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李和平先生向我馆捐赠陇西堂《李氏族谱》四册电子版谱书!



近日,陇西堂的李和平先生向锦秋文谱家谱馆馈赠了四册电子版陇西堂《李氏族谱》,为家谱文化的传承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国有典章,地载方志,族续谱牒,此三者,共织华夏文明的璀璨篇章。家谱,这一承载深厚民族情感与地方特色的瑰宝,不仅是探寻血脉根源的无价之宝,亦是档案资源中不可或缺的璀璨明珠。

自家谱馆广开大门,诚邀四海之内家谱典籍共聚一堂以来,反响热烈,各姓氏家族纷纷响应,捐赠之举络绎不绝,我馆征集之舟,已稳健驶过初航的浅滩,初见成效,满载而归。

在此,我们满怀敬意与感激,向李和平先生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李先生的善举为我馆的馆藏书籍大厦添砖加瓦,使之更加巍峨壮观。这些珍贵资料的入驻,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家谱馆的宝库,使其熠熠生辉,更为档案的安全守护与资源共享铺设了坚实的桥梁,让历史的记忆得以永续流传。同时,也为无数姓氏宗亲在寻根问祖的征途中,点亮了一盏盏明灯,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指引与依据。

总序

木有根,水有源,人莫能例外。族之有谱。犹邑之有志、国之有史,名称虽曰不一,体裁亦各有别,然其理则大致相同也。

史志所载一国一邑之事迹,谱所以叙世之源流。族谱之修,无非明人伦,考世系、序昭穆、別亲疏也。吾李姓乃中华民族之大族,在《百家姓》中位居第四,全国姓氏人口排行第一,占全国汉族人口的 7.94%,人口 95300000 人,且祖上出自一处,源地甘肃陇西,故有天下李氏出陇之说法。

寻根溯源,访古认祖,乃人之天性。追溯李氏,本自贏姓,其原始始祖为少典,其后是少典之子轩辕黄帝。李氏血缘始祖为皋陶,皋陶在尧为炎黄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至舜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民安居乐业;他提出的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知人安民等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帝将他作为继位候选人培养,未及禅让,皋陶就去逝了。 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皋陶子孙称理氏。理氏传至34世时,姓之地当在伊河流中上游地区之嵩县。李氏正史始祖为李耳。李耳,字伯阳,谥号聘,世称老子,道教元祖,著《道德经》,唐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东周平王时任太史,古之圣人,博大精通,孔子曾问礼于李耳,受益匪浅。老子的学说,流传于后世,其思想流派对中国的天人合尧为炎黃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至舜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民安居乐业;他提出的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知人安民等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帝将他作为继位候选

人培养,未及禅让皋陶就去逝了。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皋陶子孙称理氏。理氏传至 34世理征时,因屡速纣王,且执法不阿,遭亡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携子利贞逃之伊侯之墟,以李子充饥,得以活命,后畏于纣王追捕改姓,因理李同音通用,又因李子有救命之恩,指树为姓,遂易理为李焉,由此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贞,嵩县上古时期为伊国,伊候国所在地,李姓得姓之地当在伊河流中上游地区之嵩县。李氏正史始祖为李耳,李耳,字伯阳,谥号聘,世称老子道教元祖,著《道德经》,唐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东周平王时任太史,古之圣人,博大精通,孔子曾问礼于李耳,受益匪浅。老子的学说,流传于后世,其思想流派对中国的天人合一惠想影响至伟,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是一股重要的思想推动力。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王称帝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李姓历代英才辈出。春秋时有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李耳;汉有飞将军李广,李广威震匈奴,英勇善战,战功卓著,名垂青史。唐代有政治家李渊、李世民、大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等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更为后世所景仰。五代有词人李煜,北宋有女词人李清照,名将李显忠。明代有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文学家李梦阳、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清代有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 、李秀成,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近代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地质学家李四光、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等等。海外居住的李姓也涌现了许多杰出人才:如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的美籍华人李政道、李远哲,曾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香港十大财团之首的李嘉诚,2022 年5月 20 号新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等等。

今逢盛世,政通人和,社会和谐,国家昌盛,物阜民丰,我李氏家族门第兴隆,才俊輩出。仕农工商,党政军学,各有建树,各领风骚。为喚起族人敬先祖之仁德,仰先祖之礼仪,学先祖之勤劳,崇先祖在天之灵,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嵩山巍巍,铭记列祖英名,伊水荡荡传唱列宗伟业。所谓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利贞垂今数千载,李姓子孙播迁四海,落地生根瓜必绵延,分析愈众。在此甚望李氏后人,有德、有志、有智、有绩、有廉、有勤、有俭,代代有能人,辈輩出俊杰,道此云云!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