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本:锁线精装十六开大阔本
页数:262页
排版印务:锦秋文谱/中华家谱馆
纸张:一级古谱纸
电话:18530831893 18595903344
网址:www.jiapu315.com
编委会寄语
家人们,期盼已久的《张氏族谱》终于付梓了。首先向所有关心谱事的族人表示感谢!族谱得来实属不易,我们既为同宗同源的一员,自感责无旁贷来完成这项历史使命。
国之有史,县之有志,家之有谱。三者一脉相承,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优秀文化。族之谱,记家兴衰、颂家族美德、述先贤伟业、歌族人的良风、激族人的斗志、勉后辈族人奋进。参天之树必有基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张氏家族源远流长,详实世系很难考证。鉴于我家族近二百多年没有家谱,随着一代代老人的谢世,恐逐渐遗忘消失。因此在长辈们的提意下,一致表示重建族谱,望张氏后代无论富贵贫贱,迁居何地,都能尊重族谱,父教子传,不乱宗派,团结合作携手共进。但愿以后我们嫡系子孙,再续写族谱时有所依据。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武川县哈拉合少乡黑兰牛洞的张氏族人不管你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乃至海外,人人立志有为,奋发图强,个个事业有成,光宗耀祖。愿嫡系子孙代代风流写春秋,千秋万载耀荣光。延芳百代,万古常青。修谱不仅仅是怀念过去,更重要的是创造未来,凝聚族人,唤醒族众爱族敬祖之心和责任感,振兴宗族,达此目的,上可告慰先祖在天之灵,下可昭示子孙后代。吾辈无愧,已完成应尽之责。
愿我族每一个家庭人兴财旺,幸福美满。愿我族每一个子孙欢乐安康兴旺发达!
主编张玉彬携全体编委会成员敬献
2023年10月2日
序言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普天之下炎黄子孙一脉相传。说世系、道宗族、辩亲疏以延宗亲之道;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同为一理。从古至今,丰年续谱,盛世修志。今逢盛世,人心思源。趁我族几代先辈健在,编修我张氏族谱,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此为我张氏家族修编家谱之初衷。旨在弘扬家风,继传家训。承先人优良传统,励后代奋发之志气。
相传我张氏先祖张志成乃山西省定襄县南西力村人。乾隆年间随移民大搬迁,携全家老小,历尽千难万险,走西口来到口外。定居于内蒙古武川县哈拉合少乡黑兰牛洞村(译成汉语为黑珍珠村,今良泉坝村),距今有200余年的历史。先祖们在社会生产力极度落后,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世代繁衍生息,代代相传至今,可谓历尽艰辛。从先祖张志成始,今已传至第十一代人,在世人口多达400余口。内蒙古西部地区各有分布,不乏有识之士,栋梁之才。我辈不能忘记他们,更不能不知道我辈从何而来。因此,修编族谱之事上可告慰祖先在天之灵,下可使子孙后代有寻根之本,可谓千秋之功德。只因我先祖来口外后几经辗转,多繁战乱,建国后又经“四清”、“文革”运动,早年家谱丢失得片纸不留,一字不剩,无家谱考证。致使我族宗亲不明,世系不清,字辈混乱。欣慰的是我祖辈通过代代口传,能记得住200多年来家族的起源,以及后来各支系的宗亲关系。然而,仅依祖代口传下来的只言片语修编我族家谱是不可能全面、准确、系统的。为了进一步考证我先祖的起源地,经本人和我族长辈交流后,大致了解了我族先祖的起源地,毅然决然地决定赴山西定襄县寻村溯源,确认我先祖的起源地。
