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陈氏家谱》编印完毕,经典蓝色梅花封面,尽显高贵



陈氏家谱

开本:线装十六开大阔本

页数:298页

排版印务:锦秋文譜

纸张:一级宣纸

电话:18595903344 18530831893

网址:www.jiapu315.com

序言

参天大树必有根,万里江河必有源。普天下炎黄子孙,一脉相传。说世系、道宗族、辩亲疏,以延宗亲之道。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同为一理。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它延续记载着家族的血脉,更是延绵家风的载体教科书。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通过修家谱,大致能回答这些问题。为此,编写家谱有利于追祖恩敬祖德,有利于提升家族凝聚力,有利于传承家族文化,有利于为后代子孙提供血缘寻根的线索。此为陈氏家族修谱之初衷。

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当今国家已建成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大大提高了,但对三代以上的家族历史大都说不清。追溯和认识本家族的过去、家族如何移居变迁、有过哪些人物事迹,都是族亲特别希望了解之愿望。

陈氏祖先源远流长,自我能追溯到开始,在清朝咸丰年间,高祖父陈方位因生活所迫,只身离开山西省河曲县马连口村,来到河曲县黄河北岸榆树湾红泥窑湾(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龙口镇榆树湾)落脚定居,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了,已繁衍至第七代,可谓是宗族兴旺,后继有人。高祖父在迁居地榆树湾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令人仰慕的成就;夫妻俩修建了陈家四合大院,还养活着数支大船,雇佣船工跑河路运输,并贩卖粮食生活用品,置陈家水地良田,既务农又经商。修建了水车、碾坊、磨坊,家业如日中天,至清末民国初年之后,陈家中道衰落。解放后,陈家继承人步入新社会,开启新生活。有的成了共和国第一代产业工人,有的成为了新中国的新型农民,他们意气风发、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发奋图强,培养子女,重振家业,过上了翻身做主的幸福生活。如今的陈家后代,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各家各户都有新的发展,呈现出新气象。但遗憾的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家族却没有自己的家谱留存。过去陈家是有家谱的,只是毁于昔日的社会动乱和自然灾害之中了。

我们准格尔旗龙口镇榆树湾红泥窑湾陈家一脉,都需要一部脉络清晰、史略精炼、图文并茂,能催人奋进、激励前行的谱书。源于我对此强烈之责任感,受于家族爹爹姑姑们的嘱托,2021年11月开始,收集信息资料。之因老家谱爷爷们没能重视,在文革时期毁、弃,史料缺短。如若不再重新修谱,上愧对祖先,下负于后人。在长达近两年的编辑、整理中,二弟陈二虎与三弟、四弟们开车数次,同我逐一厚礼拜见,登门访问、请教、咨询相关族亲老者。去原居地河曲县马连口,沙圪堵、大圐圙梁、南窑子梁、长渠平、包头等地;还通过电话、微信多方频繁打听,巴盟乌拉特前旗族支系,收集有关历史信息。尤其为了还原故居原始的真实画面,特请烫画师关凤鸣老师、素描写生老师、航拍老师分别用电脑、彩笔、复原原貌。有了框架后在家族群里发了修谱公告,族亲们分分积极响应,各家各户各位均认真填写了个人简历,提供了个人照片及相关图片资料,部分族亲亲自动手撰写了回忆文章,对修谱之举给予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各大房头主要的修谱信息都微信发来,我才得以汇总。

尤其说明的是,我主编此举,打破陈规,把陈氏出嫁的老、小闺女家庭人员均编入家谱行列之中。之因能力有限,在溯源家史已竭尽全力,仅能追溯到高祖父至今七代族亲。

经过族亲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为期近二年时间,《陈氏家谱》终于编撰完成。这部家谱的主要篇章有:

(一)陈姓文化篇,从宏观上介绍陈姓的文化渊源和寄予文化。

(二)发展简述篇,简要介绍榆树湾陈氏家族历代族人从古至今踔厉奋进,推动家族发展的主要历程。

(三)世系图文篇,介绍七代陈氏族亲世代相传世系图表及个人简历。

(四)艺文图像篇,主要以本人撰写的文章及弟弟、妹妹描述的部分佳作。内容涉及回忆前辈事迹、家庭变化、家族轶事传说及相应的图片资料。

(五)名人伟人们的家教和家风。内容包括有从古代到现代列举及家业兴旺与衰败之阐述。

之因老家谱毁弃,史料短缺,加之本人文化水平有限,编写当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族亲批评指正。谨此,对于所有族亲们的贡献与大力支持和帮助,表以由衷的谢意!

此为序。

陈虎林

2023年8月于呼和浩特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