黄家庄一支;迁高密一支;迁安丘一支;迁日照安东卫五户,其余不详。到目前为止,大黑龙沟村仅有七户苏姓族人。移居他乡者,经历代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各成支派。

我支先祖在返回大黑龙沟的二百余年里,人户不旺,日不聊生。明万历五年(1577年)一支迁居诸城市石桥子镇东乔戈庄,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一支迁居五莲县许孟镇山埠沟村,明末期间一支迁诸城市龙都街道沙戈庄。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吾族八世祖广(八世长支)三兄弟迁至五莲县郑家车村,后八世祖海(字德祥,八世二支)和八世祖亮(八世三支)从郑家车村迁出至五莲县大院西村,再后八世祖海又从大院西迁至诸城岔道口继又迁至王家店子、谭家庄,至今已有300余年。现已查明苏姓与五莲县郑家车村支系有渊源的诸城属地村庄有:曹强村、王岭村、上柳沟村、王庄村、王家店子村、普庆村、谭家庄村等。

吾谭家庄苏氏家族原有家谱,大致修于1949年建国前后,可惜毁于1974年8.13洪灾,让人痛心疾首。公元1987年曹强苏学礼宗贤主持续修郑家车村支系《苏氏族谱》时,遣人造访谭家庄族人,因族中无人牵头,错失了编入的机会 ,让人遗憾。故谭家庄苏氏家族近半个世纪已处于无谱状态。遥想近百年前,国弱积贫,族中家境尚不殷实,先祖恪守祖制,为萌后世,尚能修谱立传,逢年过节,结对成群,去往大黑龙沟、郑家车村,焚纸添土,祭奠先人。而今,适逢开明盛世,社会安定,政通人和,吾苏氏一脉兰桂腾芳,又怎敢忘了先人祖训,没了祖宗遗风。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辛丑2021年冬,十七世苏治福,十八世苏伟、苏磊、苏德三兄弟,十九世苏晨、苏卫、苏红军、苏洪亮,二十世苏树生等众族人,常念无谱之憾,于九鹿鸣酒店商定发起筹备续修诸城《苏氏族谱》事宜,经过多次座谈、沟通、讨论,成立了“诸城《苏氏族谱》续修编纂委员会”,其后有了更多族人好事者加入到这个队伍。委员会成立后,立即投入了认真细致地工作,采取入户登记、分工收集资料、外出调查、网络查询等方式展开工作。修谱团队花费了近三年时间,先后组织召开了“诸城苏氏家谱续修研讨会”,走访了大黑龙沟、郑家车村、大院西、王岭村、曹强、王家店子、沙戈庄、东乔戈庄、前浩仉等地诸多族亲,同时对接省外沈阳、抚顺、大连等地一脉同源的苏姓家人,得到大力支持,并难能寻得1957年东北族人回关内抄谱片段;借鉴了郑家车村支系、东乔戈庄支系等多家续修未间断的《苏氏族谱》,挖掘埋没于历史烟云之间的线索,克服年代久远、无资料支撑的困难,凭借着一腔敬宗爱祖的赤诚之心,通力合作,奋力耕耘,终成支系族谱。

本次续修诸城《苏氏族谱》,主要以谭家庄支系为主,同时又加入了王家店子和沙戈庄两个大黑龙沟裔苏氏分支。因两分支传承资料的匮乏,记录先祖的史料无从备考,现阶段只能从略从简真实记载。望后人运用智慧和现代科技力量继续寻根问祖,以正本源。

本谱五世至八世“世系图”和“世系录”均节选自《苏氏郑家车村支系族谱》。因九世至十四世资料多是根据老辈的口口相传和现有族亲们的搜集提供,所以本谱自十五世前从简记载,自十五世后从繁详细记之。

本次续修族谱,为便于与其他宗族联系,与本地其他宗族及安东卫世系作了整理对照,统一辈分,排列世系,字辈表附后。

本次续修自十九世承接郑家车村支系“鼎晋贤临復,升恒益济谦”十个字辈基础上,又承接了“青芝龙源旺,林翠秀丰显;健洁思宗盛,慧泽栋英先;才郁国昌顺,智博圣德传”三十个字辈,以备后世使用。例:十九世谭家庄、王家店子“洪”字辈合郑家车村“鼎”字辈,取名时原已有字辈可和现承接字辈均可选用,以此类推。

本次续修,深得吾苏氏族人的鼎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由于我们知识孤陋,对先辈历史了解之偏颇,加之历史久远,存世资料的匮乏,难免有纰漏、谬误和不足,难以达到理想水平,还望众族人给予理解。

愿我大黑龙沟苏氏一族子孙承前继后,不忘祖训,重振家风,发扬光大!祝愿我大黑龙沟苏氏族裔枝繁叶茂,人才辈出,兴旺发达,永世昌隆。是为序。

诸城《苏氏族谱》编委会敬书

公元二〇二四年三月

苏氏族谱彩页1

苏氏族谱彩页2

凡例

1、此次修谱年限从五世祖开始(一至四世失传)至2024年止。

2、此次修谱以父系血缘关系为主体并说明女氏婚嫁来源及去向。

3、资料来源于先族谱、长辈记忆口碑、正史、书刊及其他宗支修谱资料等,经考证无误后方可使用。本次续修采用述、记、图表、录等形式。

4、世系列图、世系录按照长幼顺序、各居住地排列。

5、先祖中外迁不知去向者,皆注为无考或不详。外地族亲回来寻根问祖时皆大力支持。

6、本次修谱有不愿续入者,皆从略。

7、族谱是记录族人发展变化的历史文化,记述着家庭的世系繁衍和盛衰大事,是沟通故人、今人和后人的感情纽带,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族谱是族人信息的综合集锦,持有者应当对它尊重和保护,不得任意丢弃和毁坏;不得随意借阅和外传,以防别有用心之人借此贻害族人。

8、对支持续谱和尊重族谱的族人表示感谢和致以深深的敬意!

苏氏族谱字辈

苏氏族谱世系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