2019年5月份本人携子张东升,千里迢迢,驱车前往山西省定襄县寻找我祖辈口口相传中的先祖张志成的出生地——南西力村(南乡儿村)。经走访打听,我们没有找到南乡儿村,找到的却是南王乡。南王乡的赵村有一张家大户,我们登门拜访了该张家大户族人张仁有、张补贵,二位老者热情接待了我们。交谈中得知赵村的张氏家族乃是当地称留晖张氏的家族,我们查阅了该张氏家族2012年续修的留晖张氏家谱,并加以复印。返呼后,经我张氏长辈们的分析研讨,一致认为留晖张氏非我张氏同宗。原因有二:1、南王乡距定襄县城约40余里,而我祖辈口传的南乡儿村距定襄县城仅二三里。2、南王乡根本没有一个叫南乡儿的村庄。同年九月,我父子二人再次驱车前往山西定襄县,在定襄县城附近重新走访排查,在距定襄县城东南方向二、三里处找到了南西力村,经当地老者们确定,南西力村就是我张氏祖辈口口相传的南乡儿村。(因口音不同发音有别,南乡儿村即南西力村)。随及,我们拜访了该村张氏族人张全喜、张虎文,二位长者热情接待了我们。在和二位长者的长谈中获悉,相传有位居住内蒙名叫张隆珠的张氏族人,是一位有名的货商,经常往返于蒙晋之间,而我先祖张志成的后人中确有此人。由此确定我张氏先祖张志成就是从山西定襄南西力村走西口来到内蒙古的。但因年代久远,我张氏先祖张志成和山西省定襄县南西力村张氏家谱的世系连接不上,辈份不清。我们带上山西定襄南西力村张氏家谱返呼,与我张氏家族长辈张三有、张国勇、以及堂兄弟张成德、张玉彬、张荣等反复推敲分析,大家一至认定山西省定襄县南西力村(南乡儿村)就是我先祖张志成的出生地,我张氏家族与山西定襄南西力村张氏家族同祖同宗,同为一脉。当即,大家对修编内蒙古武川县哈拉哈少《黑兰牛洞张氏族谱》达成共识,下定了决心,增强了信心,开始了繁重复杂的族人信息采集,资料收编工作。
2019年末由于新冠疫情的大爆发,编修工作一度搁置,2021年借九世族人张宏瑞为儿子办婚礼张氏族人聚首之机,大家重议编修张氏族谱之事,一致认为编修家谱之大事刻不容缓。时隔不久,我张氏族人召开了编修家谱碰头会,参会人员有:张三有、张挨蛇、张国勇、张挨河、张成德、张荣、张玉彬、张宏伟等十多位张氏族人,经过热烈的讨论,研究决定成立张氏族谱编修理事会、编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编修理事会理事长由本人张玉成(张月)担任,全权负责张氏族谱的编修工作;编修委员会责任主编由张玉彬担任,负责资料收集及编撰工作;顾问委员会主任由张宇担任,负责为编修提供历史资料及所需信息(编修理事会、编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名单另附)。与会族人还确定了族谱的具体内容,包括张氏家族世系图的构建、各支系的发展概况,家族成员人名录、家族优秀人物录、祖村旧居、旧貌、县乡村地理图、祖坟布居摄影图片等。同时决定分头动员全体族人各尽所能,积极参与到编修工作中。在无旧家谱考查的情况下,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资料,特别是有很大一部分族人已不在人世,信息资料的采集全凭在世亲人们的回忆记叙,编修族谱之难可想而知。编委会的长辈们皆已年过花甲,甚至年愈古稀,为了收集准确的信息资料,他们不畏路途遥远,跋山涉水,不计个人花费,遍访家门。在此我们向他(她)们表示敬意!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人员众多,收集信息资料繁杂,整理编撰、电脑排版打印工程之繁,任务之重,非参入者是难以想象的。在编修过程中,聘请武川县一中陈录老师和东土城中学的王银贵老师加入编制委员会。在编修过程中,特别是张玉彬、陈录老师、王银贵老师的昼夜大量工作和张氏各支派族人的大力配合下,并积极捐款出力给予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历尽艰辛,终成此谱。上可告慰祖先在天之灵,下可安张氏族人之心,实感欣慰!愿先祖神灵庇佑张氏族人安居乐业,兴旺发达,人才辈出!此谱凝聚了我张氏家族几辈人的心血,必将成为我族后续族谱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一旦丢失不可复得,悔之晚矣。望我族持谱人妥善保存,并郑重嘱咐后辈代代相承,使我张氏族门亲情永续。同时也希望续修族谱能成为我族的一种惯例。三十年一小续,六十年一大续,时间过长会使很多信息遗忘,造成续修困难。不明己之祖宗是谁,不知己之何来。不免上愧对列祖列宗,下贻笑于子孙后辈。张氏有识之士,都要把续修族谱看作己之责任,使续谱得以升华,代代相传,乃我等修谱之人所厚盼。
拙浅文字不足以抒写对祖宗先辈恭敬向往之万一,唯恐才疏学浅有负重任。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族人谅解!
人生征程漫漫,唯愿吾辈及后人,以忠孝礼仪之心,行仁义礼之举;创光大家门,彪炳史册之业。上告祖宗,下慰族人,天地之心,日月可鉴。
愿我张氏家族不忘初心,与时俱进,兴旺繁荣!
八世玉成(张月)
于2022年10月19日 撰于呼市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