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函两册】广西桂江东安江流域《于氏族谱》编印完毕!



广西桂江东安江流域于氏族谱

主编:于一才

页数:肆佰伍拾肆页 同月少量修订增印

排版印务:锦秋文谱/中华家谱馆

封面扉页设计:焦帅

纸张:一级宣纸

网址:www.jiapu315.com




谱例及查阅导引

一、本族谱编修遵守“有例循例,无例创新,证足纠错,求同存异”古训,采信顺序为:祖墓碑文优先、老谱记载为重、族传抄本为辅、族老传说为参。引入“A=B、B=C则A=C”逻辑模型,采用“以出生时间为横轴、以辈份派字为纵轴、兼顾族传住所人情亲疏”三维立体论证以及求同法、求同求异并用法、综合法、比较法、反证法等逻辑推理方法进行论证,依据祖传规矩“数代同派必同宗”进行推理。

二、本谱除参照98年版《苍梧京南于氏族谱一》体例外增设谱例及查阅导引,创设考证实录、分卷详目,使查阅更便底蕴更厚。本谱男丁、女孩同等收录,收录截至时间为2022年5月31日。

三、本族谱采用宝塔式竖排,世系则横排与竖排相结合,形似“一”横折结构。宗支世系图谱中上方为长辈下方为晚辈;宗亲名字左右旁或下方括号内标有姓氏或姓名的是其妻,若名下括号内标注的不是姓名,则是该宗亲的字或别名或大号。宗支世系图谱顶格及右边数字表示代数,总目录横杠前数字表示分卷序号,横杠后面数字表示各分卷世系图谱及古今名人榜分卷页码。

四、名人榜分卷共收录52名历史名人和13名当世名人。旺甫宗支虽属桂江流城,但属梨埠广生公分支,故还归东安江流城收录。从梨埠迁居六堡腊垌的文质祀柏观亮支系仍归梨埠宗支分卷收录。

五、本世系图谱采用3至4张世系图设计:1张为1-7代、2张为7-13代、3张为13-19代、4张为19-24代。目录中横杠左边数字表示第几分卷;横杠右边第一个数字表示1-7代所在页码;横杠右边第二个数字表示7-13代所在页码;横杠右边第三个数字表示13-19代所在页码;横杠右边第四个数字表示19-24代所在页码;横杠右边为画圈的数字表示该分卷世系图谱前的序记所在页码。卷首和卷尾内容按1、2......42数字顺序编排页码。

六、查阅时先弄清自己归属哪个宗支后裔,再找该宗支世系图谱分卷详细目录;或按自己籍贯找到所属宗支分卷,然后从该分卷详目页码靠左的名字中找到自己或父亲或祖父的名字,翻到名字最靠右的横杠后数字页码,即能查到自己上下三代内的直系或旁系的亲人名字;再翻看名字次靠右的数字页码,可看到更上几代直系和旁系先辈名字;又再翻看更次右数字页码查看更远几辈先祖之名,直至翻看横杠右边首个数字页码,可一直查看到始祖之名,这样从上而下连起来便是自己的完整世系宗支图。

七、想了解本支系宗亲更多信息,可翻阅古今名人榜分卷以及本宗支祠堂祖墓名山简介;若想了解兄弟宗支情况,可查阅各兄弟宗支分卷;想知道修谱目的和成谱过程以及修谱贡献者,则看《于氏族谱》首修总序和编委成员名单及捐资芳名榜。

八、若对本宗支世系图谱中与旧版族谱或族传资料说法不同之处有疑问,请详细查阅卷首考证实录。

九、若想了解于氏宗族整体发展繁衍脉络,则请详细阅读《广西桂江东安江流域于氏族谱》首修总序及各分卷编修序记、编修后记、于氏总世系图、于氏家训、封开南丰于氏宗祠、南丰元龙太祖公墓、梁氏太祖婆墓以及中始祖于谦公像、于谦公祠、于谦公墓和于氏图腾。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